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河南省新乡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4+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8 浏览数:404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要适应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掌握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对外战争抢占土地,并在新占领的地方设置直接隶属于君主的新的地方行政机构, 的出现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县制的出现(  )

A.反映了旧制度的崩溃B.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C.有利于贵族势力发展D.顺应了社会发展要求

2.

1715年至1783年间,英国议会共进行了10次大选,内阁首相换了19次,其中没有一届内阁首相是在议会大选失败后立即辞职的,不少首相所在政党获得大选胜利都发生在组阁之后。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度亟待完善B.议会的职能已名存实亡C.潜伏着专制复辟的危机D.传统势力左右民主政治

3.

举子们年复一年的应试准备和科举考试的过程成为儒教观念和经典文本在民间广泛传播和渗透的渠道;获得功名的士大夫以官僚、乡绅,或帝国晚期溢出官宦领域的商人及其他职业从事者的角色,成为这些观念制度的载体,极大地扩展了一体化的关联纽带。这一现象说明科举制(  )

A.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B.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C.促进了儒家思想传播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4.

1855年,英国内阁颁布了第一个文官制度改革法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到1870年,内阁又颁布了补充规定,文官的任命都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这些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

A.英国选官制的公平公正B.生产力发展下的制度调整C.英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D.民众对参与政治的愿望

5.

汉景帝时,廷尉曰: 防年继母陈论杀防年父,防年因杀陈。依律,杀母以大逆论。 太子(刘彻)曰: 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绝矣。宜与杀人者同,不宜与大逆论。 (廷尉)遂从之。这表明汉初(  )

A.法治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B.司法受到儒家伦理的影响C.逐步放弃黄老无为的做法D.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6.

自11世纪以来,西欧商品经济的复苏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供需关系和社会关系,要求有新的规则进行规范,并把不同的规则如行会法、城市法综合起来,尤其亟需确立契约自由、平等互利、等价交换、诚实信用等原则。这一现象导致西欧(  )

A.研究古罗马法的思潮兴起B.人文主义思想迅速传播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D.基督教信仰遭到了冲击

7.

下表所示为马克垚先生经研究整理出的英国王室和在英教会的地产地租收入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1086

1500

王室

17650

10000

教会地产

19200

27000

A.王权和教会的矛盾趋于尖锐B.王室贵族拥有绝对经济优势C.地理大发现后地租收入提高D.宗教改革未能遏制教会势力

8.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要求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

A.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B.瓦解了门阀势力C.有效缓和了北魏社会矛盾D.促进了民族交融

9.

1661年,在庆祝瑞典新使节到来的仪式上,法国驻伦敦使节埃斯特拉德伯爵与西班牙驻伦敦使节巴特维尔男爵之间爆发了严重的优先权之争,西班牙使节强行挤在法国使节的马车前面,导致法国使节的两名仆人被杀。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

A.国际法基本原则未确立B.维也纳体系的作用式微C.国际交往礼节尚待完善D.法国霸主地位得以确立

1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驻外使节在社交场合基本上都穿黑色或灰色中山装,但在公务性外交场合,国家领导人和外交官员既有穿中山装的情况,也有穿西装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A.突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B.国民经济的恢复尚需时日C.释放出融入国际社会的意愿D.与资本主义阵营关系缓和

11.

明代正统以前,白银在民间作为货币使用,一直有禁无止。正统元年(1436年),政府下令:南直隶、浙江等省米麦共400余万石,以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为率,押解至京充俸。这一政令(  )

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B.扩大了政府税收来源C.引发商帮的大量涌现D.推动了民众生活改善

12.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的国际收支趋向恶化。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的爆发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更加糟糕,到1968年,美国的黄金储备降至120亿美元,只能够偿还短期债务的1/3。这些状况直接导致(  )

A.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一超多强 的格局被彻底瓦解C.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受到挑战D.美国在 冷战 中处于守势地位

13.

