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重庆市主城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8 浏览数:506

一、单选题

1.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务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 这体现了(  )

A.原始民主传统B.君民平等共治C.家国一体格局D.君主专制统治

2.

在古代雅典,政府官员上任前,必须接受资格审查。一般官员由民众法庭审查,执政官除由法庭审查外,还要接受议事会的审查。官员任职期满,由公民大会进行政绩审查,发现有危害国家、受贿和其他违法行为者,都要受到惩罚。这说明(  )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B.公民对公职人员有严格监督权C.民众法庭与公民大会相互制约D.雅典城邦的法律体系臻于完善

3.

《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纲领》规定: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使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这一规定的实施(  )

A.扩大了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基础B.达成了《论联合政府》中的既定目标C.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建设D.奠定了建立人民共和国的理论基础

4.

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1905年猛增到882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兴办学堂B.戊戌变法实践推动C.清末新政制度变革D.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5.

《宋史·舆服》记载,只有官员的房合才能称为 座民曰家 ,另外还规定了: 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层,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己。 这些规定旨在(  )

A.增强百姓的家族意识B.强化民众的节俭观念C.推进理学的基层渗透D.规范社会的等级秩序

6.

重庆许多地名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重庆合川有个叫 申明亭 的社区,据记载洪武年间,明太祖诏令全国各县修建申明亭,用于宜讲王朝法制与政令,调处民间纠纷。这表明(  )

A.明代政府重视对基层的治理B.政府政策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C.国家的法令开始向基层渗透D.礼法合治在中国有久远的传统

7.

路德、加尔文等宗教改革者倡导欧洲人学习与《圣经》有关的知识,包括语言、历史、天文、地理、植物学、矿物学和动物学等。到16世纪,北欧和中欧很多地区都建立了繁荣的公共教育体系。这表明宗教改革(  )

A.驱散了宗教和专制带来的黑暗B.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C.推动欧洲文化教有事业的发展D.使人们摆脱对上帝的迷信

8.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部宪法结构顺序都是: 序言 总纲 国家机构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982年宪法则把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放在 国家机构 之前。这一变动表明(  )

A.高度重视公民基本权力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D.对国家机构权力来源的认识深化

9.

1964年1月,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对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说: 日本人民不关心东南亚的民族解放斗争,他们倾向于认为苏联,而不是中国,是主要敌人:在法国承认北京的问题上,日本政治家和报纸认为,法国的行动开创了一个和中国接触的机会。 这表明(  )

A.日本舆论倾向于缓和中日关系B.中法建交决定国际格局的走向C.美苏两大阵营由对峙走向合作D.中美外交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10.

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官方暂停履行按照官价向外国官方持有的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1976年签订的 牙买加协议 规定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推行黄金非货币化。这意味着(  )

A.世界经济利益格局的重塑B.美元的世界地位不复存在C.国际货币市场稳定性加强D.国际金本位制度重新确立

1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 现在我们认为 协定关税 条款的深远危害是(  )

A.中国不能实行保护性关税B.损害中国司法主权C.西方列强将来会降低税率D.改变中国出超地位

12.

在清代,各种善会善堂多是官倡民办,由各姓族绅集资,共同管理。此外,还有许多共营水利、共营墟市码头、共营贸易等。这反映了(  )

A.政府主导是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B.政府对基层管理松弛C.民间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D.已经出现公有制雏形

13.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由此可知,济贫法的颁布(  )

A.使社会保障全民覆盖B.提高了地方治理能力C.形成了完善法律体系D.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14.

据法国普罗旺斯的史前文化显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时候,其家庭食物总消费量中野生动物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0%,而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则只占到10%。这一变化说明(  )

A.采集和渔猎的消失B.新生产方式的推广C.原始农业开始出现D.原始人口迅速增加

15.

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C.殖民地人民大量涌入D.生育观念有所变化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从资产阶级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以便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生产领线发展经济。1837年,马考莱提出进入东印度公司的人员一律要通过考核的议案;1853年底,查理·屈维廉主导(马考莱的妹夫)发表 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要求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克里米亚战争初期失败后,民间压力团体 行政改革协会 组织群众集会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文官体制。1855年5月27日帕麦斯内阁未经议会的同意直接以枢密院的名义领发了文官改革的正式法令。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材料二
朝为总统,夕可解职,朝为军长,夕可归田。专制之时,官吏为君主之鹰犬,高居民上,可任意为恶,民无可如何也。将来中华民国完法,必需设独立机关,专掌考试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是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以除却盲目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就是在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之外,另加监察权和考试权,形成 五权分立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在1979年领布的《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中,把考核的对象划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考核时各有侧重,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技术类干部侧重能,如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考核干部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同时,把考核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和晋升结合起来。 对于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

——摘编自张东川《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文官考核制度的原因及作用。(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关于文官制度的主要构想。(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颁布《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的背景及意义。(8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范晔《后汉书》中记载: 西部都尉广汉郑纯为政清絮,化行夷貂(少数民族),君长感慕,皆献土珍、颂德美。 ,任延在东汉初年担任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朵交阻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无适对匹,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延乃移书属县,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齿相配。……其产子者,始知种姓。成曰 使我有是子者,任君也。 多名子为 。于是做外蛮夷夜郎等幕义保塞。

——摘编自许殿才《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二
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基本上摒弃了封建王朝 内华夏、外夷狄 的陈腐观念,传统 尊夏贱夷 首崇满洲 的意识也有所改变。国民政府曾提出改正少数民族称谓,颁布《改正西南少数民族命名表》,禁止再用歧视和侮辱性的字样。由于边疆危机严重,一些有识之士还得出如下认识: 从前我国民漠视边疆,以为建设中国,应先内地而后边疆。经过(九一八事变)之惨痛教训,当知建设边疆较之内地更为重要。 一些人深切感受到唯有国家和边疆富强,边疆各民族提高教有文化水平,摆脱旧观念、旧意识的束缚,边疆危机方能消除,中国才能自立自强。同时,尊崇西方的科学和技术,在当时的中国也极为流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政府以西方传来的人类学,社会学方法为指南,从上至下组织了大规模的边疆民族状况调查,以重新认识边疆民族的社会状况和发展需求。此外,国民政府还在西南各省先后设置一些边政管理机构,制定和推行了一些旨在增强边疆民族自治能力、发展边疆经济文化事业的政策。

——摘自马玉华《论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及边疆民族的治理》

材料三

时间

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程部分

1923

李大钊曾在《平民主义》一文中把少数民族的解放问题提到与民主革命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

1945

蒙、回民族民众自己选举区、乡长,管理自治区、乡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

1952

毛泽东同志在接见西藏代表团时指出:如果共产党不能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那共产党就没有什么用处。

1984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开启了民族立法工作的新局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时期治理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民族政策进步原因。(6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治理政策。(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制度是由该国社会性质和该国历史文化传承特点决定的,是由该国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没有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各国具体历史条件而普遍造用的国家制度,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国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中国大地,蘊含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国家虽然有社会治理的职能,但国家制度又具有阶级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社会治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摘编自卜宪群《科学认识和把握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