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饮食习惯和历史变化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99 年,英国汉学家魏根深在北京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厨师按照《齐民要术》中的菜谱做菜。食材包括很多种草,比如宽叶、香蒲和各种麻,并且用发酵过的肉、鱼和大豆做的羹来调味,或者用豆豉来烹煮。他还说:
“酱油、菜油、花生油、糖、辣椒、西红柿等食材的缺席,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休憩;而熬煮和烘烤则是对今天常用的油炒的解脱。然而,我的大多数中国客人都觉得他们吃的是外国菜,而不是中国菜。
”
——摘编自赵冬梅《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
材料二
贾思勰自谦写作《齐民要术》的初衷是指导家童怎么工作,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
”。在现代,《齐民要术》首先属于学术界,只有专家学者才读它。语言学家把《齐民要术》当语料库看,因为它的语言相当接近当时的口语,既可补现有辞书之不足,也反映出此时期汉语词汇的真实面貌。农业史家用《齐民要术》来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比如种桑的密度。历史学家则通过《齐民要术》来研究贾思勰的生平、《齐民要术》的成书年代、版本流传等情况。
——摘编自赵冬梅《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大多数中国客人都觉得他们吃的是外国菜,而不是中国菜
”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齐民要术》的史料价值。(6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