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温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试题(25+3)【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8 浏览数:431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河姆渡遗址的住屋复原图,据图可知该住屋(  )
①为定居生活提供场所 ②由原始巢居演变而来
③建筑形制是砖木结构 ④由多层楼板叠加而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左传》载晋国铸刑鼎,仲尼闻之,曰: 晋其亡乎!失其度矣……贵贱不愆(注:违背),所谓度也……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这段材料可用于佐证先秦时期(  )
①已出现金属冶炼技术 ②各诸侯国已有成文法
③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 ④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东晋时期,政府用白纸登记南迁北人的户籍,称 白籍 白籍 侨人享有免调和免役的优待。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推行将侨人就地编入土著百姓的 土断 政策,取消原来的优待,北人也就成为南人。这表明 土断 政策(  )
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简化政府的户籍管理
③加深南北对峙程度 ④推动南迁北人土著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宋朝在流通领域存在一种叫做 短陌 的规定。 为一百,用几十文的铜钱当作一百文的铜钱,也就是不足一百文却当作一 支付。政府和民间都认可这一规定。结合所学推断,此情形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  )

A.宋朝政府的货币制度混乱B.铜钱流通量无法满足需要C.纸币使用冲击铜钱的地位D.宋朝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

5.

《明史》载 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周,田野日辟,商贾日通。 这一记载所描述的场景出现于(  )

A.长城沿线B.西南边陲C.东南沿海D.长江沿岸

6.

明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这说明(  )

A.营建城市形成定制B.住宅布局主次分明C.民居设计体现长幼有序D.等级观念影响民居建设

7.

下图所示为清嘉庆帝为表彰徽商鲍氏家族济困扶贫、广行善举而立的乐善好施坊。这一个案从侧面反映了(  )

A.国家对社会教化的重视B.政府是社会救济的主体C.无徽不成镇 的现象D.君主对重农抑商的摒弃

8.

甲午战争战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认为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 鉴于此,他们(  )

A.购置船炮器械B.倡导民族革命C.主张革新政治D.宣布实行 新政

9.

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成就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通过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 ④社会主义中国的司法制度确立

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②①④③

10.

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把原来的卫生工作原则再加上一条 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这一变化说明我国卫生工作具有的鲜明时代特色是(  )

A.建立社会保障体系B.重视中西医相结合C.开展爱国卫生运动D.完善医疗卫生体系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但是却出现大量粮食无库可存、露天堆放、损耗率高的状况。为此,我国启用(  )

A.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B.国家储备粮粮仓C.机械通风储粮技术D.冷链物流技术

12.

十八大以来,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积极打造中国 主场外交 品牌。下列项中,属于 主场外交 的有(  )
①G20领导人杭州峰会 ②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
③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④首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

读下表,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有(  )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变化情况简表

指标

2000

2012

燃气普及率(%)

44.6

93.2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

20.3

32.9

污水处理率(%)

34.3

87.3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3.7

12.3

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②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③城市化的推进 ④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

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将原来第三章章名 职务与级别 修改为 职务、职级与级别 ,将 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 调整为 领导职务 职级 ,明确了领导职务、职级层次的划分,确立了职级与待遇挂钩的制度。这一修订(  )

A.扩大了公务员考试录用规模B.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C.明确了严格考察的录用办法D.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15.

它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成文法或法典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公法和私法。它是(  )

A.《十二铜表法》B.《大宪章》C.《法国民法典》D.《战争与和平法》

16.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除买卖金银和汇票、票据贴现以及存贷款和发行可流通期票外,还负责向驻扎在国外的英国军队转送政府提供的资金,成为服务政府的金融机构。由此可知,英格兰银行(  )

A.适应英国金本位制的发展B.发挥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能C.拥有铸币和对外宣战特权D.保障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17.

1764年,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他想强调的法律原则是(  )

A.司法独立B.无罪推定C.法官至上D.社会契约

18.

读下表,据此推测,工厂规章制度制定的根本意图是(  )

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一个工厂规章制度的摘录(部分)

第一条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

第十一条   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第十六条    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A.强化纪律意识B.追求经济效益C.保障流水作业D.提升管理水平

19.

1986年,中国有一大宗货物,计划走海路,从上海运到纽约,最快捷的通道是通过(  )

A.米迪运河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D.伊利运河

20.

结合所学,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英美等国各类福利公共支出的结构(1993年)

国别

医疗保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社会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收入保障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英国

5.75%

1.63%

16.04%

瑞典

6.22%

9.63%

22.16%

德国

6.43%

2.60%

19.24%

美国

5.85%

0.56%

9.23%

A.德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B.美国社会福利公共支出最少
C.高福利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社会福利在欧美各国财政支出中占较高比例

21.

