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山东省临沂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600

一、单选题

1.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周公时期,参照夏商礼仪,制定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讲究尚德、尊尊、敬老幼。这表明西周时期(  )

A.天命观念已经瓦解B.儒家思想备受推崇C.从法治到德治转变D.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2.

中国古代朝廷中 事关大利害 的政事,须廷臣集议,称为 廷议 。廷议的结果须上奏皇帝,廷议意见不一致时,应摘要奏闻皇帝作裁决或者遵从多数人的意见。《西汉要会》40—41 两卷载廷议共62件次,其中只有4次被君主明显否定或推翻。据此可知,廷议制度(  )

A.提高了工作效率B.制约了君权专制C.体现出分权制衡D.有利于合理决策

3.

南宋学者李攸《宋朝事实》中引述当时官员奏文: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由此可推断(  )

A.南宋商品经济繁荣B.币制改革成为必要C.铁钱使用范围广泛D.商品交易数额巨大

4.

图1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些管理制度的演变。这反映出(  )

A.基层治理手段的发展B.封建赋役制度的完善C.政府人身控制的减弱D.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

5.

清初,顺治帝重新颁布朱元璋的《六谕》 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康熙帝将其扩展为 圣谕十六条 ,雍正帝对其中的每一条进行扩展注解,编成了《圣谕广训》一书,并在全国建立起宣讲网络。统治者注重 圣谕 教化旨在(  )

A.发展儒家教育B.传播礼教思想C.维护社会秩序D.完善法律制度

6.

表1是近代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举要(单位:%)。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

表1

年份

大豆、油料

粮食

棉花、棉货

其他农产品

1880—1889

41

36

0.4

0.3

0.4

1.6

4

1900—1909

12

32

8

0.6

1.1

6

14

1920—1928

3

24

17

5

3

7

20

A.茶丝产品逐渐失去国际市场B.烟草出口增加抵制了鸦片输入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D.西方列强逐渐放松了经济侵略

7.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文官任用资格有明文规定,文官的考试由典试委员会进行组织,各级文官如存违背职守、玷污官吏身份等各种情况之一者,应当受到惩戒。并根据《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法草案》规定成立文官惩戒委员会。这些规定(  )

A.保证了官员选拔制度的公正B.体现国家制度建设的连续性C.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D.说明政府文官管理的制度化

8.

图2为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得奖归来》,描绘了参加公社庆功表彰大会归来的生产队女队长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的场景。画作体现了(  )

A.精湛高超的艺术水平B.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C.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D.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9.

2003年,我国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时确立的费用分担比例是政府与个人为2:1,后来逐渐变为3:1、4:1,个别地方甚至到了8:1 以上;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这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  )

A.政府承担主导作用B.提高了公民文化素养C.制度建设循序渐进D.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0.

图3为约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的壁画,描绘了当时各种食物。这可用于说明(  )

图3

A.两河流域农业发达B.尼罗河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C.古埃及畜牧业繁荣D.土地国有制度促进生产技术进步

11.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三年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向议会或者国王购买某一领域的自由经营权,有权组建军队、占有土地、铸造货币、拥有法庭,可以发动战争、签订协议,甚至建立自己的法律及征税体系。公司由众多 自由人 组成,并选举自己的 议会 政府 。据此推断东印度公司(  )

A.以服务国家为宗旨B.借鉴了城市自治的经验C.以军事征服为先导D.受到中央政府有力推动

12.

1668—1713年,法国入侵德国、尼德兰时,英国、荷兰、奥地利结成联军反对法国;在 七年战争 (1756—1763年)中,法国、奥地利和俄国又联合起来对抗英国和普鲁士。这表明欧洲近代早期国家的外交原则是(  )

A.势力均衡B.主权独立C.契约精神D.大国一致

13.

只有当机器应用于生产使相关方面的变化不可避免,从而使新的劳动组织形式工厂制不可缺少时,才能引发经济史上一个连续的,但又可以区别出来的演进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 材料意在强调工业革命(  )

A.完成劳动组织形式全面转变B.促进人类文明进程的连续发展C.与传统的社会演进方式相同D.以机器应用和工厂制度为标志

14.

图4为法国纪念一部法典颁行20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该法典(  )

图4

A.是首部资产阶级法律文件B.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C.是 大陆法系 的代表法律D.在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

15.

图5所列为学者对某金融秩序的评价。据内容推测该学者评价的是(  )

美国通过发行巨额国债来增加美元的发行额度,但这导致美国政府赤字越来越高。 其他国家将美元兑换成黄金的需求越来越高。

随着各国不断将美元兑换为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将越来越少。

图5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金本位制C.布雷顿森林体系D.浮动汇率制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画中史——《步辇图》

结合所学知识,以“《步辇图》赏析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三、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古代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南宋时期的城市化率达到了22%……当时,打破了唐代以来城坊制的旧格局,实行街巷制的新体制,并大力发展各类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广告业,同时取消流传千年的宵禁,大兴夜市。而且,户籍制度也不像唐代那样严格(唐代户籍分为编户和非编户,编户称为良民,非编户称为贱民,贱民不得独立门户,须与良民共用一个户口本),流动人口统称 浮客 ,在城市居住一年即可落户,不少城市,浮客已多于主户。

——摘编自刘奇著《中国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启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主权,经济结构发展畸形,造成近代中国长期的贫穷与落后。但是,西方一些先进工业文明的涌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城市的结构与功能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近代城市的崛起过程,简而言之,就是 因商而兴,由工而盛

——摘编自赵津、李菁著《论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化发展的表现。(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8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它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材料

时期

外交战略

内容

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

结盟外交

与苏联结盟而反对美国;与第三世界结盟反对美苏。

20世纪8090年代

不结盟外交

不结盟、不孤立、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

21世纪以来

共同发展外交

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

——摘编自甘儒新、刘益梅《论建国以来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思想的发展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 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与时俱进 。(14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与疫病

材料
1918年大流感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这场流感发源于美国堪萨斯州哈萨克尔县,由该县征召入伍的人将流感病毒带进了该州一个大型军事基地福斯顿军营。美国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向其他美军基地及欧洲提供兵力,流感病毒就这样席卷了北美洲、欧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甚至波及太平洋上与世隔绝的岛屿。交战国由于战时新闻管制,都对疫情轻描洟写,而当时中立国西班牙的媒体比较自由,经常反复报道,所以此次流感被称为 西班牙女郎
大流感对战争资源(人力、物力)的供给和军队士气产生了影响。全球死于这场流感的人数,保守估计为3000万,也有人估计高达1亿。流感不仅减少了增援部队,影响了战略物资的供给,还消耗着原本有限而宝贵的战地资源,医院床位、药品、医务人员、救护车、担架工等等。在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德国国内政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经济方面也出现了崩溃,到处是饥饿与不满,而这一切都有流感的推波助澜。美国在巴黎和会中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威尔逊患了流感。流感使威尔逊的精神在会议期间 崩溃 了,进而影响了他在和会中的决策。

——据王叶英《1918年大流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

(1)依据材料,指出1918年大流感是如何影响世界局势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1918年大流感中得到的认识。(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