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297

一、单选题

1.

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B.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C.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D.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2.

汉武帝时期,政府即令内迁的八郡之民复归匈奴本土, 布还诸县,皆赐以装钱,转输给食 ;明帝时期,政府又规定若 边人遭乱为内郡人妻,在已卯赦前,一切遣还边,恣其所乐 ,积极鼓励内迁之民返迁边疆故土。这些举措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东汉初期(  )

A.边疆危机得以解除B.内迁之民的数量庞大C.中原地区地位优势D.统治疆域的日渐缩小。

3.

宋以前的家训内容主要以修身养性、治国齐家为主;宋代以来,家训中逐渐增添了重文的内容,如家颐的 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 士人家切勤教子弟,勿令诗书味短 等语。这一变化。(  )

A.催生了崇文抑武的政策B.推动了文学家庭的发展C.改变了家训家规的宗旨D.促进了社会规范的变化

4.

下表为明清时期山东地区集市分府统计表。据表可知,明清时期的山东地区。(  )

府别

明代

清初

清中叶

州县

集市数

平均

州县

集市数

平均

州县

集市数

平均

兖州府

6

113

18.8

9

157

17.4

5

121

24.2

曹州府

4

51

12.8

10

285

28.5

5

93

18.6

东昌府

5

35

7.0

6

54

9.0

8

132

16.5

济南府

3

62

20.7

7

125

17.9

13

340

26.2

武定府

2

32

16.0

2

26

13.0

6

102

17.0

泰安府

2

59

29.5

5

79

15.8

7

183

26.1

沂州府

5

112

22.4

5

88

17.6

7

198

28.3

青州府

6

95

15.8

7

129

18.4

6

111

18.5

莱州府

7

127

18.1

5

79

15.8

7

177

25.3

登州府

2

20

10.0

8

104

13.0

10

123

12.3

合计

42

706

16.8

64

1126

17.6

74

1580

21.4

A.经济控制逐渐放松B.经济发展呈均衡趋势C.农本商末观念松弛D.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5.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对英法等国宣战,下令各省督抚召集义民,调兵北上援京共同灭洋。然而当时李鸿章率先电奏朝廷,称此为 乱命 粤不奉诏 。受其影响,多数地方督抚也宣布懿旨难从,并暗中同与朝廷交战的列强接洽互保。这反映出当时(  )

A.汉族官僚地位得到了提升B.清政府中央权威的式微C.地方督抚势力与中央决裂D.地方督抚成列强代理人

6.

下表所示。为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颁布的部分法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

时间

内容

1930

关税自主权成功实现,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制定海关进口新税则,分12级按物品性质,分别征收5%50%的进口税。

1931

公布《盐法》,人民可以自由买卖,任何人不得垄断,废弃了两千多年的食盐专卖制。

1934

下令废除全部厘金制度,规范市场流通。

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更密切B.官僚资本规模化经营受重视C.政府扫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7.

据统计,1940年华北太行山区有村剧团一百多个,剧团作品保存了鲜活的乡土气息,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荷花淀》《白毛女》等,这主要体现了当时中共(  )

A.运用文艺加强进步思想宣传B.扎实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C.重视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D.大力鼓励文学艺术的发展

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地区的青年团就发展了6万多团员。组建1901个团支部,工厂企业中有1158个团组织;新成立的上海总工会根据新的工会组织原则把各种劳动者组织起来,组织了25个产业工会,2555个工会委员会。这些组织的建立(  )

A.推动了基层民主建设B.提高了民众参政积极性C.加强了党的统一领导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9.

罗马帝国初期,奥古斯都授予法学家以解答权,使得法学家的解答对执法官构成制约,而裁判官甚至对君主准可的法学家解答产生了依附。皇帝哈德良组建了有法学家参与的君主顾问委员会,法学家协助元首起草谕令,并为君主过问的个案提供帮助。这表明此时的罗马法学家(  )

A.丰富和发展了罗马法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完善了罗马政治体制D.阻碍了罗马法的发展

10.

14世纪末,德国纽伦堡出现了装有16个计时纽的有的用于冬天长夜计时的闹钟,它使得人们不再根据昼或夜的自然长度来判断时间。16世纪时,英国清教徒不但强调 用好你的时间 ,而且更重视 用好每一分钟 ;英国公共场合悬挂的钟,常以分针最为醒目。由此可知,近代西欧(  )

A.时间观念的更新促进人类的解放B.科技发展助推人们观念的革新C.钟表的发明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D.宗教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11.

19世纪末,英国棉花种植协会在非洲进行了大量的棉种试验。英国棉花种植协会派专家教非洲农民棉花种植技术,并且制定棉花销售等相关法规,给予英国棉花种植协会特殊照顾。这一做法(  )

A.推动了非洲地区的工业化B.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C.满足了资本原始积累需要D.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

12.

