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宁波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5+3)【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8 浏览数:223

一、单选题

1.

《礼记·王制》云:“……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 地之义 民之行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以求 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 。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

A.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B.源于自然风土民情的不同C.以神权政治为核心治理国家D.蕴含 敬天保民 的德治思想

2.

曾国藩曾在家书里告诫: 外重而内轻,其为蔽也久矣。 史学家也常用 外重内轻 内重外轻 来代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权和集权现象。历史上由 外重内轻 引发王朝瓦解的是(  )

A.秦和西汉B.东汉和唐C.北宋和元D.明朝和清

3.

有学者认为: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汉武帝为定 中国之境 所采取的举措有(  )

A.89年,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B.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C.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D.分匈奴为南北两部,并逐渐汉化了南匈奴

4.

宋神宗置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坊场(交易场所,政府抽税)、水利之法、兼察官吏贤否,又置提举茶盐司,专掌茶盐事。据此可知,北宋(  )

A.开始建立常平仓制度B.地方机构彼此制约C.地方上依事务设官分权D.监察实现台谏合一

5.

自郑国子产 铸刑书 ,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成文法的修订。下列古代法律的修订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永徽律》 ②《问刑条例》 ③《天圣令》 ④《九章律》

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②③①

6.

以下关于古代西藏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唐太宗被吐蕃人民称为 天可汗 B.元朝时,在西藏设行省,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管理趋向
C.明朝时,设理藩院对藏族进行管理D.清朝时,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 尊号

7.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把以下劳动工具按照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 (  )

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

8.

下列有关中国货币表述正确的是(  )

A.铜铸币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B.元朝 是主币,与铜钱兼行
C.1935年国民政府将白银收归国有D.人民币于1948年12月成为新中国法定货币

9.

史籍中关于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记载:“……十甲丁粮总于一里,各里丁粮总于一州一县,各州县总于府,各府总于布政司,布政司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内,量涂优免之数,每粮一石审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斟酌繁简,通融科派,造定册籍,行令各州府县永为遵守,则徭役公平而无不均之叹矣。 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  )

A.赋役征银是这一赋役制度的突出特征B.这一赋役制度废除了在中国存在约2000年的人头税
C.这一时期实行省府州县四级地方行政制度D.这一时期 是征收赋税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10.

关于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有学者这样写道,据统计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各部侍郎、部丞、参议及内阁属员中,出国留过学或出洋考察过宪政等有留洋经历的人,占百分之十四点九。针对中国兴学之初,沿用科举办法,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的问题,1911年9月,清政府鉴于 东西各国学堂毕业与入官考试无不判为二事 拟自《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之日起,无论何项学堂考试毕业者,概不给奖实官,其游学毕业生之廷试,明年亦拟不复举行。 结合所学,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新式学堂或留学生毕业即任实官带有一定过渡性质
②新的官员录用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官员的结构
兴学之初 指晚清行 预备立宪 之初
④西方文官制度的引入终结了留学毕业即授官的途径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11.

孙中山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才能最后做到 主权在民 。1924年,他发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 凡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则为训政开始之时,而军政停止之日 。根据这一阐述,国民党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的标志应该是(  )

A.1926年,经过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B.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
C.1946年,国民党召开由其一党包办的 国民大会 D.1948年,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正副总统,建立总统府

12.

下图名为《工人住进了新村》,反映的是1952年在陈毅主持下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上海曹杨新村竣工。从中透视出的时代风貌 不包括(  )

A.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B.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
C.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D.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为的时代号召

13.

由于二战后世界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坚持与中国为敌,也由于中国革命性质和发展前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对外关系上必须实行(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边倒 方针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方针D.另起炉灶 方针

14.

有关中共十八大内容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B.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把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进宪法D.提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5.

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里的 活动 是指 (  )

A.采集渔猎B.磨制石器C.农业耕作D.饲养动物

16.

以下表格中,古代文明地区和民居建造方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

①古代两河流城

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上面搭屋梁,铺上椰子叶

②古埃及

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

③古代中国

先泰以来最普遍是木构抬梁;明朝时,砖木结构开始普及

④古罗马

木、石、砖为主要原料,后来钢筋混凝土得到普及

A.①B.②C.③D.④

17.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玉米、番薯都是从其他洲经由亚洲多国传入B.②地区的大麦、小麦由欧洲移民带来,成为其主要粮食作物
C.③地区最早种植番茄、南瓜,最早驯化山羊D.④地区最早种植甘蔗、辣椒,最早驯化骆马

18.

执政官两名,无主次之分,权力平等,每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决定都有否决权,形成互相制约格局,因此国内外重大问题必须两人步调一致。但许多事情只要求一个执政官来执行,如公民大会上须由一人担任主席,或由一人率军出国远征等,这种情况下则用抽签或两人协商办法来解决,有时也由元老院来裁决。 据以上材料,判断该国是(  )

A.雅典城邦B.斯巴达城邦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

19.

17世纪上半期,欧洲各国利益纷争加剧。为此,格劳秀斯提出: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当时,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的战争B.此时,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已基本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C.《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现了其主张,并由此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D.《战争与和平法》一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20.

下表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  )

进口货物

占总货物的价值比(%)

16641670

17311740

胡椒

20.1

4.3

茶叶

0.02

9.26

加啡

0.63

5.35

棉纺织品

62.59

65.35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东印度公司是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C.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D.殖民扩张推动消费结构变化

21.

1854年,英国议员向国会建议将政务分成机械工作(例行工作)和智力工作,机械工作录用的学历标准为中学文化水平,智力工作指的是带有政治性质或者是行政管理性质的工作,需要由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员担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机械工作不需要考试录用B.政务分工有利于科学管理C.文官选拔受到了议会的操控D.智力工作重要性超过机械工作

22.

