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在世界史上往往被称为古典时代。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同时,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加且复杂化,灾害与苦难与日俱增,这迫使人类中的智者开始思考宇宙问题、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和人类本身的命运问题。差不多同时,在中国、印度和希腊都出现了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他们对上述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由此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摘编自【美】皮特·N.斯特思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曾两次访问中国的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1883一1957)说: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
”苏格拉底以
“善
”为基本价值取向,认为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
”。他提出
“德行就是知识,知识就是美德
”,这里的
“知识
”和
“德行
”相当于儒学思想里的
“知
”和
“行
”。他希望人们务力学习知识,为德为善;主张善是人的本性,是整个世界的终极准则。
——摘编自吴晨璐《从“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看中西方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典时代主要文明区出现伟大思想家的共同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人类理性的面孔
”在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中的体现。(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