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湖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历史试题(25+3)【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8 浏览数:232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认为 农业革命触发了一场链式反应,它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令人神往的平等,但这一来打破了部落通过传统主义形成的约束性的结合,使人性得到了解放。 由此可知,农业革命(  )

A.导致部落联盟走向覆灭B.标志着人类文明出现C.瓦解了 公天下 观念D.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

2.

下图大盂鼎铭文拓片记载: 殷朝大小官员经常酗酒,所以丧失了天下。……盂,你要辅助我(周康王)主管军队,处理赏罚狱讼案件,……赐给你奴隶一千七百零九人,要尽量让这些人在他们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劳动。 据此可知(  )

A.商纣王酗酒作乐导致国家灭亡B.盂受赐的土地属于他个人所有C.盂在王畿地区主管军队和司法D.盂家的奴隶开始使用青铜农具

3.

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交往不断扩大,下列史实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②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
③公姓井,字真成,衔命远邦,驰骋上国。开元廿二年正月,终于官弟。
④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

4.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皆改之。 材料提出改汉姓的依据是(  )

A.拓跋氏来源于黄土故改为土姓B.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C.少数民族姓氏多重复不便管理D.北方人的五行都属土

5.

下列对下图史料反映的税制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B.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井田制
C.百姓不服役可以缴纳免役钱与助役钱D.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

6.

历史核心概念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支点。下列历史概念演进的内在逻辑正确的是(  )

A.飞钱——会子——庄票B.村落——集镇——城市
C.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D.家庭式劳作——庄园式劳作——作坊式劳作

7.

下表是秦至元的地方行政区划统计。由此可知古代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特点(  )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府、国

侯、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221

36

756

西汉平帝(15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15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

26

288

1234

元朝

10

183

97

1425

①行政区划由两级制发展到三级制 ②地方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
③县为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基本稳定 ④元朝边疆内地一体化均设行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永乐大典·湖州府》 役法 中记载: 编制小黄册,每百家画为一图,内推丁力田粮近上者十名为里长,余十名为甲首,每岁轮流。里长一名,管甲首十名;甲首一名,管人户九名。催办税粮,以十年一周。其数分见各县。 该材料 不能反映小黄册(  )

A.用于征发赋税B.以里甲为基础C.放松户籍管理D.掌握人口情况

9.

在明清的戏剧和小说中,常有清廉而有魄力的 八府巡按 手持尚方宝剑,代表皇帝巡视地方,惩治贪官,帮助百姓昭雪。但古代官制中并不存在这一官职名称,下列官职可能是八府巡按原型的是(  )

A.六科给事中B.枢密院枢密使C.提刑按察使D.都察院监察御史

10.

论及茶马贸易,《明史·食货志》中记载: 诸茶场地设茶客司,定税额,陕西二万六千斤有奇,四川一百万斤……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山后归德诸州,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 以下选项 不能从中得出的是(  )

A.设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B.促进了区域间的经贸往来C.扩大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D.该贸易本质上是贡赐贸易

11.

城市是理解文明的基因。下表是近代南京城市发展部分简表,从中可以推断出(  )

 

发展史实

1890

曾国荃在南京创立江南水师学堂

1895

修建下关江边公用轮船码头,抵制洋商码头

1905

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建立

1906

两江师范学堂建立

1918

已停用的江南贡院大部分被拆除

A.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科举制B.南京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C.南京见证晚清选官制的变革D.南京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趋势

12.

《变法通议》提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作者甚至联合百余人上书皇帝,请废八股取士之制。时人闻作者此举, 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据此可知(  )

A.废八股断送了旗人的生计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皇帝下诏要废除科举制度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13.

1913年3月18日,赢得国会选举胜利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他人生最后一次演讲中说: 吾党昔为革命团体,今为政党……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 两天后宋教仁被暗杀身亡。年底国民党被解散。这折射出(  )

A.袁世凯接受劝进当皇帝B.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趋于失败C.国民党开始宪政的尝试D.国民党的 训政 是一党专政

14.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 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抗日战争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共产党通过 三三制 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B.中共对社会性质的认识C.敌后抗日根据地日益扩大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15.

时空框架是准确理解史事的充要条件,其构建因时而动,因地而迁。下列选项中,图上地点与史实匹配正确的(  )

A.①较早地出现公民村社自治B.②元老院轮流担任军事统帅C.③是大麦小麦和粟的原产地D.④五千年前契约已广泛使用

16.

1215年《大宪章》规定: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不得征收额外税金;国王官吏不任意受理诉讼,对任何自由人非经合法判决,不得逮捕、监禁、没收财产或放逐出境等,同时规定由领主推举25人负责监督宪章的实施。这体现《大宪章》的原则是(  )

A.王权有限B.君主立宪C.议会至上D.君权神授

17.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传播,以下传播路径,正确的有(  )
①小麦、水稻由欧亚传入美洲   ②咖啡由非洲传入亚洲   ③辣椒、甘蔗由美洲传入欧亚   ④樱桃、杏由亚洲传入欧洲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18.

1801年到1851年,英国新增城市数量为119个,但同时也有40个城市消失了,这时期英国城市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建设新城B.圈地运动C.城市环境恶劣D.工业革命

19.

