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以来,在重大科技革命的带动下,世界经济发生了多次产业革命,同时也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农业革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逐渐由国民经济的
“主导部门
”让渡给工业。这一过程是劳动力、粮食、市场、资金等资源配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是经济发展重心由农业移向工业的过程,是农业革命孕育工业革命的过程。之后农业和工业仍在发展,农业的
“革命
”和工业的
“革命
”没有终点。工业革命开始后,农业继续为工业贡献劳动力、粮食、原料和资金,但同时工业革命反作用于农业革命,一方面加速了国地运动,促进资本主义大农场、牧场的建立和集中,促使自耕农消失。另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变革。
——摘编自何洪涛《论英国农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孕育和责献)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事记
时间
|
重大事件
|
1892年
|
德国吸收无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长处,创新企业组织形式,规定股份人数有限,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负清偿责任。这种形式相为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所采用。
|
1904年
|
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
|
1913年
|
英国、德国和美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的占比分别为15%、11%和13%。
|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等
材料三
时任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指出,我们向别人开放,世界也同样向我们开放,这就大大扩大了我们的发展空间;过去人家制定规则,我们来执行,现在我们不但要参加,而且要充分发表中国的意见,维护我们中国的利益;过去许多方面是受到歧视的,因为你不是世贸组织成员,现在如果发生贸易争端,中国可以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解决贸易争端。
——整编自2002年央视“经济半小时”专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阐述英国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相互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组织形式和贸易格局的角度,指出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动因。(5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并阐述其历史意义。(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