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贵州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384

一、单选题

1.

周王朝有意识地扩展姬姓与异性诸侯之间的联姻,异性诸侯则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其在周王朝的权势地位,于是更多的异性诸侯被纳入 封建亲戚 的行列,作为周王朝的 藩屏 。由此可知(  )

A.血缘联系有利于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联姻实现了贵族集团的政治垄断C.分封制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周天子的权势D.异性诸侯逐渐演变成为分封主体

2.

统一六国后,秦王朝为了 行同伦 而开展大规模的 整饬异俗 活动, 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 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 。这一举措(  )

A.加强了君主专制B.规范了纲常伦理C.传播了儒家思想D.增强了文化认同

3.

唐都长安的街道多为严整的方格网状,而宋都汴京街道大都成 字形、 字形或 字形布局,还有不工整的所谓的 斜街 。这一变化,反映了宋朝城市(  )

A.经济职能增强B.布局趋于优化C.管理更加严格D.交通更加便捷

4.

李贽提出, 圣人知天下之人之身,即吾一人之身,我亦人也,是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通为一身矣 予窃谓欲论见之长短者当如此,不可止以妇人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 这说明李贽(  )

A.肯定自然欲求B.主张个性解放C.具有平等观念D.批判君主专制

5.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冯桂芬痛心疾首的说: 互市二十年来,彼酋类多能习我语言文字之人,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朝章国政、吏治民情,言之历历,而我官员绅士中绝无其人。 冯桂芬这一言论,可以用来佐证(  )

A.西方对中国的研宄开始于鸦片战争时期B.坚持闭关自守政策导致国人的思想僵化C.清朝官绅对西方的历史和现状一无所知D.先进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6.

清朝有禁止士人结社的规定,但维新派在维新运动时期组织的团体多达30余个。清末十余年,政治性结社活动进一步发展,立宪团体、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它们或以改良现存政治、参与政权为目标,或者直接申言夺取政权。这反映出(  )

A.新式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觉醒B.清廷的社会治理能力趋于弱化C.维新变法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D.推翻封建统治的时机日渐成熟

7.

近代中国的工业机器主要依赖于进口,据学者统计,1921年纺织机器进口额占全国机器进口额的比重为47.85%,1931年这一比重下降为30.87%。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政局动荡阻碍经济发展B.工业扩展转向更为多元C.纺织工业受到严重冲击D.工业结构体系比较完善

8.

从1979年开始,国家逐步恢复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的议价收购,加价15%—30%。1983年和1984年国家又放宽了议购议销商品的范围,下放一些农产品的价格管理权限。这一政策调整(  )

A.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状况B.实现了农产品的自由流通C.促进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D.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9.

古代雅典政治家德摩斯梯尼直言不讳地说: 现在的演说者是群众想听什么就说什么,怎么能让群众高兴就怎么说,全然不顾城邦的利益得失。 由此可推知古代雅典(  )

A.民主程序存在重大缺陷B.民主政治以演说为基础C.采用了直接民主的方式D.居民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10.

17世纪初,荷兰学者格劳秀斯在其 占有理论 中强调, 发现 绝不等于 先占 ,发现本身并不赋予物以任何法律权利,除非在所说的 发现 之前,它们是真正的不存在任何主权的土地。格劳秀斯 占有理论 的提出(  )

A.激化了荷兰与英国的矛盾B.有效保护了民族国家的主权C.旨在维护荷兰的海上霸权D.顺应了荷兰殖民扩张的需要

11.

长期以来,英国是德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下表为1870年和1913年德国对英国贸易中的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这表明德国(  )

工业品

原料

食品

1870

397

347

256

1913

708

204

88

A.成为新的世界工业中心B.工业化水平逐渐赶超英国C.国家统一引发工业革命D.生产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12.

