2023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346

一、单选题

1.

据考古发现,商代妇女可以参与政治生活,如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不仅名字出现在多件器物上且相传还领兵作战,此现象在周代几乎不存在。这一变化(  )

A.强化了周天子共主地位B.避免了政治动荡的发生C.源于周代宗法制的推行D.吸取了商亡的历史教训

2.

据《西京杂记》记载: 文帝时,邓通得赐蜀铜山,听得铸钱,文字肉好,皆与天子钱同,故富侔人主。时吴王亦有铜山铸钱,故有吴钱,微重,文字肉好,与汉钱不异。 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  )

A.政府放弃抑商政策B.郡国经济发展迅速C.私铸假币现象盛行D.铸币技术水平较高

3.

投壶 是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活动。宋代投壶(如图6)技艺多样,娱乐性强,且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广泛流行,司马光在《投壶新格》中说: 夫投壶细事,游戏之类,而圣人取之以为礼……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 由此可知,宋代 投壶 (  )

图6 宋代投壶瓷瓶

A.深受朱熹理学的影响B.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C.得益于政府大力提倡D.丰富了市民体育活动

4.

明代中叶以后,产生了一批具有纯粹求知态度的科技学者,如徐霞客蔑视科举功名, 以生命游 直抉鸿蒙来未凿之窍 ;宋应星专门从事技术科学的研究和自然哲学的探讨,宣称 既犯泄漏天心之戒,又罹背违儒说之讥,亦不遑恤也 。这反映了(  )

A.科技呈现出独立发展之势B.宋明理学开始走向了衰落C.自然科学理论得到了创新D.启蒙思想激发了科学精神

5.

近代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普遍实行 官利(或称官息,指政府规定的利息)”制度,即不论企业是否盈利,股息都要预先付出,然后再进行结算,仍有利润时,再按股分配 红利 。官息年利一般为7%~8%,有时高达10%。据此可知, 官利 制度(  )

A.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C.保证了企业资金运行D.减轻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6.

1919年,哲学家张东荪在《第三种文明》一文中说: 这次大战把第二种文明(指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破罅一齐暴露了;就是国家主义与资本主义已到了末日,不可再维持下去了。 此观点反映出(  )

A.新文化失去了民众支持B.中国救亡途径面临转向C.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主流D.中西方间文明冲突加剧

7.

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 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法律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文化与宗教活动。 这一规定(  )

A.旨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B.响应了国民党对外政策C.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涵D.扭转了敌后抗战的困境

8.

图7是1953—1978年和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的情况。此变化可佐证 (  )

图7

A.制度革新顺应了农民愿望B.农业科技得到了重大突破C.农业生产机械化率的提高D.计划经济体制遭到了废弃

9.

按照罗马市民法的规定,外国人是没有任何权利的,为此外事裁判官在处理外国人与罗马人之间的案件时,创立了 拟制 方法,即先拟制该外国人属于罗马市民,然后再按照市民法的规定对其授予诉讼权,进而审理案件。这说明, 拟制 方法的创立(  )

A.扩大了罗马的公民权B.强化了法律形式主义C.反映了罗马法的成熟D.助推了万民法的产生

10.

1832年,法国人托克维尔在其游记中写道: 总之在要求执行的快捷或想法的连贯的所有事业上,人们都会感觉到中央集权在美国的缺乏。 这一言论反映出美国(  )

A.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B.政府政策缺乏一定连续性C.行政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D.分权政治影响了行政效率

11.

19世纪70年代,一些先锋艺术家从根本上颠覆了西方传统的艺术形态,他们反对照相机式的描摹,打破欧洲的画室传统,将外光环境中的色彩变化作为绘画的表现内容。下列作品中反映了这些先锋艺术家绘画风格的是 (  )

12.

