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216

一、单选题

1.

周天子分封褒封的 天下万邦 中,不仅封君姓氏多元多样,血缘多源。而且王朝及其领导的 天下 ,从政治上直接超越和凌驾于为数众多的族邦,形成了最大规模的地域政治共同体,尊尊源于但已高于亲亲,体现了鲜明的文明特质。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核心权力实现高度集中B.国家制度建构尚不成熟C.宗族聚居状态逐渐打破D.地缘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2.

《史记·平准书》记载: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盘,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总其原,一其价。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这体现出西汉(  )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B.国家积极干预经济C.官营作坊得到发展D.盐铁专卖制度解体

3.

到了隋唐时期,尽管士族依靠科举制度继续延续其家门地位,但这并非是缘于阀阅,而是因为在面对同一选拔机制时,士族子弟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有更多机会获得社会声誉,故而更容易在科场较技中取胜。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士族权力来源方式的变化B.选官制度走向成熟C.门第血缘关系的日益淡化D.官僚群体日渐儒化

4.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主张绘画要 师法自然 师造化 ,提倡 唯我 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强调 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以彰显自我性灵,抒发内心情感。这表明石涛的绘画主张(  )

A.蕴含自我独立意识B.遵循自然变化规律C.旨在提升道德修养D.带有开放包容色彩

5.

1834年,英国派律劳卑为驻华商务第一总监督。负责通商事务的两广总督卢坤,未究诘其来华目的,却震怒于以 平行款式 递交文件。1838年,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义律投递文书,封面上无 字样,两广总督邓廷桢即 原封掷还 。这揭示出清政府(  )

A.极力维护国家主权B.推行盲目排外政策C.注重对外交往细节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6.

毛泽东指出: 五四运动时期,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反对旧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毛泽东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

A.没有解决革命出路的问题B.缺乏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C.难以突破民主科学的桎梏D.急需借鉴西方的先进文明

7.

下图5是1936年上海申报的漫画。画面中一名日本军官微笑着手把手教一名中国的老先生写字,而写的字就是 自治 。这一漫画的发表有助于 (  )

图5

A.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B.推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C.凸显中日关系的改善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

下图6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所载某年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摘抄。当时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服务于(  )

11 中组部、人民日报社召开学习陈云《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体会座谈会

21 新华社报道,国家科委负责人……邀请部分农业科学家座谈今年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的重点问题。农业科学家们认为……正在兴起的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是在我国农村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31 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活动月在全国展开

图6

A.人民政权的巩固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改革开放的推进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9.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人在市政广场树立了第一组刺杀僭主者的雕像;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记载了雅典人对刺杀僭主者的崇拜仪式,这种仪式都是每年周期性举行的,且仪式地点是烈士公墓和市政广场,都是雅典政治空间的核心区域。这说明(  )

A.雅典民主政治初步确立B.民主政治成为大势所趋C.雅典公民意识不断强化D.民众参与政治空间拓展

10.

有学者指出, 宗教改革 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新教对天主教的抗议和革新,传统上被冠以 反改革 之称的天主教会改革也是 宗教改革 的题中之义,是构成复数形态的 改革 不可缺少的要件。否则, 宗教改革 就不过是基督教历史上又一次大的分离主义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新教削弱了教皇权威性B.天主教为对抗新教被迫改革C.基督教会陷入分裂状态D.宗教改革推动了基督教发展

11.

1921年春,苏俄布尔什维克以新经济政策的形式实施战略退却时,无产阶级队伍中的一些派别和集团叫嚷布尔什维克 蜕化 共产主义没落 等等。布尔什维克的对立面孟什维克则以为这是苏维埃制度的演变,并且对此表示欢迎。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部分人士尚未认清新经济政策本质B.苏维埃制度遭到苏俄民众一致反对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力依然存在D.尚未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

12.

西班牙社会学教授萨尔瓦多·卡达斯宣称,冷战后,欧洲认同 依然在构建之中,我们尚未有单一欧洲认同的陈词滥调,它依然是非常的脆弱。然而,欧洲认同将会在抵制美国影响中得到重申 。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国际政治力量加快重组B.反美主义有助于欧洲认同C.新型国际关系格局定型D.欧洲将重回国际政治中心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清时代统治者受儒家 仁爱 仁慈权威 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影响,提倡 以德治人 人治 教化 。政府除了在立法上支持农民社会保障事业,而且还注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调拨,鼓励民间和社会团体广泛捐赠。对于能在救济中有所作为的民间团体,不仅对捐赠数额特别大者立坊牌旌表,而且还拨给经费支持,如规模巨大的养济院、普济堂、栖流所、饭厂都得到过政府的经费支持,对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的社会力量给予鼓励和奖赏,这在灾荒救济、济贫事业和育幼事业中都有体现。清朝学者沈之奇在《大清律集解附例》指出《大清律》已对养济院的养济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如 鳏、寡、孤、独,每月官给粮米三斗,每岁给绵布一正,务在存恤。