中国古代灾害十分频繁, 三岁而一饥,六岁而一衰,十二岁一康 。下表所示为我国古代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频率统计情况。为此,历代封建王朝(  )

朝代

秦汉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

17/

27/

531/

185/

199/

A.加强对人口和户籍的控制B.强化君主专制以稳定社会秩序C.重视基层治理和社会救济D.调控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14.

1981年1月,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着手改革社会保障制度。里根政府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并且强调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某些责任。此外,里根政府还推动了私营福利事业的发展。里根政府的这些做法(  )

A.提升了美国的福利水平B.导致国家干预政策失灵C.促进了知识经济的产生D.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15.

两河流域加莫尔遗址距今约9000年,据考古发现,该遗址存在已经碳化的谷物颗粒,如大麦、小麦、豌豆等;还有石制农业生产工具,如石镰、石杵和石臼;还有许多已经驯化的家畜的遗骨,如山羊、绵羊、狗等动物的遗骨。这一考古发现可印证当地先民(  )

A.劳动分工比较合理B.已过上定居生活C.率先从事原始农业D.以畜牧业为主业

16.

据《宋会要》记载,南宋绍兴年间, 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西路庐州,今合肥),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 这一记载反映出当地(  )

A.土地利用效率较高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饮食结构发生改变D.土地兼并现象十分普遍

17.

明末山东人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说: 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穗苞如拳而长,须如红绒,粒如芡实大而莹白。……旧名蕃麦……一名玉蜀黍,一名玉高粱,一名戎菽实,一物也。 上述粮食作物的原产地是(  )

A.南亚B.西亚C.美洲D.非洲

18.

据《魏略》记载,(三国时)马钧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上述记载说明翻车(  )

A.适用于江南地区B.借助自然力汲水C.推广于三国时期D.提高了灌溉效率

19.

下表所示为1760~1870年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情况(单位:马力)该表内容反映了当时英国(  )

1760

1800

1830

1870

水车

70000

120000

160000

230000

风车

10000

15000

20000

10000

蒸汽机

5000

35000

160000

2060000

总计

85000

170000

340000

2300000

A.产业结构发生变化B.成为欧洲科学技术中心C.环境污染日益严重D.生产技术出现质的飞跃

20.

就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看来,从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再到 信息时代 ,人们从自然中不断获得全新的动力,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它们都使人们的工作变得 省劲 ,也使人们意识到 为省劲而废的劲是技术 。这一进程表明(  )

A.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根本B.技术创新改变了人类生活C.技术进步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D.人类必然会进入信息时代

21.

1499年,威尼斯总督吉罗拉莫·普列里说,事实已经非常明显,里斯本将取代威尼斯成为欧洲贸易的中心。他写道, 匈牙利人、日耳曼人、佛兰德人和法国人,以及所有翻山越岭到威尼斯花大价钱购买香料的人,如今都将转向里斯本 。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B.创新了商业经营模式C.发现了美洲 新大陆 D.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22.

下表所示是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下列举措(  )

时间

措施

1929

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通过复兴金融公司向农场主发放贷款3亿美元

192911

35亿美元借贷给银行、工业和铁路企业,以帮助资本家渡过难关

19306

美国进口的1125种商品中,其中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被提高到31%34%

A.缓解了国际贸易冲突B.标志着自由主义的终结C.减轻了经济危机冲击D.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3.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四明山和慈溪南部山地之间的一条狭长的河谷平原上。同河姆渡相对一样的是北方地区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于济河的阶地上。这说明我国早期聚落(  )

A.受经济水平的影响B.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习俗C.选址注重自然环境D.发展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24.

