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儒中人道,道重天游,墨重科技,相得益彰,互补生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和五千年文明不间断的良好氛围,北魏之鲜卑、辽之契丹、金之女真、元之蒙古、清之满族,都与汉族文化交融会通、包容共进。……公元前后的三四百年间,儒学文化就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图。至明末清初,前来中国交流的欧洲宗教人士、学者、商人和一些官员、使节,既向中国传播
“西学
”,又把
“中学
”带回欧洲,把中日历史文化典籍如《诗经》《易经》《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翻译成拉丁文本。另一方面,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日渐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也给包括儒学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借鉴和营养。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以科学为传教工具,引进了古希腊哲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地理学、医药、数学、生物学及美术、音乐、建筑、水利等,都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仲呈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材料二
明代北面的一大片土地都被蒙古残部所占据,东北是女真实际控制的地区,所以明代的疆域大体上是和蒙古人与女真的统治地区平分秋色的。明史专家顾诚先生曾提出明朝和北方的瓦剌、东北的满人构成了对峙的关系,基本上是以防御的态势来构架整个疆域格局。边疆地区依靠军事体制布防,沿长城一线基本上由卫所和都指挥使控制。而明朝在疆域控制上无法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材料三
清朝皇帝同时拥有两种
“正统性
”,一方面继承内地的汉人文化传统,通过弘扬儒家道统礼仪的方式进行统治;同时皇帝又尊崇藏传佛教,在蒙古和西藏等藩部地区实施其宗教化的治理策略。清朝实现了
“大一统
”三要素的整合,即拥有广阔的疆域,对前朝正统性的合理继承并加以变通,创造性的建立起了
“二元正统性
”,以及对德性民心的占有和约束。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念群《“大一统”的命运:从“康乾盛世”到“晚清变革”》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早期的文化交流与晚期的有什么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军事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指出明朝与北方少数民族对峙中北部疆界的分界依据,并概括明朝北方防御构架的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写出清朝主管
“藩部地区
”事务的中央机构名称,并概述康熙帝时期对这一地区宗教化治理的措施。(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