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对外政策报告中,一方面指责西欧国家 奉行经济上的地区主义 ,使美欧之间 存在着经济冲突的因素 ;另一方面指出,欧共体的发展和扩大 使欧洲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 。这说明欧共体的成立(  )

A.致使国际政治格局变动B.改变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C.促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D.促成欧美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行商是牙行的一种,是古代中国商业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在唐末市制破坏之后,政府当局多利用牙行、牙人代为收税,渐渐地牙行、牙人成为历代王朝收税及维持商业秩序的手段。尤其是明朝,制定许多法律来管理牙行,牙行也承担了课税、平准物价等原本属于政府的商业管理职能。加上中国各地的度量衡不同,需要拥有丰富商业知识的牙人进行正确估价。因此,在国内商业中,牙行、牙人都是必要存在的环节,而在对外贸易中,牙行、牙人史是不可或缺。从汉代开始,牙行、牙人就在言语不通的中外商人之间扮演中介及评定价格等工作。唐代的 互人 互市牙郎 ,乃至宋代中外互市的牙行、牙人,清代的行商等,都是中外贸易中必要存在的环节。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唤清卷(上)》

材料二
为了发展对外贸易,英国成立了许多股份贸易公司。最初这是一些商人自愿共同出资组成的公司,他们装备长途航行的船只以进行海外贸易,后发展成为领有政府的正式特许状,获得特权和专卖权的公司。这时成立的重要公司有:莫斯科公司(1553年)、商人冒险公司(1564年)、西班牙公司(1577年)、东陆公司(1579年,从事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利凡特公司(1581年,从事近东贸易)、东印度公司(1600年)、弗吉尼业公司(1606年)、法国公司(1611年)、百慕大公司(1612年)、马萨诸塞公司(1628年)等。这些公司的贸易范围包括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地中海沿岸各国、美洲殖民地、东方的印度及 香料群岛 印度尼西业。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行商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股份贸易公司的作用。(6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行商与英国股份贸易公司的异同。(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民族独立后,开始全面启动现代化,其现代化模式具有五个特点:

特点

含义

传导型现代化

在外部刺激下进行的现代化

赶超型现代化

充分了解现代化国家的先进与发达,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急于实现现代化

外部环境复杂

发达国家已经确立了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国家主导

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加强

工业化为先导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全面的社会变革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选择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一个或两个特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对全国教育进行过一些改革,主要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代替清朝封建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他提出停止祀孔,废除读经,把清学部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改为资本主义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五项。他解释说: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 所谓富国强兵之主义也 ;公民道德, 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博爱 ;世界观教育, 就是哲学的课程,意在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及欧洲哲学,以打破二千年墨守孔学的旧习 ;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学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用这种资产阶级教育宗旨为指导,他主持了学制改革,课程修订,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等,一定程度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要求。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人物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蔡元培教育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南昌会战(1939年3~5月,中国军队在南昌地区抗击侵华日军的作战),中国军队既未能在防御中守住南昌,也未能在反攻中夺回南昌。但它在军事、政治上的影响,却有积极的一面。南昌会战表明日军虽然占领了武汉三镇,但既未能迫使国民政府屈服,也未能击歼中国军队的主力,更没有摧毁中国广大军民的抗战意志。中国军队不仅继续进行抗战,而且还开始实施战役范围的反攻,这是 七七 事变以来的新发展,同时也证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战略指导上确有改单纯防御为攻势防御的意图。可惜的是,由于最高决定者和某些高级将领,或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或是缺乏优良的战略战术素养,以致在作战指导和作战指挥上产生不少失误,在造成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战役企图。

——摘编自郭汝瑰《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昌会战未能实现战役意图的主观原因。(7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昌会战对中国抗战形势的影响。(8分)

17.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19年的南北和议,吴鼎昌因得到皖系、安福系及徐世昌的支持与认可,被推选为北方代表。作为北方代表团的决策者之一,吴鼎昌多方周旋并争取南北双方妥协,努力推进和议的筹备。在1919年公债、国会等和议具体问题上,吴鼎昌尝试游说北方向南方作出一定妥协,但在遭到皖系反对后,采取强硬态度试图迫使南方让步而未果,最终选择了终止和议的消极方案。南北和议的失败,主要是促进和议的诸多因素没有形成一股占有优势的、推动和议的中心力量,终因均势的多方意见不可调和而破裂。1919年南北和议,不仅仅是对中国旧军阀势力对比发生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也是中国社会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催化剂之一。

——摘编自林绪武、王辛刚《吴鼎昌与1919年南北议和》

(1)根据材料,概述吴鼎昌在1919年为推动南北和议所作的努力。(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9年南北和议失败的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