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5 浏览数:413

一、单选题

1.

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 大都无城 的思考。这表明(  )

A.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B.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C.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D.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

2.

秦汉时期,地方政府吸收了本地社会内部成员,授予他们一定的官方身份来承担日常行政事务,不享有正式官吏应有的薪俸和升迁途径,这就是里吏。秦代里吏有典、老二职,律文称 以其里公卒、土五(伍)年长而毋(无)害者为典、老 。据此可知(  )

A.基层官员的产生具有早期民主色彩B.选官加强了各阶层的流动C.国家注重民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D.里吏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

3.

宋太祖时规定,典卖人典卖田上时,必须向官府纳税,在契约上加盖红色官印,形成 红契 ,并办理相关法律程序即可。这表明宋代(  )

A.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B.政府放松土地买卖的限制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赋税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

4.

清代前期,一些学者回归汉学 ,从文字、文献的研究入手,对中国历史文化原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证性研究,并在这种研究中发展了实证考据的科学方法和学术精神,这种研究体现了(  )

A.对偏重思辨和直觉体悟学术传统的一次超越B.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逐渐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C.清政府提倡对传统学术的考证研究D.宽松的文化环境促进学术研究进步

5.

1894年6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主张:国家不应片面追求坚船利炮,而要大力发展经济,培养经济人才。11月制定的《兴中会章程》中则写道: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庸奴误国,荼毒苍生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体西用无法挽救危局B.战争失败加快革命进程C.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分化D.孙中山对国情认识加深

6.

1920年北方五省大旱,北洋政府与各国公使商量,由总税务司通饬海常各关征收附带赈捐,捐率为各国所纳税银十分之一,开征筹赈附加税(包括海关、常税厘金、交通三类附捐)作为赈济灾民之用。这一举措(  )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有利于政府争取税权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改善了灾民生活状况

7.

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从而发起一场新年画运动。 其中图5是1950年邓澍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

图5 《保卫和平》(又名《和平签名》)

A.表明作者拥护农村土地改革B.描绘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场景C.发挥了传统文化的现实功能D.体现了民间的文化底蕴和伦理道德

8.

有学者认为:希腊半岛地表荒凉而贫瘠,所以古希腊人选择殖民地会优先考虑殖民地的农业条件;阿里斯托芬创作的喜剧中,绝大多数都是站在农业地主的立场创作的,个别篇幅其至表达了对工商业富人的鄙夷。最能体现该学者的观点是(  )

A.资源分配不均引发内部矛盾B.古希腊殖民过程服务于农业C.文学艺术是经济发展的体现D.古希腊文明有重农主义情结

9.

意大利的安布罗焦,洛伦采蒂绘于1338年至1340年的壁画《好政府与坏政府的讽喻》,传达出了反君主制思想,对公平、公正、其和与善治的强烈渴盼。人们看到,尽管受到教廷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牵制,这些城市共和国依旧不懈地追求着自由的理念。这反映了当时(  )

A.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权威B.市民阶层对新秩序的追求C.产生新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形态D.意大利地区出现文化繁荣

10.

表1是出版于1693年洛克《教育漫话》一书的目录节选
对比中世纪基督教会的教育理念,洛克的教育目标是(  )

A.弘扬启蒙思想的理性主义B.培养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人才C.帮助英国的上流社会家庭D.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顺利开展

11.

18世纪,英国出现的会员图书馆开启了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先声。公共图书馆向所有居民开放,经费来源于地方行政机构的税收。1850年议会通过《公共图书馆法》后,公共图书馆迅速发展,到1900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60所。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民众消费结构趋向多元化B.城市化带动社区功能的完善C.国家教育体系走向制度化D.产业革命推动社会教育发展

12.

苏联计算机的发展被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在50年代初就研制成功大型计算机BECM,世界领先。60年代后计算机普及率低,与西方差距拉大。70年代政府指导方针是仿制美国计算机,外国软件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出现混乱。苏联计算机发展逐渐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工业薄弱B.高新技术引进不足C.管理体制弊端D.美苏冷战形势影响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89年1月乔治。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展开了积极活跃的外交政策。同年12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武装入侵巴拿马。1990年在伊拉克公然入侵科威特后,推动联合国通过了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并筹建了一支由数十个国家组成的反伊联军。在4年执政期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0.7%,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增长率最低的时期。1992年克林顿上台,早在竞选时期,他就提出了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构筑新军事力量,确保美国利益与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做出有效的反应并取胜;推进世界民主化;巩固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执政期间,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理念;民主不分国界,安全不可分割。

——摘编自金重远等《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已同110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小平提出不以意识形态差别考虑国家关系的新思路,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是国家关系应遵守的原则。邓小平要求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一样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具体到对外关系上,明确提出经济开放的同时,文化也要对外开放。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 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 。90年代初,江泽民提出 求同求和 全面参与 的外交思想。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成功是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事务,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重大举措。江泽民还将国际新秩序理论的内容从政治与经济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四个方面。

——摘编自杨悦《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外交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外交措施及其意义。(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从表中任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汉字创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汉字创新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9世纪年60代至90年代中期,清朝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了培养实用的实业人才,先后创立了20余所洋务学堂。各类学堂的招生考试,完全由学堂主办者自行举办。由于当时还没有配套的中等教育支持,最初洋务学堂的生源十分缺乏,学校主要从八旗子弟中挑选生员,或是从科甲正途出身的举人及恩、拔、岁、副、优质中选拔。民国时期,高校仍享有极大的招生自主权,各高校往往站在自己利益的基础上,没有也不可能考虑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主要表现为高校地理布局极不平衡,很多学校文科的招生规模居高不下。
材料二
1950年,教育部发布的新中国第一个高等学校招生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招生可由各大行政区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学校联合招生或委托招生。如统一招生有困难,允许部分高校有行招生或单独招生。1952 年6月,教育部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其余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985 年,中央在招生方面指出,要 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 的办法,将招生计划分为国家计划招生(后改为国家任务)、用人单位委托培养招生和自费培养招生三种办法。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近代学校自主招生。(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高校招生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9 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