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33年7月,《申报月刊》出版创刊周年纪念特大号,刊载
“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
”,编者指出,
“国民经济程度,低落到大部分人罹于半饥饿的惨状,对外防卫的实力,微弱到失地四省、莫展一筹的地步;而大家对此宿题,却都好像淡焉若忘,不加深究
”。
“特辑
”明确规定讨论的重点问题:(一)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保障是什么?要促进中国现代化,需要哪些先决条件?(二)中国现代化当采取哪种方式,个人主义的或社会主义的?外国资本所促成的现代化,或国民资本所自发的现代化?实现步骤怎样?
在讨论文章中,杨幸之等人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也有人主张采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现代化,张素民提出发展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对私人企业进行节制。
“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
”引发了社会对现代化的持续关注。《东方杂志》《独立评论》等刊物也刊发了相关文章,其中不乏对苏联社会主义和
“一五计划
”的介绍。
——摘编自耿凡《八十九年前有关“中国现代化”的一次讨论》
材料二
1954年,我们党首次提出了以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作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明确下来。1979年,邓小平首次把四个现代化表述为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此后,我们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牛先锋《从四个维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讨论的国际背景并简要评价。(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了
“中国现代化
”大讨论提出的先决条件和方式问题,并进一步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现代化探索的特点。(1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