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衢州五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5+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9 浏览数:287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

A.耕作技术的进步B.精耕细作的特点C.生产工具的改进D.经营方式的变化

2.

不同时代的历史信息能反映不同时代特点,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永徽律》、安东都护府、养病坊

《问刑条例》、奴儿干都司、金花银

《九章律》、西域都护府、编户齐民

《天圣令》、岁赐、交子

A.①②④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D.④②①③

3.

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汉代通过上计制监察官员B.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
C.明朝的考核有考满和考课D.清朝地方监察机构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4.

时空定位是历史的基本能力。下图是某朝边疆管理的措施,空白处应填入(  )

A.宣政院辖地B.设理藩院C.设驻藏办事大臣D.设行都指挥使司

5.

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下列按照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白分籍 ②编户齐民 ③大索貌阅 ④诸色户计
⑤户贴黄册 ⑥主户客户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⑥④⑤C.①③②⑥④⑤D.②③①④⑥⑤

6.

我国古代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以下属于政府实施的有(  )
①常平仓制度 ②朱子社仓 ③鸠杖 ④宗族内部救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下图为新疆特殊的水利工程型式一一坎儿井。 在新疆一些冲积扇地区,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强,采用上述施工方法既可解决水的流失问题,也可减少蒸发。坎儿井有可能受到下列哪一古代水利工程的启发(  )

A.都江堰B.灵渠C.郑国渠D.龙首渠

8.

1905年12月6日,清政府设立学部,宣告科举制结束。下列关于学部的说法正确的(  )
①是晚清统一管理全国教育的机构 ②设立学部是清末新政的举措之一
③晚清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确立 ④标志着中国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骋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俦矣。岂图强学不倦,问道未终……以开元廿二年正月廿日,乃终于官弟,春秋卅六。皇上哀伤,追崇有典,诏赠尚衣奉御,葬令官给。 该墓志可以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井真成推崇并学习中华文化           ②井真成可能是作为遣唐使出使长安
③井真成在玄宗时不幸英年早逝        ④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

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于2017年被确认为《燕然山铭》,其宣扬了汉朝德威。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后汉在此设置护乌桓校尉B.记述了霍去病率军大败匈奴的功绩C.发生在汉武帝时期D.由班固撰写而成

11.

下图为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创作的漫画。据此判断,该漫画的寓意在于(  )

A.揭示议会政治艰难曲折B.赞颂辛亥革命成就大C.讽喻段祺瑞破坏了民主D.讽刺袁世凯复辟称帝

12.

面对国际局势风云诡谲、变幻莫测,中国不断地调整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 年代中国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B.1964 年,中国与英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1970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1972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3.

2022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属于十九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

A.蛟龙号 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B.完成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
C.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潜入水下6000米D.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亩产创世界纪录

14.

橄榄是希腊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当然也是希腊完善文明的重要支撑。其在古希腊的各行各业都均有体现。它是贸易物品,也是医疗原料、 救命神器, 还是精神寄托、宗教法宝。关于古希腊的橄榄种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橄榄树多种植于土地肥沃的地区B.橄榄是古希腊人的主要粮食作物C.橄榄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希腊公民禁止奴隶参与橄榄采摘

15.

罗马是一个懂得妥协和对话的民族。罗马共和国历来就是贵族和平民相互对抗的政治家园,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两大阶级并没有出现你死我活和不可共存的对抗,当每次激烈的冲突,甚至可能演化为斗争的时候,他们都能运用讨价还价的政治妥协技巧来化解。以下属于罗马共和国政治内容的是(  )
①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 ②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
③公民大会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④王位世袭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6.

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以下不属于古代西方基层治理单位的是(  )

A.村社B.庄园C.行会D.社区组织

17.

有西方学者说: 非洲人亲自把自己的同胞卖给欧洲人后,作为回报,得到酒和火器 ……南北美洲引进新的高产作物为非洲的人口增长提供保障,其数目或许会超过在奴隶贸易中失去的人口总数。 该学者的观点(  )

A.掩盖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本质B.肯定了美洲与非洲间的物种交流C.揭示了非洲社会的原始落后D.客观论述了三角贸易的双重作用

18.

下图是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关于 三十年战争 (1618—1648年)一章的目录节选,其中的第三节①应是(  )

A.《万国公法》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C.《国际联盟盟约》D.《战争与和平法》

19.

英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我们的君主、国王及其后嗣兼本王国继位诸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应获得并享有与本王国帝王至尊位及其头衔与尊称相关联、属于英格兰国教会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 威严、优越权、司法权。 对此法案解读错误的是(  )

A.强化了世俗国王的权力B.使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控制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D.促进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20.

特别提款权即SDR,又称纸黄金, 最早发行于1969年,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创立。特别提款权并非一种真实的货币,而是一种补充性的国际储备资产, 以弥补只有黄金和美元是储备资产的不足。目前,SDR货币篮子里主要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以及人民币。这表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濒于崩溃B.美元已丧失世界主导地位C.中国对世界银行影响增强D.国际货币体系趋向于合理

21.

坚持程序公正是近代西方司法实践过程中的主要特点。为了保证程序公正,西方国家的普遍措施是(  )

A.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立法权B.注意保护个人权利C.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D.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22.