大宗商品几乎全在交易所成交,现场看货的传统方式让位于凭样品签约,期货交易额增长很快。1852年英国把自由贸易作为基本国策,先后和一些国家签订贸易协定:希腊、土耳其、波斯、中国、日本等,其中大多数是不平等的贸易协定。据此可知当时(  )
①商业经营形式出现新变化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③英国成为了 世界工厂 ④世界贸易呈现多中心新格局

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

下图是1945年6月设立的联合国旗下的民事司法裁判机构。这一机构(  )

A.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B.体现了大国均势原则C.标志近代外交制的建立D.实行 大国一致 原则

21.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解决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等措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政府宏观调控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

C

1945年,世界银行成立,并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经济恢复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世界银行首要资助的对象

D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提升了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22.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下列关于设施农业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高科技为基础B.对环境依赖较大C.发端于工业革命D.已实现全国普及

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下列属于21世纪以来中国发起创立的国际组织有(  )
①亚太经合组织 ②上海合作组织
金砖国家 合作机制 ④二十国集团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

24.

2022年11月30日,中国航天员乘组6人,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里首次 太空会师 。航天员太空居所的扩容,折射了载人航天30年跨越发展。下列对中国航天发展理解正确的有(  )
①展示了国家自主研发能力
②开辟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
③标志着中国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世界领先
④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25.

有学者认为:《中俄尼布楚条约》仅仅比《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晚了41年,该条约使清朝对疆域、边界的认识从漫无边际的 天下 向西方近代国界观念的转变,是中国疆域从传统王朝国家开始向主权国家转变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清朝边界观念是基于中国传统 天下主义 天下 夷夏 。在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 朝贡礼 路线。由此可见, 天下主义 非但未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甚至自乾隆中期起还有强化的趋势。据此可知(  )

A.历史真相因时代久远而模糊不清B.历史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理论和视角C.历史结论需要依据现实加以修正D.史料的丰富扩充会影响历史的认知

二、材料阅读

26.

共同体 意识是民族国家的表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虽然 天可汗 没有号令整个游牧世界的权力,但至少在 南北兼跨 时代, 天可汗 称号确实有助于唐朝更有效地统治北方草原归附部落。太宗以皇帝身份兼有可汗号,这与传统以皇帝为核心的天下观念有所不同,体现出唐初延续了十六国以来逐渐形成的兼容胡汉的政治文化……唐朝作为一个统治地域兼跨农耕、游牧等不同文明形态的国家,其在组织形式上并非单一、匀质的,在一体化基础上又呈现为更加灵活的组织形态。

——刘子凡《天可汗称号与唐代国家建构》

材料二
从法国大革命迄至今日,民主信条被证明是民族主义最得力的帮手。个人对民族群体的忠诚感,当他们是臣民时和他们是公民时不可能完全一样。政治民主,在一个语言统一或者至少绝大多数人民使用相同语言的国家,远比它在一个多语言帝国更加有效。如果人民要统治自己,他们就必须互相了解,能够说或读一门共同的语言。民族群体因此提供了民主统治的实践基础,而民主统治,或者说争取民主统治的斗争,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主义。

——【美】卡尔顿·海斯《世界历史的教训:民族国家信仰及其祸福》

材料三
马克思指出 共同体是一切文明民族的起点 。作为中华民族生产交往实践和社会文化积淀的观念集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 相信有共同的唯一归属,相信有共同的血统,相信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的文化情感意蕴,内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思维定势,延展于文化象征符号系统表征的共同体概念体系中,阐发了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 的共同体理念。

——陈文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维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边疆治理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唐朝的边疆管理灵活的 组织形态 。(6分)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阐释法国大革命 争取民主统治的斗争促进了民族主义 的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践行中华民族 共同体理念 的思想原则。(6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宋仁宗时蔡襄便说过: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甚至有人说: 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关履权《两宋史论》

材料二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材料三
1870 年格拉斯顿内阁在1855年文官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发布了第二个有关文官改革的枢密院命令,确立公开竞争的原则。即一切有志于文官工作的人,不分出身、贫富,都可以参加考试,规定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这次改革为英国文官制度打下了基础。……新文官打破了旧统治阶级(主要是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从而符合工业化创造的新社会结构。英国拥有了一支具备专业技能有效率的官吏队伍,同时又促进了教育制度和其他制度的改革。高级文官一般都受过大学教育,低级文官也都接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

——摘编自《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北宋重用文士的原因,指出其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5分)
(2)结合所学指出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根据材料二概述北宋 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 的表现。(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文官考试选拔的特点。综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两种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6分)

28.

大工厂制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802—1881年英国《工厂法》关于童工教育的简表

名称

工作限制

教育条款

执行效果

1802

工厂法

每天工作不超过12个小时

工作日的一部分时间用来教育童工阅读、写字和算术

一纸空文

1833

工厂法

9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

8小时或每周48小时

913岁儿童每天上学两小时

中央任命一名

视察员

1844

工厂法

8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

6小时半或7小时

813岁的儿童每天上学3小时

议会未设享受工资的监督官员

1860

工厂法

1844年工厂法

1862年才实行

1881

工厂法

510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下院通过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911年,汉阳铁厂按照英国轨道的制式,由洋员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轨道生产规范《技术标准和验收规范》,详尽阐述了中国轨道的规格、标准、图样、验轨章程,按照 利交通、昭整齐、法至善 的原则,以制度化的方式奠定了中国轨道交通的早期工业标准和生产规范,对钢铁工业生产流程形成了制度性约束。

——摘编自史斌《洋员与近代中国企业制度变迁的研究——以汉阳铁厂为例》

材料三
近代工厂制作为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的产物。1765年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同时也是大工厂制快速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艾什顿夸赞: 如果18世纪的工人在工作时拒绝服从统一管理,那么不会有工厂制,不会出现生产增长,实际上也不会出现19世纪那样的生活水平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概述表格中关于童工条款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工厂法中 教育条款 出现的时代因素。(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 制度化的方式 引入中国后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并结合所学,举一例与汉阳铁厂同一性质的近代企业。(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对材料三中艾什顿关于工厂制的观点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8分,逻辑清晰,表达成文,120字左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