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时,北京有很多皇家园林,由内务府的特别机构管理和维持。紫禁城内有御花园,皇城内有北海、中海和南海三大湖泊,城郊有颐和园。此外,北京城还有众多皇室祭坛和庙宇,如社稷坛、太庙、天坛、先农坛等。达官显贵往往拥有华丽的花园,老百姓只能偶尔逛逛民间庙会和城郊的西山,街道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娱乐场所。1914年,民国政府建立京都市政公所,负责改造城市面貌,改善人民生活。同年,社稷坛被改造为中央公园,向公众开放,这是北京第一个近代公园,其建设经费主要依靠北京工商界和社会名流的捐赠。后来北海、颐和园等纷纷向公众开放,近代公园逐渐发展成为集娱乐、商业、文化和政治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美】史明正《从御花园到公园——20世纪初北京城市空间的变迁》
材料二
清末民初,归国学人引入西方
“都市森林化
”城市规划理论。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第一次下发筹建森林公园的政令,要求各省、市利用森林公园开发城市风景、增益民众健康,南京、北平等先后响应。1934年,经实业部再次敦促后,汉口、开封等着手试行:两年后,实业部又提醒其余省市筹设。然而不久后该政令几近中止,森林公园建设不了了之。
许多
“在建
”的森林公园并未完成;建成的森林公园,因城市交通和经济条件所限,主要吸引热衷西式生活凤尚的都市青年或中上层社会群体,普通市民对森林公园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左承颖《“森林”进入城市:民国时期森林公园筹设研究》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
年份
|
1989 |
1990 |
1992 |
2001 |
2007 |
2012 |
2016 |
2018 |
理念
|
国家卫生城市
|
山水
城市
|
园林
城市
|
宜居
城市
|
生态园林城市
|
海绵城市
|
国家森利城市
|
公园
城市
|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新时代公园城市理念的历史逻辑与发展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北京近代公园与传统皇家园林庙宇的差异。(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森林公园建设的主要因素。(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中所蕴含的思想。(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