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重庆八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8 浏览数:259

一、单选题

1.

图1为重庆市巫山县大溪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彩陶筒形瓶,属细泥红陶,上绘黑彩,瓶身上下两端绘绦索纹,中间绘交错的变形回纹,象征水波连绵,瓶表面打磨光滑。它体现了(  )

图1

A.良渚文化溯江而上影响深远B.当地社会组织复杂C.生产生活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2.

秦律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如殴打祖父母、曾祖父母者,处以 黥为城旦春 的刑罚,对被控以不孝罪者,最重可给予、 弃市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问答》记载: 老人如果将不孝子告到官府,官府可以不经过法律复核程序,立即逮捕不孝子,以免其逃跑。 这表明秦代(  )

A.开始尝试采用外法内儒的统治策略B.不孝律重于刑罚而轻于教化C.遵守孝道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D.以法治孝有效维护社会秩序

3.

唐玄宗开元年间,把原属宫内皇帝秘书身份的翰林待诏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即 内命 的起草。至此,翰林学士正式参与朝政决策;翰林学士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独立的决策机构。据此可知,当时的翰林学士(  )

A.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便于君主把控朝政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4.

北宋山东郓城儒医钱乙,三岁丧母,寄居于姑母家。他跟随姑父吕氏习医,并赡养姑父直至终老, 以孝子礼 安葬吕氏。他早年在民间行図,以擅长儿科闻名;后出仕朝廷,官至太医丞。在数十年的行医实践中,他精心总结小儿病诊治的规律,撰写了《小儿药证直诀》,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儿科病历,被誉为 幼科鼻祖 。由材料可知,钱乙践行了如下哪些儒家思想(  )
①仁孝观念 ②忠君思想
格物致知 理念 ④ 绝假存真 理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下表是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开凿的运河一览表,表格材料有助于说明元朝(  )

至元十六年(1279

派五千名军人并征调大批民工,开凿大都至通州的运河

至元十七年(1280

调侍卫军三千人,再次开发通州运粮河

至元二十年(1283

开凿直沽新河

至元二十一年(1284

 疏浚神山河、滦河和扬州的运河

至元二十六年(1289

 开会通河,从山东须城安山到临清,与运河相接

A.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B.民族矛盾尖锐C.造船航海技术日益进步D.驿站交通发达

6.

明代杭州人高瀛在《燕闲清赏笺》中记载: 番椒丛生,白花,果俨然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这是中国最早有关辣椒的文献。贵州地处西南,多山而且耕地稀少,乾隆年间《贵州通志·物产》记载: 海椒,俗名辣角,土苗用以代盐。 由此可以确认的历史事实是,辣椒传入中国后(  )

A.从观赏植物向食用转变B.加剧了明清人地矛盾C.大幅提高了粮食总产量D.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

7.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前后,督理台湾军务的沈葆桢向清廷提出了在台湾 联外交、储人才、储利器、通信息 的方略.得到清廷采纳。随后,台湾相继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矿企业、第一条铁路、第一条电信线路、第一所新式学校等,成为中国各省中技术近代化建设和发展成就较突出的地区之一。19世纪中后期台湾近代化建设(  )

A.是日本不断觊觎台湾的产物B.表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D.为日后的行政区划改革奠定了基础

8.

1901年6月至8月,清廷停止武科举,文科举取消八股,乡、会试改用策论,注重实学和时务。清政府重启科举改革的时代条件是(  )

A.统治危机的缓和B.科举考试的弊端C.清末新政的推行D.儒学地位的颠覆

9.

清代所修地方志中,户口职业项目常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类,士是一个独立的职业项目。民国年间所编的地方志中,士不再成为一个单独的职业项目,如《阜宁县新志》所列职业表中,分为党务员、公务员、学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农人、商人、劳工、杂业等23项,这反映了(  )

A.政治改革反作用于经济结构B.留学热潮应改变观念C.癸卯学制直接催化职业变革D.士绅阶层已走向消亡

10.

1956年初,党中央发出 向科学进军 的号召。1956年4、5月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正式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首次提出了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由此可知,党中央的政策主要是为了(  )

A.加快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B.使文学艺术呈现繁荣景象C.快速迈入国家历史新纪元D.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11.

1995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是政府的目标。截至2003年底,全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61.6万个,绝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已向社会开放;国家体育总局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资金已达10亿元。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马术、蹦极等运动,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反映了(  )

A.中国体育项目日益多元B.群众运动推动健康理念普及C.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D.人民物质生活实现充分满足

12.

