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24+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8 浏览数:179

一、单选题

1.

下表所示是1929年、1931年美国部分经济指标的统计情况(单位:美元)。由此可见,此时期美国(  )

国民生产总值

农业收入

国民收入

人均国民收入

1929

1031亿

130亿

878亿

681

1931

876亿

77亿

586亿

524

A.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罗斯福新政效果有限C.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D.经济大危机不断加深

2.

二战后,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虽然大部分国家取得了不小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有部分国家至今仍十分贫困。这一现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未能真正实现独立B.自身经济结构畸形C.社会制度腐朽落后D.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3.

下图所示为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是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该村落居民的居住形式是(  )

A.半穴居B.巢居C.地面筑屋D.穴居

4.

美提拉城是古埃及的名城,其主导产业是制鞋业。城内众多的工匠专为王后供应鞋子,没有处置产品的权力。由此可知,该城(  )

A.依赖于手工业的市场化B.经济上依附于宫廷C.是古埃及的手工业中心D.城市管理较为宽松

5.

《宋史·地理志》收录了近50个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其中位于运河沿线的有15个,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处于运河网络中心的汴京,人口更达百万之巨, 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 。这说明当时(  )

A.运河促进城市发展B.商业市镇分布均衡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大宗长途贸易繁荣

6.

1889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他参考近代西方的城市模式规划了武汉城。在他任职时期,武汉不仅修建了汉口火车站,还开始建设城市公用事业,如水电(自来水、电灯)、电话、公用交通等。由此可见,张之洞(  )

A.将武汉作为洋务运动的中心B.推动了武汉城市化进程C.抵制西方在武汉的经济侵略D.重视武汉重工业的发展

7.

1801~1851年,英国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并逐渐超过农村人口。英国的社会改革家查德威克在提交的《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报告书》中指出: 在我国的某些城镇里竟如此缺乏市政管理,以致清洁卫生方面之糟,几乎和一个野营的游牧民族或一支无纪律的军队不相上下。 他意在说明,英国(  )

A.城市化降低了人们生活水平B.清洁卫生是城市治理的重心C.城市管理应匹配城市化进程D.军队政治纪律意识非常淡薄

8.

下表所示为1876~1937年中国铁路发展情况。由此可见,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

时间

概况

18761894

筑路里程为473.1公里,其中官办占69.3%

18951911

筑路里程约9200公里,其中通过借外资或由列强直接修建占83.5%

19121937   

筑路里程约11000公里,其中列强直接或间接控制经营占86.7%

A.与民主革命进程密切相关B.反映了列强在华的激烈争夺C.推动了民族工业快速发展D.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9.

1939年,美国大约有40家飞机制造商,可生产5865架飞机。到1942年,美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用飞机制造国,在此期间,美国共生产了9.8万架轰炸机,近10万架战斗机等。此外,美国还生产了不少用于侦察、运输、通信和特种用途的飞机。这说明(  )

A.美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B.美国航空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C.美国忽视民航业的发展D.战争推动了美国航空制造业发展

10.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书中所用的按自然属性对药物分类的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方法。该书还流传国外,被译成多国文字。由此可见,《本草纲目》(  )

A.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B.系统总结了古代中医学临床理论C.对近代中国的医药学具有重大意义D.虽为药学专著但涉及的范围广泛

11.

1805年,英国人琴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术随东印度公司的外科医生皮尔逊传入中国。他的中国助手邱熺于1817年著成《引痘略》一书,用中医的医理解释牛痘术,使之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此事例可用来说明(  )

A.中医与西医相互借鉴B.近代中国医学业发展较快C.中西医具有相通之处D.西医在近代中国广受推崇

12.

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可概括为 2+6”体系,即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基本医保制度横向覆盖为基础;以大额医疗费救助金、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医保扶贫六大医保制度政策纵向延伸为补充。这表明当今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

A.城乡统筹,保障极度B.覆盖全民,层次多元C.市场支撑,权责清晰D.免费服务,兼顾公平

13.

东汉末年,人们将佛教中的 视为一种大神,将其置于道教之中,并将佛教 情虚无为 的教理与道教学说相比附。这种认识(  )

A.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B.体现了道教是社会主流思想C.推动了魏晋玄学兴起D.受到了三教并行政策的影响

14.