下列项中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

《明史·职官志二》载: 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据此可知,明代都御史的主要职能是(  )
①草拟诏令 ②弹劾百官 ③按状授官 ④专属纠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

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湖南溆浦县知县率当地邑绅建立起当地第一所高等小学堂,但乡间百姓对于学堂都以 洋学 视之,还是希望科举不停,以求取功名光宗耀祖。这反映了(  )

A.百姓希望重新恢复科举考试B.学而优则仕 的关系不复存在C.社会变革的行进需要一个过程D.政府官员全面致力于教育变革

24.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社区管理类型

特征

代表国家

自治型

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基本不干预社区自治。

美国、加拿大和德国

混合型

政府拨款并对社区进行指导和监督,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共管共建。

日本和澳大利亚

政府主导型

大政府、小社会,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

新加坡

A.市场化是社区管理唯一模式B.社会制度决定社区管理模式C.基层治理强调政府、社区的共同作用D.社区管理是自上而下的基层治理模式

25.

梁启超说: 旧史因专供特殊阶级诵读,故偏重政治,而政治又偏重中枢,遂致吾辈所认为极重要之史迹,有时反阙不载……如元明间杂剧小说,为我文学界辟一新纪元,亦共见之事实也,然而遍读《元史》《明史》,此间消息,乃竟未透漏一二也……是故今日而欲得一理想的中国史以供现代中国人之资鉴者,非经新史家一番努力焉不可也。 梁启超意在强调(  )

A.正史记载应以杂剧小说为要B.理想的中国史具有资鉴作用C.市民阶层是史籍诵读的主体D.新史家需努力改变旧史传统

二、材料阅读

26.

【元朝科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元史·卷八十一·志第三十一·选举一》节选如下:
科目:仁宗皇庆二年十二月,中书省臣奏: 取士之法……自隋、唐以来,专尚词赋,故士习浮华。臣等拟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皆不用,专立德行明经科,以此取士。 帝然之,乃下诏曰: 若稽三代以来,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
考试程式:蒙古、色目人,第一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第二场策一道,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 注授。
(1)根据材料,概括元仁宗时期科举考试 科目 与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4分)
(2)阅读材料,概括元朝在考试程式的哪些方面对不同人群做出规定。结合所学,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评价元仁宗的科举制改革。(9分)

27.

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在中世纪,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相反,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中世纪晚期,三个方面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忠诚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个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启蒙思想的指引下,法国资产阶级高举全民族利益的旗帜,在反封建斗争中,以及在反法同盟的入侵面前激发了千百万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新生的法兰西民族击败了反法同盟长期的连续的进攻,保卫了祖国,同时,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彻底埋葬了旧的 王朝国家 ,建立了近代 民族国家 。因此,法国大革命把民族主义的表达推向了高潮。

——摘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一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晚清知识分子反复强调,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的民族危机已迫在眉睫。为谋救亡图存,中国唯一可以倚恃的武器,就是民族主义。可见,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列强不断进逼的深重危机下,被激荡出来的一种 自卫型民族主义 。自此以后, 反帝救亡 的主题始终盛行不衰,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最为明显的基调。

——引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民众对 忠于国家 认识的变化,并概括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法国大革命把民族主义的表达推向了高潮 的思想指引。结合所学,从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简述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的影响。(5分)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相关史实,论证这一观点。(论证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8分)

28.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疫病不断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家,公元前770—公元1911年间,疫灾频度为25%,平均每4年中就有一年发生过疫灾……3—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14—19世纪的明清是我国两个疫灾高峰期。大体而言,疫灾相对稀少的时期也是社会相对稳定、国力相对强盛的时期。中国温暖期疫灾稀少,气候越寒冷,疫灾越频繁,寒冷期越长,疫灾频繁期也越长。中国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城市重于乡村,都城重于一般城市。3000年来中国疫灾区域有从黄河中下游向外逐渐扩展趋势,疫灾重心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迁移的趋势。

——摘编自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

材料二

中国古代对疫病认识的概况

时期

概况

先秦、两汉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温病、疫病病名。

汉末三国

《伤寒杂病论》对疫病的发病、转归、变证论述较详,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晋隋唐

医者对疫病的传染性、流行性特征认识更加明确。《千金方》等所载治疫之方,法同方殊,为后世明清温病学派治疫所推崇。

宋金元

各医家学术争鸣,《伤寒总病论》《东垣试效方》《本草衍义补遗》等著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防疫治疫体系。

明清

明代吴有性著《温疫论》提出新的传染病原疠气致病学说。清代刘奎首创治温疫八法易于操作,效果明显,被广泛应用。

在各医家的努力与推动下,疫病从伤寒体系中脱离出来,形成瘟疫学派,建立了完整的瘟疫学理论体系。

——摘编自张宁《历代疫病流行与中医防治概况》

材料三
人们为了应对全球传染病的肆虐,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创建了许多与公共卫生有关的国际组织和机构,对传染病的控制转向国际化行动……在与瘟疫的较量中,人类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新的致命传染病还会不时地出现。面对传染病,应有 预防胜过治疗 的理念,要提高个人的卫生意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尽管人们依然会对突发的传染病产生惊恐,甚至不得不接受将与传染病长期共存的现实,但是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已为战胜传染病提供了丰富的手段,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就一定能够应对各类传染病的挑战,不断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

——摘自张大庆《人类与瘟疫的不懈斗争》

(1)从时空角度概括中国古代疫灾的基本特征。(4分)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医药学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以疟疾的防治为例,说明中医药对医学发展的贡献。(5分)
(3)写出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疫病防治的认识。(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