罗马官职由选举产生,有鲜明的等级并形成了逐级升迁的制度。罗马的官职依不同标准,可分为贵族官职和普通官职,拥有统治权的长官和无统治权的长官等。担任罗马官职是没有报酬的,只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如果涉及职务犯罪,低级官员在任职时就可予以追究, 高级长官则在离职后才能追责。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  )

A.贵族官处于国家权力中心B.政权具有贵族寡头特征C.官职的设置具有法治色彩D.官职设置隐含平等色彩

13.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占用了议会的大部分时间,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 第三院 。英国 内阁专横 的政治局面(  )

A.契合了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B.动摇了传统的议会主权C.源于英国政党政治严重倒退D.改变了英国的政权性质

14.

1907年,面对444名证人、1.2万页的证词和1903项针对他的标准石油公司指控,洛克菲勒只是淡定地反驳道: 我给美国人带来了光明、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我带来了繁荣。你们说这是垄断,我说这是企业的自由行为。 洛克菲勒意在强调垄断企业(  )

A.恶化了劳动人民的生活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顺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D.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15.

马克思指出劳动和国家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在部落所有制的条件下,由于生产的不发达,所以分工也并不细致,社会结构的扩大仅局限于父权制下家庭的扩大。由此可知,国家产生本质上(  )

A.催化了阶级分化和对立B.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C.依托于人民的辛勤劳动D.创造了国家专制机器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北魏中央官学是鲜卑贵族接受正规汉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北魏建立伊始,就将鲜卑贵胄系统接受汉文化教育视为治国、固国之根本。太祖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年)定都平城,次年春下旨效仿中原王朝建立太学……孝文帝太和中, 诏立国子太学 ,招收父祖官高爵显的贵族子弟入国子太学读书。中央官学以经学儒术为主要学习内容,北魏最杰出的儒学大家刘芳 特精经义,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辨析无疑 ,孝文帝敬重非常,诏为中书博士,为皇太子讲授经文。

——摘编自韩雪松《北魏时期鲜卑贵族的汉语教育与学习研究》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少数民族教育也有一定发展。1929年6月,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提出,关于蒙古与西藏经济与文化之振兴,应以实行发展教育入手,要将宣传品翻译成蒙文、藏文,阐明蒙藏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并且使蒙藏各族人民受到三民主义的教育。同时特定国立及省立之学校优遇蒙、藏、新疆、西康等地学生的办法,此后,对蒙藏学生优待办法逐步放宽至边疆学生。1932年12月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指出: 宣告汉、满、蒙、回、藏各地同胞一致团结,以御外侮而奠国基。

——摘编自吴明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规定: 在一切民族学校内,应发扬共同纲领精神,克服大民族主义倾向与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培养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作风 。1956年教育部提出边疆省、自治区所需师资除当地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外,需要内地支援的主要由内地调配部分初中学生和失业知识分子加以短训解决。1957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方案以及帮助壮、布依、哈尼等10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方案,使民族语文教学得到更广泛的开展。1962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其他一般高等学校,仍旧恢复过去 同等成绩、优先录取 的办法,当他们的考试成绩与其他考生相同时,可以优先录取。

——摘编自吴明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利用中央官学体系对鲜卑贵族开展汉文化教育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实施的意义。(8分)
(4)综上,谈谈你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今日中国作为一个现代主权国家,是1640年代至1940年代这段更为晚近的国家转型过程之累积的结果。中国的国家转型是一个连贯的历史过程,包含如下三个关键环节:其一,将中国以汉人为主体的原初型族群国家,再造为一个多族群的疆域国家;其二,再将中国由一个自居于周边各国之上的疆域国家,重构为一个近代主权国家;其三,将中国由一个军事上和行政上非集中化的国家,经过重建和整合,改造为一个高度集权、统一的现代国家。这三个环节在历史层面和逻辑层面都是紧密联系的。每一环对于缔造现代中国均不可或缺,并且,如果不放在长达三个世纪的国家转型过程中加以审视,就无法充分理解。这三个步骤中的每一步,在现代中国的成长过程中,都是至关紧要的突破。

——据李怀印《现代中国的形成(1640~1949年)》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作者关于现代中国形成的观点,并运用17世纪晚期以来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12分)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6世纪前期,由于供应不足、上层社会抵制等原因,煤炭一直未能作为主要燃料在生产生活中普及。1550年,英国煤炭年产量仅为21万吨。到了17世纪中期,英国的城镇基本上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生活燃料了。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 海煤 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接受和使用煤炭。1630年英国煤炭产量达到150万吨。到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主要能源。玻璃制造、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高达250~300万吨……煤炭不仅为英国人的生活生产提供了热能,也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能问题。19世纪,蒸汽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这大大提高了煤炭的需求量。在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转型。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

美国立国以来能源消费历史趋势图(1776~2012年)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早期英国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转型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美国主导能源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能源结构转型的认识。(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