小亚细亚每年冬季的某个假日,来自土耳其各地的骆驼同赴此地,人们载歌载舞,迎接一只只妆点鲜艳的动物战士,它们将出征一场其实无关胜负的战役。下列和小亚细亚这块土地有密切关系的选项是(  )
①欧亚传统商路受阻,促使新航路开辟  ②赫梯人掌握冶铁技术  ③小麦、大麦最早培育种植  ④粟的培育种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3.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关于土地所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巴比伦土地完全由王室和贵族占有B.商周时期,土地集中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
C.古希腊城邦土地平均分配D.阿兹特克人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

24.

食物物种的培植和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下列关于人类重要食物物种起源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南瓜原产于欧洲 ②中国人最早种植了葡萄、苜蓿
③美洲是玉米、甘薯的原产地 ④咖啡原产于美洲,新航路开辟后传到欧洲

A.1处B.2处C.3处D.4处

25.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发掘出土了一枚战国晚期木觚(gu),觚上以秦隶书写约700字。专家认为,该觚年代最早,觚文篇幅也最长,是目前所见中华 第一长文觚 ,其形制罕见,内容丰富,学术价值重大。觚文是一篇全新策问类文献,未见于传世文献,属于佚篇,为今人探讨《战国策》一类文献的流传与演变提供了新材料,为研究战国后期政治史、社会思想提供了珍贵资料。上述材料表明(  )

A.历史研究必须以考古发掘为基础B.文献研究弥补了考古发掘的缺陷C.考古发掘可以不断丰富文献研究D.出土文物须与文献记载保持一致

二、材料阅读

26.

劳动工具的进步促进农业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造价低廉,并且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修理,也就更能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同样一把锄头,可用来翻地、开沟、起垄、中耕、收获,同样一把镰刀可以用来收割各种作物,南方的耕犁既可下水田,也可以上山耕梯田。由于通用性广,一个地区的农具种类虽然为数不多,却可以完成各种作物的多种作业。

                                                                                                                                ——摘编自陈文华《试论我国传统农业工具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农具的特点,并列举两种古代的灌溉工具。(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6 分)

27.

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国际安全形势日益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对俄罗斯金融制裁不断加码,先后祭出冻结俄央行海外资产……禁止俄政府通过美国银行账户偿还美元债务等金融大杀器,旨在动摇俄罗斯金融基础设施,打击俄罗斯金融系统,切断其使用美元渠道,削弱俄海外筹资和自救能力。

                                                                                               ——摘编自张莱杨 《从地缘之争到币缘之争,俄乌冲突加速全球金融秩序变革》

材料二
今年我国粮食安全虽然面临乌克兰冲突、极端天气、中美贸易战的三重冲击,但不会动摇我国粮食安全 吃饱没问题 的基本格局。我国202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83公斤,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21%。我国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能够保障6.8亿吨的粮食产量。我国小麦自给,只从俄乌进口少量玉米,可以寻找新的玉米出口国。受去年秋天极端天气影响,全国小麦近1/3晚播,冬前麦苗长势较弱,但在春季可通过 壮苗 技术弥补一定损失,若小麦生长后期天气正常,仍有可能保持常年产量,最多减产3%左右。中美贸易中,美国的贸易逆差还在增加,美国希望中国多进口粮食和能源,因此中美贸易战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影响也不大。

——摘编自王宏广《俄乌冲突对我粮食安全有何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金融格局 美元化 的含义。结合现代国际金融的相关情况,简要说明为什么美国的各种 金融大杀器 可以打击到俄国?为提升亚洲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中国发起成立了什么机构? (5 分)
(2)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某一朝代例举中国古代政府为预防荒年采取的措施。根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认为今年中国 吃饱没问题 的理由。(5 分)

28.

追求民主与法治,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的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起来。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多元化特点。

——《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两种不同的政体?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政权运作为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留下的共同的有益的借鉴。(4 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代议制在英美法三国确立的标志,并简析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5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是哪一次会议通过的?标志着何种政治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此政治制度的确立有何重要意义? (5 分)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公元前536年,郑国名臣子产主持铸刑书,将本来由贵族掌握的法律公之于众,让平民在行事上拥有了主动权。子产因此接到了晋国贤臣叔向一封措辞严厉的来信,信中写道: 平民知道了有法可依,就不会畏惧身价比他们高的人,就会弃礼,从法而争。……郑国大概要败亡在你的手里了。 随着平民力量的上升,国家政权对平民的依仗,使法律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二十年后,叔向的祖国晋国也铸了刑鼎,公布了成文法。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材料二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 ,要求维护 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但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大明律》必须以 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 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材料三
法国1804年颁布了《民法典》,又叫《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肯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否定封建特权,规定每个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它确认了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农民占有贵族和教会土地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不受封建势力的侵犯;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规定商品的流通,工人的雇佣等,都必须通过契约,买卖、交换,一切均可以自由经营……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摘编处百度词条和维基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铸刑书的政治背景。子产和叔向之争反映了哪两种思想的斗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要指出《拿破仑法典》的基本原则。并简要比较中国《唐律》与《拿破仑法典》的本质上的差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