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三3月联合测评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346

一、单选题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将甲骨刻辞按内容分为4大类22小类。这主要反映商朝(  )

A.文字体系已经形成B.经济生活较为繁荣C.社会文明走向成熟D.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2.

有学者认为,圆形方孔的秦半两,与贝币、刀币或者其他农具样子的钱币,在形状上大不相同;钱币的形状不再是模仿某个具体的实物,它 拥有了更高级的思想内核 。由此可见,秦半两(  )

A.因经济与文化交流而诞生B.标志中国货币制度的完善C.顺应了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D.有利于地方治理制度的形成

3.

始建于北魏的云冈石窟佛像凿在粗糙的岩石之上,夹杂着希腊元素的自然主义风格,以及从中亚传入的印度审美特征;唐朝的龙门石窟佛像相对较小,细腻紧实的基底则让更线性、庄重的中原风格逐渐占据了上风。上述差异体现了(  )

A.不同区域艺术在交流中嬗变B.地理环境决定佛像艺术风格C.中国早期雕像多为佛教艺术D.中原文明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4.

如图是《荆湖北路熙宁十年(1077年)各税务商税额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B.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C.发展为全国商业贸易中心D.基本形成区域性商贸网络

5.

清朝前期,本山米(扬州西郊盛产)质量优于江米(湖北、四川等地盛产), 扬(州)城大户食米鬻于市,不曰 买米 ,而 挑米 故此,西郊一带居人以田为业,颇多巨富,甚至有 小扬州 之称。上述现象说明当时(  )

A.长江流域已经成为全国粮食供应地B.扬州地区城市与农村经济联系密切C.长途贩运贸易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D.白银成为推动市场繁荣的重要媒介

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地方自治、工业化和军事自强等问题是彼此相关的,为了促成政治的革新,有必要大规模训练技术专家人才,这一建议首先运用于福州船政局下设的 船政学堂 运作中。这主要说明当时(  )

A.新式教育得到迅速发展B.国防建设在借鉴中创新C.洋务实践孕育着新突破D.中体西用得到广泛认可

7.

1928年,叶圣陶先生曾说,1919—1921年各派社会主义 象佳境胜区一样,引起许多青年幽讨的兴趣 ,但很多人不过是流连瞻仰, 并没有凭行动来创造一种新境界的野心 。他意在表达(  )

A.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B.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学派成分复杂C.进步青年必须参加社会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理想需要用实践去创造

8.

1947年10月3日,毛泽东致电华野陈毅、粟裕: 现应确定一个月至两个月内,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各纵应划定地境,每纵几个县……建立政权,实行土改……此种工作看似不甚重要,实则具有伟大战略意义 ”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动员群众推进民主革命的进程B.积极推进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C.实行减租减息以扩大统一战线D.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9.

1956年7月,广州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出口商品展览会,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左右贸易界代表参加,出口成交额达到5380万美元。1956年中国与亚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贸易总额比1955年增长了39.4%。这表明新中国(  )

A.一五 计划取得显著成就B.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C.不断冲破西方经济封锁D.开始践行贸易强国战略

10.

下表为《1978—1988年中国工业化指数(部分)》:

项目

变化状况

乡镇企业数量

150万个到1890万个

农村工业总产值

515亿元到7020亿元

农村工业就业人数

2800万人到9500万人

农民总收入

87亿元到963亿元

村镇企业总资本存量

230亿元到2100亿元

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序展开B.家庭联产承包制调动积极性C.乡镇企业带动城乡整体发展D.农村生产关系变革释放活力

11.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在征服过程中,在被征服地区修复神殿、实行相当宽容的宗教政策,赢得了僧侣的支持;在政府机构中,不仅用波斯人而且也用当地人为官;修建宫殿时也注意吸取亚述人、巴比伦人和埃及人的做法。这说明波斯帝国(  )

A.试图同化被征服地区文明B.采取灵活变通的统治政策C.重视用神权维系王权秩序D.建立起了完善的治理体系

12.

在独立后半个多世纪里,荷兰人继续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受海军力量支持的海外商业扩张,以及建立特许股份公司——领导新生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国家,但这种 领导 从一开始就逐渐削弱荷兰的实力。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殖民扩张导致荷兰国力变化B.垄断贸易阻碍全球经济发展C.荷兰建立起稳定的世界霸权D.十七世纪国际格局发生剧变

13.