1990年4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亚太区战略框架报告》中以 维持均势 、防止任何 地区性霸权 作为未来战略取向;1990年8月,美国总统布什也首次强调 地区威胁 的问题。此后,美国更加注重对地区威胁的应对。美国此举表明(  )

A.苏联的威胁仍然存在B.亚太地区和平稳定C.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D.两极格局土崩瓦解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5~17世纪的英国急剧变化,司法体系在新旧交替中发展。英国大致存在几种不同类型法庭:一是构成在早期司法之主体的普通法(建立在习惯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法庭;二是以 良心 衡平 为原则的衡平法法庭;三是传统封建法庭;四是教会法庭。每种法庭都有不同的司法管辖权以及各自相应的组织结构。普通法庭和衡平法法庭是当时英国政府所倚重的主要司法统治工具。各种法庭司法管辖权的重叠交叉为普通民众解决纠纷、维护利益、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他们在面临诉讼时的选择变得多样化。

——摘编自陈娟《近代转型时期英国基层司法机构探析》

材料二
在清朝前期,州县主要受理笞杖刑以下的民事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徒刑以上较重的刑事案件则归省与中央司法机关管辖。通过对242个真实判例的研究发现,清代现州、县的基层司法官员主要依靠 礼(儒家伦理)、情(案情、常理)”来断案,体现了古代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从判牍来看,州、县官员推崇民间调解,如果能够在民间调解可以解决的案件,他们就不主张再进行诉讼。对于已诉讼的案件,也会在审理中进行调解。基层官员注重在司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教育作用,实现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培养。曾任布政使的于成龙认为,司法官判案时一定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不能完全拘于的法律条文,提到了 实质正义高于形式正义 等问题。这些司法价值追求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因素,反映了统治阶层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

——摘编自王新霞、任海涛《清代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及启示——以清代州县判牍为材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英国基层司法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意义。(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前期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11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中国和清代前期基层司法体系的启示。(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农业的规模经历确实会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但同时管理跨度的扩大也会使管理成本相应提高,从而抵消了经营性农业的优势。这就出现了规模效应和管理成本权衡的问题。规模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市场的发展和扩大,尤其是与大规模工业化需求相联系的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管理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条件和相关经济制度的支持。正像近代中国农业专家陈翰笙所说: 因为地主要出租而不经营出租的田地……地权愈集中,耕地愈分散而缩小,经营面积也很少能扩大。 近代中国的土地集中与规模化农业没有像英国、德国那样同步发展。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层面的技术,还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劳动组织方式,均无大的改变,经营式农业的比重也很有限。

——摘编自龚会莲、刘文瑞《民国时期的农业问题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近代中国农业 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隋代管理军籍的军府称骠骑府,炀帝史改成鹰扬府,州郡地方官与军府无相互统领关系,隋代统领地方州郡兵的都尉,也与地方无关。唐代前期的地方军事力量以府兵为主,唐代州县官员中,刺史被明确规定具有与军事行动相关的职掌。代宗朝规定,州级政府与折冲府共同拥有对隶属于地方户籍的府兵的管辖权,府兵户籍必须同一般民户一起登记,归州县所管。 凡发府兵,皆下符契,州刺史与折冲勘契乃发。 在州级场合,刺史遇到突发军事事件时,可以先自行发兵,但必须呈报中央。此外,府兵的招募工作也有州县级政府担任,这种由地方官和折冲府共同进行的府兵军事管理机制,相互监督,使军权得到有效的发挥。

——摘编自夏炎《唐代刺史的军事职掌与州级军事职能》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州级政府对府兵管理权限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析唐代州级政府对府兵管理权限变化的积极作用。(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诺门坎战役是苏联与日军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诺门坎布尔德至蒙古国的哈勒欣河地区爆发的战役。战役从1939年5月开始到9月结束,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打败了日本关东军。诺门坎战役期间,苏联统帅部在将近700公里路程的蒙古大草原上,日夜不停地穿梭在运输路线上,苏联最先进的作战飞机和最优秀的飞行员也源源不断地飞往远东。朱可夫还利用情报人员收集了包括人员配置、武器装备情况和坦克装甲车、汽车的数量及驻地、骑兵马匹数量在内的战争情报。战役中,苏军坦克兵和步兵、炮兵、航空兵大规模的协同配合,以及地面部队机动灵活的作战,对坦克装甲部队对敌实施迅速而坚决的突击创造了条件,确保了战役的胜利。此次战役后,日军放弃了 南北并进 的战略,开始着手南进。

——摘编自赵立业《信息化战争视角下的诺门坎战役》

(1)根据材料,指出诺门坎战役中苏联取胜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诺门坎战役的影响。(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陈天华(1875—1905年),湖南新化县人。陈天华十五岁开始读书,考入提倡新学的新化学堂后, 慨然欲任天下事 ,此后,赴日本留学,逐步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陈天华呼吁全国人民 效命疆场 ,保卫祖国,感慨当时国家 主权丢矣,利权去矣 ,认为只有反帝才能维护近代中国的独立。他历数封建专制的弊端,依据近代西方民权理论,指出 专制之为祸烈矣 ,惟有民权制度才能立国。陈天华认为各民族都是 同等之国民 ,不应有等级之分, 鄙人以排满也,非如倡复仇论者所云,仍为政治问题也 。他的 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王 的主张,就是认为只有革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命,中国才能获得独立。

——摘编自肖万源《陈天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天华民主革命思想产生的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