宋代文人对于 宗族、责任、百姓、天下 等命题的探讨进一步深化。这些命题围绕 社会该如何治理,人心该如何安放才至妥帖 展开。这体现出宋文化的精神内涵是(  )

A.兼爱非攻B.厚德载物C.天人合一D.家国相依

15.

明末,由于书院参与政治斗争,学校在社会上、在政治与道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力量,黄宗羲将改革政治的全部希望寄托于学校,指出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黄宗羲的这一思想(  )

A.体现出反封建的色彩B.强调了学校的政治功用C.凸显自我表现的个性D.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特点

16.

18世纪末,法国在华天主教传教士马若索回国时为法国皇家文库收集了几千卷中国图书;天主教传教士杜赫德的包罗万象的巨著《中华帝国全志》也很受启蒙学者的欢迎。这说明当时中华文化西传的重要原因是法国(  )

A.大革命的推动B.宗教改革的需要C.理性主义发展D.民族国家的形成

17.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四次翻译高潮。其中,第三次翻译高潮是鸦片战争至 五四 时期对西学的翻译。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思想、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等被翻译输入。这次翻译高潮(  )

A.根源于近代政治制度变革B.促进了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C.以 中体西用 为指导思想D.体现了全盘西化的历史潮流

18.

13世纪时,越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喃字,它是将两个汉字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新字。越南民间口语文学广泛使用喃字,但文人、贵族大多都轻视喃字。由此可见,当时越南(  )

A.文化呈现分层特点B.民族文化发展迅速C.民间抵制中华文化D.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19.

《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 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它有两个著名原则,即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让买方小心提防 。这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  )

A.延续罗马自然法的精神B.具有广泛的适用性C.蕴含正义和公平的理念D.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20.

在古埃及,哈皮神被人们尊为尼罗河神,他的基本职能是掌管尼罗河。每年尼罗河泛滥时,上自法老,下至埃及的普通民众都会对哈皮神进行崇拜和祭祀,祈求有一个好的丰收。这反映出古埃及(  )
 
A.法老借助宗教神化王权                                   B.农业的产生依赖大河流域
 C.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基础                                   D.人们对自然力的敬畏之情

21.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一改古希腊神话把握世界的传统方法,开始用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方式把握世界,他们开始讨论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的问题,并试图用 水本原说 无定本原说 气本原说 数本原说 火本原说 等来解释整个世界。这种研究方式(  )

A.科学解释了世界的本原问题B.推动了哲学研究的转向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摆脱了宗教思想的桎梏

22.

下图是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中的插图,该史诗被誉为 文学中的奇葩 史学中的瑰宝 。该史诗能够让我们了解(  )

A.印欧人的迁徙史B.阿拉伯人的扩张史C.古印度的动荡D.斯拉夫民族的历史

23.

古印度时期,进行城市建设需要用大量数字来计算,而石子计数和结绳计数这两种方式因效率过于低下而不适用。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婆罗门发明计数符号并逐渐被广泛使用。这可用于说明(  )

A.古印度艺术与宗教有关B.古印度文明世界领先C.社会需求助推科学发展D.种姓制度具有优越性

24.

从迄今为止的发掘来看,阿兹特克雕刻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帝国用于祭祀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雕刻,它们借助巨大的规模、繁缛的象征图案、骚动的生命力和狂热的宗教感情产生一种深沉的、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缘于(  )

A.政教合一的体制环境B.高度发达的生产力C.对外扩张的好战心理D.高超的艺术审美能力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汉代时,除长安有通往各地的大道外,蜀地也有栈道,千里无所不通。自长安经河西走廊而至敦煌,有为行人提供食、宿、购、娱服务的商店、酒馆、驿站。太守的官署、大将军率领的军队、巍然雄峙的堡垒,可确保商旅安全。西北的道路,过敦煌则道分南北,一条出玉门关越葱岭,过大苑至康居、奄蔡等国;另一条出阳关过莎车,逾葱岭,出大月氏,西通犁(罗马帝国)、身毒(印度)。