早在城邦民主政治机构如公民大会和议事会出现的时候,古雅典市政公共建筑也出现了。市政广场是交流信息、参与市政议会和公民大会的 民众集会之所 。这反映了雅典城邦(  )

A.小国寡民、城市自治的特征明显B.城市建设服务于政治需要C.为古典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D.市政建筑水平领先于世界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唐代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君王在司法审判方面,都享有最高司法权和最终决定权,君王处理意见,对案件的最终处理具有举足轻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官僚系统是处在帝王与百姓之间的中间层,地方官员而言尤其如此。这些地方官员是国家统治和法律实施的中枢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典是法家化的,但运用律法审理狱讼的大多是儒家化的司法官员。唐代儒家化的司法官员不仅负责唐律的实施,而且使唐律在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教化功能。无论是帝王在诏令中对违法犯罪案件作出决断时,还是司法官员对具体案件进行审理时,无不注重对唐律教化功能的运用和发挥。

——摘编自厉广雷《儒家法律教化思想与唐代司法》

材料二
14世纪至16世纪,稳固的基督教世界日益摇晃和冲突起来,各种危机和打击纷至沓来。随教皇和教会权势的衰落,在中世纪鼎盛的教会法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宗教裁判所的罪恶和教会法的 光荣 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督教及其教会法对西方法的影响至此终止。被结束的是天主教会的在政治地位上的法律统治,而不是作为文化精神现象的基督教;被摧毁和被唾弃的是宗教裁判所,而不是教会法的全部。因此,基督教和教会法不仅对中世纪而且对近代以后的西方法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张冉《试论宗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司法呈现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导致教会法衰落的因素,并指出教会法对西方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表现。(6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代的边患甚为严峻,为了遏止蒙古势力的南下,明朝廷非常重视对长城的修筑,在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北部边境线上,建立了以长城为依托的防御体系,并把绵长的长城防线分为九个防区,史称 九边 九镇 ……清代长城的地位和作用发生转变,其主要作用已经不是军事防御,而主要最实行 满禁 蒙禁 。清代的长城作为 汉夷 分界的标志性意义依然存在,长城依然起着阻滞农牧交流的作用。 清代的长城作为民族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分界意义开始凸显出来

——摘编自李孝聪等《中国长城志》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在长城防线设立九边重镇的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 长城的地位和作用发生转变 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明朝至清朝长城周边政治环境的变化趋势。(2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时间:伊美如姆1880~前1845年在位

类型:土地买卖。

内容:4土地,在马哈那灌溉区,它的长边邻接伊里之子孜基隆的土地。从哈瓦腊之子瓦腊德吞手中,沙马什的那迪图女祭司、伊什塔瑞闽之女那巴吞买下了这块地,她对这块地的全价银子感到满意。木样被传递了,交易才算完成。在将来,任何一方不得向另一方提出异议。他们以沙马什和国王伊美

如姆的名义起誓。

证人略

——摘编自李海峰《古巴比伦时期西帕尔地区不动产契约研究》

材料二

都方伯淳奉母亲指令,将自己标帐内大坞县字号十号夏山二亩、夏地伍号计伍步,东止方思义自地,西止岭及方文瑞山,北止田旁,南止尖,今将前项山地、并地内一应等物尽行出断卖与李思登仕名下,面议价钱十八界官会七十贯文省,其钱当日交收足讫,契后别不立领,只此随契交足讫。今从出卖之后,一任受产人永远收苗为业。如有四至不明及内外人占拦,并是出产人自行之当,不涉受产人之事。今恐人心无信,立此卖契为照。

成淳三年(1267三月十二日

方伯淳

母亲花押汪氏手指印

遇见交易人李仲日

——摘编自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巴比伦西帕尔地区土地买卖契约条款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社会订立土地买卖契约的作用。(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货币不仅仅是市场交易的媒介,更是一种权力,它不仅对社会财富具有 分配效应 ,同时也能够为货币发行者直接带来财富,货币从产生到被普遍接受与国家权力密不可分,这就是货币的政治逻辑。货币的权力特征使得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往往不能遵循以 效率 为原则的市场逻辑,而是充满着国家间的博弈和斗争。

——摘编自赵柯《货币的政治逻辑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史实准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