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23届安徽省名校大联考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8
浏览数:433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选择题
1.
根据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弓箭、长矛、石球、渔叉,可推断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
A.学会纺织和制衣
B.将渔猎作为一项生产活动
C.普遍种植农作物
D.已有丰富的家畜饲养经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魏书》载:
“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
‘
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
”这一号令( )
A.削弱了北魏统治基础
B.推动了北魏统一全国
C.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D.阻碍了中原社会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唐朝时,有
“
蜀桑万亩,吴蚕万机
”
的说法,这反映出唐代长江流域( )
A.矿冶业的兴盛
B.造船业的发展
C.制陶业的进步
D.丝织业的发达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新唐书·兵志》载:节度使
“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
。为改变这一局面,宋初统治者( )
A.加强中央集权
B.改善民族关系
C.削弱文官地位
D.提高宰相地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一些满洲贵族借此压制皇权,清初屡屡出现大臣专横擅权的局面。这里的
“
此
”
是指( )
A.都指挥使司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军机处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1896年春,谭嗣同的这首诗作反映出( )
A.戊戌六君子英勇无畏地奔赴刑场
B.封建顽固派用暴力遏制维新变法
C.甲午惨败后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D.清政府已成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图是华君武先生于1945年5月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图《榜样》
A.谴责汉奸的卖国求荣罪行
B.讽刺中国军队的节节败退
C.宣传抗日根据地游击战术
D.预示日本法西斯将要灭亡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
“
没收地主的土地、牲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
这有利于( )
A.推动祖国大陆统一进程
B.稳定新解放区社会秩序
C.正式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D.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中国已向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5亿剂新冠疫苗,中国对全球抗疫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这体现了中国( )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
“
一带一路
”
战略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全球通史》中记述:
“
如果1500年一位观察者在月球上观看地球,首先会对穆斯林世界的辽阔版图印象深刻。
”
这里的
“
穆斯林世界
”
主要是指( )
A.阿拉伯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11世纪以后,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西欧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一些领主把自营地出租,依靠租金生活。这说明( )
A.富商巨贾投资乡村
B.西欧社会结构改变
C.农业产品推向市场
D.庄园制度逐渐衰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1711年2月22日,彼得一世下令建立参政院,取代原来的贵族杜马。新建立的参政院拥有很大权力,由9名参政员组成。这一措施( )
A.废除了严格的关税保护政策
B.创建了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C.加强以沙皇为首的中央集权
D.保护和刺激本国民族工业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为解决图反映的严峻形势,美国政府的对策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欧洲复兴计划
C.开展科技革命
D.废除黑奴制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
区域性贸易的投资很零散不能够集中,使全球经济整体发展很难向前,之前自由贸易的观念向反方向发展,多地区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并且不间断地提升。
”
这说明当今( )
A.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改错题
15.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
“
答题卷
”
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吴承恩创作的小说《红楼梦》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英雄交响曲》创作完成,标志着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尔扎克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三、材料题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孔子是中国传统小农社会的精神象征,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界的最大权威。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
孔子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界的最大权威
”
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
欧洲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
“
四书
”
“
五经
”
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曾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他们所推崇的实质上是高度理想化了的孔子思想,是根据资产阶级反封建需要而加工改造了的孔子思想。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思想家学习孔子思想的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了哪些
“
思想因素
”
?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据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
“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
”
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歇尔计划实施对欧洲的积极影响。(4分)
材料二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
“
起飞
”
及其要成为
“
政治大国
”
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集团逐渐分化的主要原因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综合两则材料,从世界格局变动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6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四、综合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2分)
材料
图4
(1)图4中①对应的事件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与。②、③两处对应的事件分别为。(4分)
(2)选择图4中相互关联的两件史事,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个历史事件,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