塞西尔·詹金斯认定 18世纪的法国是个矛盾体 ,因为一方面凭借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与高雅的文学沙龙,法国成了欧洲羡慕的对象;另一方面,法国有着深层次的结构及财政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与社会及宗教矛盾相结合。上述 矛盾体 的判断主要诠释了(  )

A.法国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B.法国爆发革命的深层原因C.欧洲启蒙运动的发生依据D.欧洲干涉法国革命的理由

14.

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苏维埃政府原打算实行 商品交换 ,即国家以工业品实物交换农民的粮食等农产品,但后来不得不允许农民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买卖,恢复国内自由贸易。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的苏俄(  )

A.新经济政策受到农民抵制B.工业发展的资金相当有限C.实施农业集体化迫在眉睫D.亟需稳定经济和巩固政权

15.

罗斯福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是 世界安全必须建立在通过国际体系行使的美国权力之上 ,为让这一构想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世界上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族有吸引力,必须建立一个不如国际货币体系复杂但也不比军事联盟简单的机构。上述构想的核心意图是(  )

A.依托联合国操控世界秩序B.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C.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D.确立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

16.

有学者认为, 这场 危机 中政府和中央银行都知道如何使用 传统的方式 ——提高或降低利率、税收和政府支出,引导经济回归健康。然而,当问题变成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时,经济学家的工具箱就令人尴尬地空虚了 上述 危机 的出现(  )

A.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否定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诱发了市场与干预动态关系的讨论D.强化了各国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重视

二、材料阅读

17.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

朝代

主体

主要成就或方法

西周

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

战国至西汉

扁鹊

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许多医家搜集、整理、综合而成

《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汉朝

政府

民疾疫者,含空邸第,为置医药

华佗

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辩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东晋

葛洪

《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唐朝

孙思邈

《千金方》全书82卷,临床百科全书。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众生之苦

政府组织苏敬等人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北宋

出现医学教学模型针灸铜人。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

清朝

叶天士

《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材料二
当前,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稳健,中医药服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和组织与我国有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在 一带一路 参与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国际合作项目数量日益增加。也要认识到,在促进中医药发展过程中,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并做好传承创新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人民日报》(2020年5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特点。(8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医药的历史价值。(6分)

18.

【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农村经济之衰落,中国共产党主张先 用革命手段推翻旧政权 ,再开展乡村建设。党的领导人和党员骨干深入农村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颁布《关于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推进苏区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更趋理性和成熟。战争条件下的乡村建设,不仅保障了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给养,取得了抗击侵略和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为新中国党在农村基本制度的创立和农业农村全面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建设,至1978年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建设和水利基础建设投资达到760多亿元,打机井230万眼,灌溉面积达7亿亩。以农田水利为重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效果。1983年,中央指导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沿 实行政社分设 的方向推进。到1985年春, 全国5.6万个人民公社、镇,改建为9.2万多个乡(镇)人民政府,取消了原有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建立了82万多个村民委员会 。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基层治理的 乡政村治 格局正式形成。自党的十六大开始,面对 三农 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党和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成为解决 三农 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景新《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脉络和阶段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进行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乡村建设的意义。(6分)

19.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一方面,英国政体决定了政客高谈福利才可能受欢迎,谈增税无疑是政治自杀,另一方面,英国政府事实上拿不出足够的钱来增加福利。于是,增加福利变成了一个 剪羊毛 的游戏:政府投入,使财政赤字增加,再增加货币投放来化解赤字。人们确实拿到了政府的补贴,可同时又要应对物价上涨的损失。二十世纪中后期,由高福利带来的 英国病 日益严重。1971—1979年,英国政府财政赤字总额达到支出总额的10.3%,达到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5%,通货膨胀最高时曾经达到25%,国债规模也急剧扩大。……英国的社会福利与保障由国家健康与社会保障部负责,该部是政府部门中最大的机关,直接或间接受雇于该部的职工有100万人以上。

——摘编自罗志如《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等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认为在建立国家最低保障的同时,应鼓励个人追求本人和家庭更高的社会水平,应给个人留有余地。1979年,将公共开支的削减作为抑制货币供应大量增长的关键;1980年,提出 中期财政战略 ,明确规定此后几年货币供应量增长指标;1986年,取消对证券交易所的管制;自1979年后连续多届政府通过劳资关系立法、压制工人罢工等手段改变英国劳资关系格局。这样在二十世纪80年代,市场机制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经济有所发展。但2009年4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家拉赫曼著文称,30年的实验证明,撒切尔主义彻底失败了。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十世纪中后期 英国病 的典型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撒切尔夫人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大一统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元素,历经各个历史时期,已经深深地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中。围绕 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提取下图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组合的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摘编自卜宪群《谈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