某国际组织的协定书中规定: 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 该组织是(  )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新开发银行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3.

直通乌镇 全球互联网大赛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重要板块之一,是一个聚焦数字经济,贯穿全年的国际性赛事。2022年,大赛设置数字医疗、数字 双碳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数字共富七大专题赛,探索互联网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全球范围内高质量推动互联网产业精准对接,为全球互联网共治共荣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大会力量。这反映出(  )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

24.

2009年11月16日《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 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 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 据材料可知,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  )
①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 ②人口激增,工业化、城市化加速
③国际上不同国家间政治经济矛盾 ④气候变化
⑤农业农村长期投资不足

A.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④⑤D.③④⑤

25.

我们一般把希罗多德称为西方 历史之父 ,但是《中外历史纲要》(人教版下)把希罗多德称为 史学之父 。这是因为 历史 本来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实际发生于过去的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们无法改变的既定存在;一是指人们对过去的记录。在记录过去时,人们必须进行适当的理解和选择,并据此进行组织,有时还会有自己的评论。据此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缺少客观性和科学性B.希罗多德创立了记录过去的学问,即史学
C.研究历史要站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角度D.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求真求实

二、材料阅读

26.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中国古代各王朝通过制定各种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早在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运动,已经分别确立了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它与西周以来的宗法分封体制有着本质区别。随着全国统一,这种新的政治形态也自然为秦王朝承用,并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的创新。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历朝都把对官员的考课(考核)作为治国治吏的重要措施。唐朝初年建立完善的考课制度,其考课标准主要有 四善二十七最 等。 四善 即德、慎、公、勤,是对全体官员的品德要求: 是对官员任职才能和工作绩效的要求,按官员职务与职责分为 二十七最 ,如 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 扬清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 等。四品以下官员的考课由吏部考功司掌管,三品以上须报呈皇帝亲自裁决。所有官员每年都需行一小考,每三年或四年一大考,据 综合考察分为三等九级,以等级定升降和赏罚。唐中期以后,考课渐流于形式。

——摘编自高元庆《中国古代官员政绩考课制度》等

材料三
明代的黄册以里甲为单位编造,它先标明户别,如军户、民户、匠户、灶户等等,户别一般不能更改;再登记各户人口情况;然后登记土地、房屋、牛具等财产情况。每户的人口、田粮,都以 旧管、开除、新收、实在 四项列明,号称 四柱 旧管 ,是指原来造册时的情况; 开除 ,是指在上次登记后,人口死亡、田产减少情况; 新收 ,则指人口、田产增加情况; 实在 开除 新收 相抵之后,现有人口、田产的情况。

——摘编自王洪源《管理臣民的户籍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与西周 分封体制有着本质区别 的制度的名称、主要内容和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初考课制度完善的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黄册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实施的影响。(5分)

27.

美国的国家制度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时间是1630年10月19日。殖民地大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记录显示, 建立政府的方式最好是由自由民选举助理,再由助理从助理中选举一位总督和副总督,助理和总督以及副总督有权制定法律并选择官员来执行法律 。……之后,北美的联邦主义就从殖民地经历中发展了起来。

——摘编自钱满素《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

材料二
在新英格兰,乡镇的政府在1650年就已完全和最终建成。根据乡镇自主的原则,人们将自己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情感、义务和权利而努力奋斗。在乡镇内部,享受真正的、积极的、完全民主和共和的政治生活。各殖民地仍然承认宗主国的最高权力,君主政体仍被写在各州的法律上,但共和政体已在乡镇完全确立起来。……美国的民主的民情扎根于历史上形成的新英格兰乡镇自治制度。

——摘编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
胡佛在竞选中坚持在解决经济危机的时候,联邦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罗斯福则指出,政府有责任保护全体公民的自由和私有财产,而不是偏袒个别小集团。他说: 下届政府一定不能代表美国的部分人,而是要代表所有的美国人。……我们真正的敌人是饥饿、匮乏、不安全感、贫穷和恐惧

——白雪《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观念之争》

(1)材料一的 会议记录 反映出美国民主政治的哪些重要原则?建国后 北美的联邦主义 政治是怎样体现这些原则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建国之初基层自治的概况及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执政时期美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层面解决 饥饿、匮乏、不安全感、贫穷和恐惧 的法案及其时间,并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7分)

28.

有学者认为,贸易造就世界。(17分)
材料一
在明清海外通商基础上,18世纪清王朝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激增。……在整个18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白银的 最终的归宿 。为扩大对中国商品的进口,西欧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前期继续向中国输入大量白银;尤其是清朝 弛海禁 后的一个时期中,到达粤海关的东印度公司船只所载货中,9/10是银货。乾隆年间,关税收入已占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10,特别是粤海关的税收发展极快,自1783年以来,跃居户部税关之首,至嘉庆年间已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1/4。同样,自18世纪中叶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已逐渐将其在亚洲的贸易中心转向中国,英国对华贸易在整个中西贸易中占绝对优势地位,而中国在海外贸易中保持着顺差。与此同时,私人贸易在政府主导控制贸易的情境下发展很快,贸易规模大大超出了清王朝的控制范围。

——客卿《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形态变迁》

材料二
中心——边缘 论是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核心观点和立论基础。在世界体系理论中,所谓 中心地区 ,是指利用边缘地区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以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经济体中贸易和金融市场运转的地区。……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由少数金融寡头垄断的统一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形成,并形成 中心——边缘 的世界经济格局。

——据舒建中《沃勒斯坦中心——边缘论述评》等整理

材料三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8世纪清王朝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严格控制对外贸易的举措。(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贸易 中心地区 的演变概况。(4分)
(3)根据材料三,围绕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