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儒家
“关中学派
”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氏乡约》。《乡约》勾画出一幅以社会教化为纲的基层社会治理蓝图。乡约规定:
“德业相劝; 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家朱熹对其改进,乡约在农村治理和教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摘编自包智俊《蓝田吕氏乡约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治理影响研究》
材料三
明朝正德十三年,南赣巡抚王阳明在江西地区颁行《南赣乡约》,将明太祖的
“圣谕六言
”与《吕氏乡约》的四规条结合在一起,开启了乡约以圣谕为原则的先河。隆庆元年,朝廷申令
“郡邑各立乡约,率众讲演孝顺父母六谕
”。万历十五年,明神宗令各地督学和地方官宣讲
“圣谕六言
”,推行乡约。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在全国推行乡约,形成了通过乡约治理基层社会的统治特色。
——摘编自董建辉著《明清乡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 (1)简要分析材料一、二对研究古代乡约的史料价值。(4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与《吕氏乡约》相比,明朝乡约制度发生的新变化。(3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