——摘编自张建民周荣《明清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运转一兼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

材料二
19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工人阶段为争取应有的生存保障而进行的斗争日益高涨。其中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民主党运动的影响,德国工人阶级的要求更加强烈。当时任德国首相的俾斯麦在德皇威廉一世支持下,果断采取 胡萝卜大捧 政策,一方面制定《社会党镇压法》抑制革命运动;一方面则采取软化政策,促进帝国议会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德国社会保障的宗旨是以维护社会安全、国民经济的稳定及在均衡发展条件下,进而开发人力资源。它虽有公平的内容,更强调自助和安全。它主要特点是实行 自助 原则,强调资金来源多元化,即保险最大部分由雇主与雇员共同交纳;政府在收支不平衡时,酌情给予资助。双方负担的比例,视险种的不同有所区别。养老保险由雇主与雇员平均分担;工伤保险完全由雇主负担;疾病保险顾主负担1/3,雇员负担2/3,这样有助于把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享受的基金与市场竞争的责任心联系起来。享受保险待遇必须具备一定的缴费年限,并根据个人过去的平均收入作为基数计发待遇,以政府必须通过的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

——摘编自方青《西方近代工业化与社会保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政府推行社会保障的特点,并说明明清社会保障的积极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内涵,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是中国外交政策概念的历史分期表。

阶段

特征

主要概念

1949年至1978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间地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东风压倒西风,三和一少,世界革命中心,反帝反修、两个拳头打人,两个中间地带;

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

1978年至2012

和平发展、有所作为

第三世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和平与发展,国际新秩序;不扛旗、不当头、不称霸,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和平发展合作,多极化,战略伙伴关系,与邻有善、以邻为伴;

和平发展道路,战略机遇期,伙伴关系,和谐世界,睦邻、安邻、富邻。

2012年以来

大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大变局。

——摘编自周桂银《当代中国外交史的思想维度一概念史研究的视角》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中国外交政策概念的历史分期表中提取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逻辑严密。)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仅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就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1862年,德川幕府选派15人到荷兰学习海军专业知识。1868年,明治政府在京都创办 兵学校 ,此后,监军本部继承并创建了数量众多的专业与综合性军事学校。海军兵学校的教育模式与陆军士官学校有类似之处,既注重学生的军事技术训练、军事素养培育、领导指挥能力及专业能力培养,又注重军人精神教育、 忠君爱国 思想的培养,甚至精神教育一度占据了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所谓 江田岛精神 成为日本海军的精神支柱。1872年5月,明治政府 从法国聘请马尔库里陆军中校等15名军官 指导陆军的创建。1878年,海军派出 筑波 号搭载学生实施远洋航海,军舰由横滨出发,南穿赤道到达澳大利亚悉尼后回国。1890年,日本陆军经过军制改革,在组织指挥体制、兵役制度、编制装备等方面已完全转向德军。

——摘编自王卫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军事人才培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军事人才改革的方式。(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军事人才改革的影响。(7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位于阿塞拜疆共和国西南部,其中80%是亚美尼亚人,基督教是亚美尼亚人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基石。而伊斯兰教是阿塞拜疆国内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由于苏联实行的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轨道,再加上几十年来长期被压制的民族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此时苏联国内的民族矛盾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1990年从1月14日至20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巴库出现多次民族冲突,其中最严重的冲突发生在14、15、16号,共有56人死亡和多人受伤。苏联政府在声明中表示,如果动乱继续发展下去,全国局势将受到影响。按照阿塞拜疆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截至1月底,该共和国由于罢工造成的损失约为2.5亿卢布,骚乱使20万人沦为难民。直到苏联解体之前,纳卡地区的民族冲突仍然不断,解体之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为了争夺该地区甚至爆发了战争。

——摘编自卢伟《前苏联民族矛盾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产生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带来的影响。(7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桂萼(1478—1531年)江西安仁人。在桂萼的思想中,他所强化的是一个 字,认为国家稳固和谐的根本在于君、臣、民各守其道。具体而言,就是 君有君德,臣有臣责,民有民义 ,而其中尤为重要的便是君德的养成。垂拱而治的先决条件是要有一个有序有效的官僚队伍,而嘉靖初期吏治的实际情况引起桂萼的强烈不满。桂萼认为要使国家安定,民乃其根本,国家各项恤民政策必须落实。明朝政治经济经武宗弊政后本已千疮百孔,各种社会问题加上世宗无休止的土木兴作,使嘉靖朝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财政危机,要想 足国用 ,除了鼓励社会生产外,还需要合理的会计手段,桂萼从缩减开支和增加收入两个方面提出了财政改革的具体办法。

——摘编自牛润珍《河北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桂萼的基本思想主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桂萼体现的时代精神内涵。(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