——摘编自陆文熙、陆铭宇《古代中国政府的交通建设与管理》

材料二
众所周知,轮船在海上航行风险极大,稍有差错便可能船毁人亡。而保险业更是新生事物,中国闻所未闻。因中国没有本国保险公司,只能依靠外国公司进行投保,外国洋行便借此对中国百般敲诈,条件极为苛刻,保费奇贵。唐廷枢入主上海轮船招商局后,本着独立自主的态度,自筹资金,自办保险,他还向李鸿章建议设保险局: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别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赞以倾奇,则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于是1875年招商局设立了济和保险公司,1876年又设立了仁和保险公司。

——摘编自于丁坤《论唐廷枢与晚清航运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交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征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招商局创办保险公司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创办的意义。(6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以 天朝上国,无所不有 的专制主义态度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视汉语之外的外国语言文字为 夷语 ,认为学习 夷语 非王之道 ,显示出很强的鄙夷色彩及排外心理。鸦片战争以后,惨遭战争之痛的中国面临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19世纪60年代,在与西方列强的频繁交涉中,清政府苦于 语言不通,文字难辨 ,不得不痛下决心仿照清初俄罗斯文馆教习之例开设外语学校。

——摘编自宁建花等《从西语西学——京师同文馆课程改革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近代以来传统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深刻裂变,是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开始的。在《青年杂志》发刊词的《敬告青年》中,陈独秀高调宣布了新文化的六大纲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六大纲领无一不是以近代西方为坐标的;无一不是将近代西方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泛滥、工业文明的确立而产生的部分观念与制度,视为中国必须原封不动复制的目标模式的。

——摘编自姜义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百年裂变与重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开设外语学校的思想文化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 中华文化共同体 裂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华文化的主要潮流。(2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一些哈里发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从而促进了翻译运动的蓬勃兴起与发展。第七任哈里发麦蒙在执政期间,耗资20万第纳尔,将 智慧宫 扩建成一所集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为一体的多功能机构。智慧宫里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翻译家、抄写人员等,他们分别从事翻译、注释、校勘以及著述等多项工作。在麦蒙的鼓励和鞭策下,轰轰烈烈的翻译运动达到鼎盛。在历时约200年的翻译运动中,阿拉伯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以及波斯、印度的一些文学、史学、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有效地保存了人类的古代文化遗产。

——摘编自李荣建《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
阿拉伯文化对中世纪西欧的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伊斯兰教徒对希腊古典文化、古代犹太文化和古代其他文化的解释以及自己文化建构的成果,在10世纪前后通过两大渠道传入了西欧,给西欧的中世纪带来了关注科学、人自身以及世界的文化因子和重新阐释宗教教义的理性意识。所以14世纪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运动,也有着阿拉伯人的贡献。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假如没有阿拉伯人创造的以自然为对象的科学研究所得出来的不同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哲学思想,也就没有对基督教进行重新解释的庞大的体系的形成。正是在此基础上,欧洲在13世纪诞生了中世纪最高的精神成果——经院哲学体系。

——摘编自刘建军《阿拉伯文化对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翻译运动兴起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文化西传对欧洲文化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1949—1977年中国城市人口变动与城市化水平统计情况

年份

总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城市化率

(%)

年份

总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城市化率

(%)

1949

54167

5765

10.64

1964

72538

12950

17.85

1950

55196

6169

11.18

1965

74542

13046

17.50

1951

56300

6632

11.78

1966

76368

13313

17.43

1952

57482

7163

12.46

1967

78534

13548

17.25

1953

58796

7826

13.31

1968

80671

13838

17.15

1954

60266

8249

13.69

1969

92992

14117

15.18

1955

61465

8285

13.48

1970

85229

14424

16.92

1956

62828

9185

14.62

1971

87177

14711

16.87

1957

64653

9949

15.39

1972

89211

14935

16.74

1958

65994

10721

16.25

1973

90859

15346

16.89

1959

67207

12371

18.41

1974

92420

15595

16.87

1960

65859

13073

19.85

1975

93717

16030

17.10

1961

67295

12707

18.88

1976

94974

16341

17.21

1962

69172

11659

16.86

1977

96259

16669

17.32

1963

70499

11646

16.52

请任选两个时间段,指出该时间段城市人口和城市化的变动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要求:选明时间段,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