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6 浏览数:404

一、单选题

1.

在距今4000年前后,陕西神木地区进入繁盛期。在当地的石峁遗址考古中发现了良渚遗址的玉琮、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鹰、玉人头等众多文物。这说明当时(  )

A.阶级分化日趋明显B.各地迈入国家阶段C.玉器成为权力象征D.存在地域文化交流

2.

汉昭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在一次中央会议上盛赞盐铁官营 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 ,而与会的贤良和文学们则指出 昔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 由此可知,当时(  )

A.盐铁官营调整了社会利益B.有为政策失去存在必要C.国家财政面临严重的困难D.统治者的根基开始动摇

3.

宋代文官选任中,由中书门下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 堂阙 ,由吏部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 部阙 。下表是北宋元祐与南宋绍兴初期的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统计,大致如下:

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

年代

知州

通判

堂除阙

部注阙

堂除阙

部注阙

元祐二年八月

104

(113)98

绍兴二年闰四月

89

27

62

23

绍兴五年闰二月

98

27

(48)23

绍兴七年正月

109

61

80

61

(按:括号内的数字,是该次分阙之前部注阙数。)
这表明,宋代(  )

A.文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B.文官行政效率大大提升C.文官选任权力发生异变D.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

4.

根据明代的档案记录,明朝中后期,地处江南,商业高度繁荣的浙江湖州某县,其官方户口登记人口,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减少了二成。当地户口上三十年间并未增加一个男丁,妇女住册人口只有总人口百分之二十。这种现象反映出明朝中后期(  )

A.商业发展导致粮食减产B.赋役变革冲击了社会治理C.工商业繁荣使人口流出D.长期战乱导致人口大锐减

5.

《南京条约》签订后,纺织品进口税率平均由19.9%降至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降至5%以下。1845年后 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松太(江苏松江府与太仓州)布市,消减大半 。1892年由镇江进口洋纱达8.5万担。1895年南通、海门两地,每日可销洋纱20大包,已合1万纱锭的产量。上述材料表明(  )

A.不平等条约签订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B.进口纺织品价廉质优受到消费者喜爱C.中国经济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近代产业与世界市场的深度融合

6.

1927年2月成立的湖北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信用社,由农民协会管理和监督现金的使用,并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货币(见下图)。据此可知,该社(  )

A.体现中共掌握金融自主权的尝试B.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C.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D.巩固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成果

7.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后,农村民众对该法产生了很多误解和谣言,如说婚姻法是 离婚法 妇女法 离婚妇女不正经 等等。三年之后,中央竟不得不以 贯彻婚姻法运动月 的群众运动方式予以应对。可以推知,这部法律的制定(  )

A.彻底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B.不利于保障农村男性权利C.加快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实现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

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家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有这样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其(  )

A.超越了社会意识形态束缚B.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C.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D.化解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冲突

9.

奥林匹克运动会创立于公元前776年,据记载,运动会期间,运动员除了到奥林匹克城参加比赛外,还会利用奥运会公共场合讨论政治问题,解决彼此争端以及洽谈商贸活动。雄辩家、诗人、戏剧家以及民间艺人也聚集在此,展示才华。据此可知,奥林匹亚运动会(  )

A.丰富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B.体现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强烈愿望C.利于增进古希腊城邦间的民族认同D.是古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10.

俾斯麦在1868年5月说: 德意志若还能够在19世纪达成自己的民族目标,那在我眼中将足难能可贵的事情;假如它在十年甚至五年之内即可实现,那就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事件。 这说明此时的德意志(  )

A.邦国矛盾激化B.民族意识高涨C.国际竞争落败D.工业发展迅猛

11.

1932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巴伦》杂志评论道: 我们当然了解,独裁政体完全背离美国政治制度以及诸如此类立国精神,但一个独裁者将帮助我们走过前面路上崎岖的地段。 该评论意在说明美国应(  )

A.发动战争转嫁危机B.加强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C.强化中央政府权力D.抑制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12.

下图是1991—2006年中、法、俄(苏)、英四国与美国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一致率情况。据此可知(  )

A.中美之间分歧不断扩大B.法美两国国家利益一致C.美国霸主地位开始动摇D.国际格局影响外交政策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敦煌文化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就是一个缩影……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 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
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篡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并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 四书 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札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与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交汇融合结晶的原因及价值。(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影响。(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在我国历代,作为一种家庭教育的形式,它是维系和发展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以下是不同时期的家训节选。
结合材料信息,以 家训 为主题,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 5分)(15分)
材料
16世纪末,为应对外部军事威胁、参与海外贸易与对外扩张的竞争,荷兰摆脱西班牙王国统治宣布独立后,由地方各省派出代表组成以国家议会为核心的中央国家机关,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建国前各省财政金融制度,创建了由国家议会主导、各省募集税金的中央财政制度。相比欧洲其他国家,荷兰中央财政制度中纳税人能够通过代议机构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商人团体也能够有效地干预国家议会的决策。1602年,在荷兰中央政府支持下,各省多家私营贸易公司合并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该公司从国家议会获得大量的特许状,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甚至还被授予开战或媾和、夺取外国船只、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正是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荷兰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尽管荷兰共和国时期国民的捐费和关税非常繁重, 比西班牙国王强加得更多 ,但 这是各省互相协商之后的结果,他们宁愿承担这些负担,也勇敢地选择与强大的西班牙王国交战

——摘编自刘守刚、王培豪《荷兰共和国时期的财政金融革命及历史启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中央财政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荷兰中央财政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8分)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朱执信(1885~1920),原名大符,字执信,广东番禺人,民主革命家、理论家。1904年前后,他结识了孙中山及许多留学革命青年,接受了反清的革命思想。1905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被选为评议部议员兼书记,作为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负责阐发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1906年,朱执信写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一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片段,1907年,他在广州任教时,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11年后,参加黄花岗起义和 二次革命 失败后,与廖仲恺前往日本,继续参与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斗争。朱执信生平著述甚多,《民报》《民国杂志》《上海晨报》《星期评论》《闽星杂志》《建设》等杂志均登载了其大量政论文章。

——摘编自何岸《民主革命家朱执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执信的历史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执信的精神品质。(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