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福建省龙岩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16+4)【纲要+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326

一、单选题

1.

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将同盟的目的由 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改为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 这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B.工人运动开始有了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斗争目标更加具体明确

2.

19 世纪末,意大利在一次殖民侵略中遭到惨败。德国政治家俾斯麦对此评价:“ 他们带着满嘴蛀牙又极大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 。意大利惨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埃塞俄比亚民族政党组织的广泛动员B.意大利综合国力的弱小C.埃塞俄比亚全国各阶层人民英勇抵抗D.英法放弃对意大利支持

3.

1815 年后的60年里,欧洲国家间没有发生重要的殖民地争夺,当时很多社会集团对海外殖民地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1870 年或1880年左右,殖民地问题再次凸显出来,到1900年, 先进国家 瓜分了大半个世界,把这些地区变成了殖民地、保护国或势力范围。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殖民国家的军事实力得到加强B.列强开始重视争夺海外商品市场C.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4.

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要想世界永久和平,必须有一个新秩序,不应再用老一套的外交方式来解决战争问题,战胜国不应要求割地赔款,应该废除秘密外交,应该通过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来创立新秩序。威尔逊的提议(  )

A.有利于集体安全机制的建立B.维持了持久的国际和平C.使美国攫取了世界政治霸权D.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5.

图1的海报描绘的是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活动被列宁称为 伟大的创举 。该创举体现了(  )

A.工业化生产蓬勃开展B.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C.工农对国家的认同加强D.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

6.

有学者认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的胜利,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 帝国主义时代 ,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 这一观点(  )

A.强调交战各国战后的社会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C.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D.表明二战冲击了旧有的国际秩序

7.

下面部分章节目录出自于《剑桥冷战史》。据此可知,该书(  )

A.将冷战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中考察B.忽视了美苏在冷战中的主导作用C.认为冷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D.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更加接近事实

8.

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以稳定各国货币,各会员国根据自身经济实力缴纳相应份额,认缴份额的多少与基金管理的投票权直接相关。由此可见,怀特计划(  )

A.为马歇尔计划奠定了基础B.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C.符合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D.加速了经济区域化的进程

9.

1990 年两德统—之后,大量外来移民涌入德国,在尊重和保护少数族裔的语言、文化和宗教的同时,德国政府要求所有外来移民必须学习和了解德语,接受德国社会的人权、民主、法制及爱国主义等主流价值观。这反映出德国政府(  )

A.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心存顾忌B.依然固守着冷战思维意识C.努力扩大本国的国际影响力D.重视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10.

据统计,在湖南武陵山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地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B.政令上传下达逐步规范C.文书行政对基层治理的重要性D.行政效率提高充分显现

11.

清前期逐渐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模式。乾隆十三年,清政府正式以密折取代奏本,规定密折无需经过内阁,直接送达御前批阅。清朝上奏制度的变化(  )

A.标志着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符合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C.规范了中央机构的运行机制D.提高了朝廷政务处理效率

12.

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民主制的辉煌时期,又目睹了其衰败的景象。他曾评论说: 公民大会是一个由擀毡工人、补鞋匠、铜匠、农民、批发商和在市场上斤斤计较贱买贵卖的二道贩子组成的。 这从本质上说明(  )

A.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B.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政治C.雅典公民没有自由权D.雅典民主制陷入了困境

13.

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属于政治党团者312个。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这(  )

A.标志着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B.有效保证了责任内阁制的实施C.推动了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D.揭示了民国初年政治乱象丛生

14.

近现代西方国家将宪法宣誓作为—项基本制度沿袭下来。例如,美国总统就职之前,应宣暫或誓愿如下: 我郑重宣誓 (或誓言),我必忠诚地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并尽我最大的能力,维持、保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这一制度目的在于(  )

A.完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B.保障宪法的权威与威严C.蕴含着三权分立的理念D.增进总统选举的合法性

15.

近代美国在借鉴英国的基础上发展了文官制度。英国的竞争考试比较注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测试,而美国竞争考试还将考试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求联系在—起。由此可见,美国文官制度有利于(  )

A.维护文官系统的稳定性B.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扩大政府管理的民主性D.强化官员选拔的实用性

16.

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看来,灵魂只受上帝统治。如果世俗的权力要擅自为灵魂制定法律,就是在侵犯上帝的统治,结果只能是将灵魂引入歧途。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

A.强化了天主教会的统治B.有限制王权扩张的倾向C.促进了法制观念的发展D.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复兴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儒家 关中学派 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氏乡约》。《乡约》勾画出一幅以社会教化为纲的基层社会治理蓝图。乡约规定: 德业相劝; 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家朱熹对其改进,乡约在农村治理和教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摘编自包智俊《蓝田吕氏乡约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治理影响研究》

材料三
明朝正德十三年,南赣巡抚王阳明在江西地区颁行《南赣乡约》,将明太祖的 圣谕六言 与《吕氏乡约》的四规条结合在一起,开启了乡约以圣谕为原则的先河。隆庆元年,朝廷申令 郡邑各立乡约,率众讲演孝顺父母六谕 。万历十五年,明神宗令各地督学和地方官宣讲 圣谕六言 ,推行乡约。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在全国推行乡约,形成了通过乡约治理基层社会的统治特色。

——摘编自董建辉著《明清乡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

(1)简要分析材料一、二对研究古代乡约的史料价值。(4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与《吕氏乡约》相比,明朝乡约制度发生的新变化。(3分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据【英】H·G·韦尔斯《世界史纲》
根据材料,概括欧洲列强在印度殖民活动的演进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列强在印度殖民活动的影响。(8分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英国棉纺织业迫切需要革新技术。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 珍妮机 ,工业革命开始。此后,技术的发明和运用首先深入到纺织工业,蒸汽机的使用是作为纺织工业的动力而出现的。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采煤工业的机械化和冶金技术的发展,并推动着交通运输技术的改进。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无论是被认为揭开使用机器序幕的 飞梭 ,还是提高功效四十倍的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都是在英国首先出现的。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机器生产在纺织工业中取得主导地位。

——摘编自顾学杰《试论两种工业起飞:英国工业革命与当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比较》

材料二
为改变殖民统治形成的单一转口贸易经济而没有重要工业的畸形经济结构,1961年,新加坡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交通运输、冶金能源、电力电讯等,并大力发展替代进口、劳动密集型轻工业。1966 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 反经济衰退计划 ,将替代进口工业转变为出口外向型工业,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外资。1971 年起,针对建设资金充裕而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新加坡政府将发展方向转向技术密集型工业。1979 年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积极引进高技术工业,新加坡的工业正朝更高层次发展。

——摘编自陈英吴、叶伯华《当代世界史简编》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英国和新加坡工业化的特点。 (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和新加坡工业化道路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背景。(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和新加坡工业化发展的历史经验。(5 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

材料
所谓古代中国的 现代化 ,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 理性设计 ,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基层治理等等……若从宗周时代的 礼仪政治 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等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 现代化 趋势。

——摘编自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某一朝代为例,谈谈对中国古代政治 现代化 的理解。(13分)(要求:史实准确,表达清晰,叙述完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