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印度棉布的实用、舒适、色彩斑斓和浓厚的异国情调,令英国消费者为之倾倒。162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了约5 万件棉纺织品到英国。1781年,英国制造商纺纱消耗了510万磅原棉。1810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引进美国棉籽,1816 年将惠特尼轧花机运到孟买。1811年,英国从印度进口棉花仅160 包,1818 年进口量达 127 124 包。1853年,英国人获得孟买东北约300英里的贝拉尔,印度总督达尔豪西宣称:
“英国取得了印度大陆上已知最好的棉花地带,开辟了一个巨大的供给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弥补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制造业的原料不足。
”
——摘编自赵文斌《大国博弈的影子:世界历史上的“棉花之战”》
材料二
番薯在明代刚传入福建时,
“食者尚少……及今(清乾隆时)其用较广于稻谷,泉地不给多贩载自他郡……故而为干,藏以待乏者
”。嘉庆十九年,陶澍《陈奏湖南山田旱歉情形折子》说:
“湖南一省,半山半水。……至于深山穷谷,地气较怒又怕,全赖包谷(玉米)、薯、芋、杂粮为生。
”清代玉米、番薯的播种面积和亩产量如表3所示。
表3
|
种植面积占垦田总数比例 |
在北方占粮食面积 |
在南方占粮食面积 |
亩产量 |
亩产量增加斤数 |
玉米 |
6% |
9.11% |
5.16% |
180市斤/粟2石 |
10.37市斤 |
番薯 |
2% |
0.98% |
3.62% |
约千斤/稻谷3.84石/粟3.09石 |
10.77市斤 |
——摘编自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大量进口棉花的有利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明清社会的影响。(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