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实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叙述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历史结论是指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当时真的是吃不上饭,一到秋天就得去要饭
”,
“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
”,这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大包干
”之前的状态。
小岗村等村庄实行
“大包干
”后,一些部委、宣传机构的有关领导压制这一新生事物,尤其是1979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
“张浩来信
”,在安徽省各级干部和农民中引起思想混乱。
——马玉荣、张菀航《正名止争,家庭联产承包开启农村改革大幕》
材料三
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发挥了小规模经营的长处,克服了管理过
分集中、劳动
“大呼隆
”和平均主义的弊病……因此,凡是群众要求实行这种办法的地方,都应当积极支持。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
材料四
数据显示:1980年秋,全国实行
“双包
”到户的生产队只占总数的20%;1981年底,发展到50%;到1982年夏,发展到占78.2%;1983年春,发展到占95%以上。至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形式。
长期研究
“三农
”问题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树凯认为,家庭承包制冲垮人民公社体制,是基础性突破,是农村改革的核心,也是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之最大变局。
——马玉荣、张菀航《正名止争,家庭联产承包开启农村改革大幕》 (1)指出上述材料中,哪些是历史事实、历史叙述、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8分)
(2)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实行和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 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