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282

一、单选题

1.

2022年6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罍等是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等在华北、华南地区都有发现。这能够佐证,中华文明具有(  )

A.同源性特征B.多元性特征C.连续性特征D.互补性特征

2.

曹魏政权制定的《新律》将《周礼》规定的 八辟 原则修订为 八议 制度;西晋编订的《泰始律》规定了 峻礼教之防,准五服(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以制罪 的刑法适用原则。这些变化体现(  )

A.立法的人性化B.执法的规范化C.乡约的世俗化D.律令的儒家化

3.

我国古代习惯把从西域传入中原之物冠以 称。据《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咸阳集贤宫,饥饿困顿之际,杨国忠买胡饼献上。此外,在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这反映出(  )

A.文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B.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C.先进文明强大的吸引力D.胡汉差异的逐渐消失

4.

宋代农村市场中 布缕菽粟,鸡豚狗彘百物皆售 。每逢春冬农闲季节,农民则 为工、为匠、为刀镊、为负贩 ,将自身和技艺作为商品投入市场。这表明,农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  )

A.促进了乡村社会的交流B.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C.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D.说明了长途贩运的兴起

5.

明清时期, 中学西渐 逐渐达到高潮。罗马出版了《中华大帝国史》;利玛窦把中国的儒学经典 四书 译成拉丁文;卜弥格的医学生物学著述《中医津要》和《中国药物标本》则是关于中国医药学方面的论著。据此推知, 中学西渐 (  )

A.有利于冲破礼教的束缚B.促使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C.启迪了欧洲的思想解放D.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开端

6.

1853年,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缓解财政危机,被迫允许地方政府铸造大钱(大面额铜钱),由此带来了地方财权分立和通货发行地方化的趋势。这说明此时(  )

A.地方割据兴起B.通货膨胀加剧C.民族危机严重D.传统秩序失衡

7.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政党政治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引进中国的。据此可知,中国政党的产生是(  )

A.民主政治的产物B.选举扩大的结果C.救亡图存的选择D.政治传统的影响

8.

1906年,《广益丛报》报道,四川提倡放足数年,但 不肯释放者,总居其多数也 。1910年,四川巡警道发布告示,若不放足, 即是犯了王法 ,可即便如此,仍鲜有响应。这反映了(  )

A.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束缚B.政治腐朽对女性的摧残C.满清习俗对社会的影响D.西学东渐对民俗的冲击

9.

日本政府投资设立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在1936年对遵化县进行了全面调查,将遵化县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家庭人口、气象水文等一并写入调查报告。此举意在(  )

A.巩固遵化的殖民统治B.加快日军的经济掠夺C.配合日军的侵华战略D.呼应华北的自治运动

10.

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作出 调整一线,建设三线 的战略决策,遵循 分散、隐蔽、靠山 的指导原则。很多三线企业坐落在交通不便、远离原材料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地方。据此推知,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区经济发展B.调整国家工业布局C.完善经济发展链条D.应对国际紧张局势

11.

1978年,小岗村率先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由此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中央 一号文件 正式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并宣布长期不变。这体现了(  )

A.改革开放激发经济活力B.生存压力推动农民变革C.制度变化促进社会进步D.底层创新影响上层建制

12.

表1是《汉谟拉比法典》关于 打人脸颊 行为的三种处理规定。

表1

法条

规定

202

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

203

倘自由民之子打与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则应赔银一名那

205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A.能为受害人伸张正义B.祛除了习惯法的印记C.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D.保护了奴隶主的财产

13.

恩格斯指出: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的这一评价着眼于(  )

A.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社会中人物评价的阶级性原则C.当时欧洲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D.大革命摧毁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14.

表2是工业革命发明简表。

表2

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

第一次

1765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

1779年,英国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1782年,英国人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第二次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875年,法国人建成第一座发电厂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机

1884年,英国人帕森斯发明多级式汽轮机

据表可知(  )

A.技术革新依赖于理论突破B.生产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C.生产组织从大工厂到垄断D.各国的发明成果相对均衡

15.

1918年大流感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之一。当时, 大流感 被冠以许多名称: 法国流感病 那不勒斯士兵病 战争瘟疫 佛兰德斯感冒 德国瘟疫 布尔什维克病 等。这一现象说明(  )

A.意识形态对峙影响疫情防控B.敌对情绪造成疫情的污名化宣传C.战争局面导致传染病的流行D.国际社会对病毒缺乏科学的认知

16.

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的国情咨文中公开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号施令的时期已经结束,美国的处境就像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期,遇到了 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这种 挑战 主要是指(  )

A.资本主义阵营开始瓦解B.东欧剧变导致格局失衡C.欧盟崛起威胁美国霸权D.世界多极化轮廓的初显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成吉思汗时已在境内开设驿站,窝阔台时正式建立驿站制度。忽必烈定都大都后,驿站制度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据《经世大典》记载,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500多处。驿路东通奴儿干之地,北通吉利吉思部落,西南通西藏。驿站有陆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陆站又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分。辽东黑龙江下游则置狗站,用狗拉雪橇行于冰雪之上。1289年设立杭州到泉州的海站。……元政府特设站户,有一定的免税特权,用以维持驿站运行。驿站上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饮食供应,一部分由政府补贴,大部分由站户负担。专用以传递紧急文书的邮驿叫急递铺,用以传递军政机要文件。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驿传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元朝为解决上述深层次问题所采取的其他举措,并说明理由。(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 永久性变化 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 周期性变化 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中国中心观 是柯文对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出现的一种新趋势的概括。这一派学者批评 冲击—回应 范式,认为其不足以揭示近代中国真实历史,夸大了西方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堵塞了从中国内部来探讨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途径 。他们强调中国社会内部存在强大的变革力量,提倡从中国内部发现历史,超越传统与现代。

——摘编自崔志海《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与方法再检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1世纪教皇的权力开始由盛转衰,教皇解释《圣经》的话语权和释义权的威信逐渐低……基督教会迫切需要传播教义和布道占领民众心智,恢复信徒的信任。12世纪,大中的学问研究开始盛行,14、15世纪的德国出现了类似海德堡大学这样的著名学府。这一时期,急需一项全新的、能够实现信息内容大批量复制的技术,以实现大规模传播、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黄雅丽《古登堡机器印刷术引发的系列变革研究》

材料二
路德曾描述印刷机是 上帝最大、最极致的仁慈,通过它,福音事业被推向前行 萨尔顿指出印刷术: 既促成了新思想的诞生与传播,又给旧思想的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印刷文化到来,书籍走进人们的生活,一个思想强烈躁动的时期随之而来,进而推动新技术的采用,对后来的以机器取代人力影响深远。

——摘编自禇雅越《印刷革命对于社会传播的影响及意义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登堡印刷术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 印刷革命 产生的深远影响。(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在工业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伦敦 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着大量的氧气 。伦敦雾如 豌豆汤 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成为伦敦 景观 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

材料二

表3 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万人

城市化率(%)

1949

54167

5765

1064

1960

66207

13075

1975

1963

69172

1164856

1684

1978

96259

1724961

1792

1992

117171

3237435

2763

2000

126743

4590631

3622

2011

134735

6907863

5127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率的变化趋势,说明1978年后城市化率增长的原因。(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认识。(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