有学者说: 近年来,美西方的国际主导权正在历史性地式微,以中国等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战略主动权不断增强,导致世界地缘板块 东升西降 这一观点,反映了(  )

A.中国开始主导着国际格局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美国丧失了单极霸权地位D.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衰败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各种选拔人才的标准,或以血统,或以军功,或以赀财,或以德行,或以才干等。除夏商周时期是以血缘为唯一标准外,其余大部分时期,德与才都是文官选拔标准的主旋律。夏商周三代官吏的选拔范围严格限制在血缘关系之内,他们遵从的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官职高下的 亲贵合一 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国纷纷摒弃以血缘为标准的选拔制度,打破了贵族制人事制度下的等级界限,使一些有才能而出身卑微的人得到重用。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入宋,工商杂员子弟亦被允许报考,甚至僧侣道士也能应试。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治国关键在于选拔和任用官员,国家机关是由大小各种官吏管理运转的。官吏的好坏称职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管理的成败。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实行常任文官制,一般只对普通文官即 下级官吏 实行考试,而 委任官 亦即政务官则通过直接选举或委任制产生,这具有严重缺陷。实行考试制度,不仅能保证人民选用德才兼备的 专门家 组成国家官吏队伍,且符合中国国情和传统。在孙中山看来,考试是实现平民政治、平等政治的美意良制。考试以其公平性在形式上为无论贫富贵贱的人提供了一个均等机会,特别有助于社会底层成员通过努力读书实现社会阶层流动,改变自己的地位。

——摘编自魏春明《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文官选拔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力主考试选用官员的原因。(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文官选拔的因素。(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表1为学者对工业革命的评述。

表1

著作

评述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本杰明·亨利茨曼在成为炼钢厂领导人之前是钟表制造人……塞缪尔·加伯特以前做过锅匠;罗巴克的父亲谢菲尔德是小商品制造商。

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工厂在安德鲁·尤尔的《制造业哲学》1834一书中被誉为通向水陆世界的伟大文明使节。然而,它的批判者则把它看作是一种瓦解社会特别是家庭的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结论明确。)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文盲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约为70%,农村人口中的文盲高达80%以上。为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中国政府开展了扫盲运动。汉字繁难、笔画多、结构复杂、异体字多,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学习、书写比较困难,这就促使简化汉字工作成为当务之急。1956年1月,国务院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将544个繁体字简化为515个简化字,并有54个简化偏旁,采用社会上长期广泛流行、约定俗成的简化汉字,规范了千百年来流行在民间的俗体字、减笔字、手头字,是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第一个重大成果。该方案公布以后,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汉字简化,对于儿童识字、成人扫盲、日常书写都有较大便利。

——摘编自郑珺《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字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字改革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意义。(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一战的经历让和平人士认识到,战争不仅仅是秘密外交和军备竞赛的结果,还是军火制造商为了高额利润而精心设计的阴谋。只有实现普遍裁军、减少武器生产才能避免国家政策受军火商的左右,防止战争的再次发生。与在国联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不同,几乎所有和平人士都支持裁军,特别是在对国联和《凡尔赛条约》失望后,许多和平人士把裁军视为维护和平的主要希望。在和平人士看来,只有削减军备才能实现和平,因为武器和军队的存在就是暴力的根源,武器和军队的数量与战争爆发几率成正比。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一战结束后,美国的和平团体要求联邦政府尽快让军人复员,将军队数量裁减到战前水平。同时,要求美国政府与英日谈判,停止海军竞赛。

——摘编自王立新、王睿恒《积极和平:美国的和平运动与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和平人士的 积极和平 观。(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和平人士 积极和平 观产生的原因。(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陶弘景(456—536年),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陶弘景从小迷恋葛洪的神仙、炼丹之术,后半生或即隐居后,更侧重于医药学研究和炼丹、导引养生等。陶氏的炼丹生涯深受葛洪的影响,有许多可贵的记述都与葛氏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继承其法,或弘扬其术,或发展其长,或获新的认识,几乎无不息息相关。葛氏通过炼丹实验,观察到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外变而内不化也 。陶弘景在其认识的基础上,扩大了这一认识范围,他进而指出: 鸡屎矾不入药,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 使葛氏在铁表面涂抹硫酸铜溶液使铁表面与铜发生置换反应的方法扩大,而且不只限于此,这一反应的发现,奠定了宋元时水法炼铜——胆铜法的基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陶弘景致力于炼丹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陶弘景炼丹活动的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