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411

一、单选题

1.

《论语·阳货》中有一段对话,宰我问: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宰我出,子曰: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由此可见(  )

A.儒家思想成为生活规范B.古代盛行厚葬守孝之风C.孝悌观念背离礼乐伦理D.传统礼乐制度受到挑战

2.

前145年,汉朝实行 抑损诸侯,减黜其官 ,改王国丞相为相,废除其御史大夫、延尉、宗正、博士等官,对大夫以下的其他官吏也予以裁减, 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 ,这项措施表明(  )

A.汉朝附益法成效显著B.王国成为中央直辖的地方政权C.中央开始限制诸侯王D.汉朝诸侯王割据局面基本结束

3.

唐朝出现了充当货币支付功能的 飞钱 ,并已形成严密的兑换制度;宋朝在唐朝 飞钱 的基础上,产生了纸币——交子、会子。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

A.大宗贸易比较频繁B.财政收入结构变化C.经济政策相对灵活D.金融服务趋于完善

4.

洪武三十年,明太祖命户部下三道命令:一、令每乡各里选一年老者,每月六次持木铎于道路,曰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二、每村置一鼓,遇农时清晨鸣鼓集众耕田,其怠惰者由里老人等罚之;三、民凡遇婚葬吉凶等事,一里之内互相赒给,使人相亲相爱。这一做法(  )

A.旨在提倡尊重长者B.有助于淳厚民C.利于加强专制皇权D.践行了重农抑商

5.

据史料记载张之洞在筹建湖北纺纱厂的过程中就曾说 纱布各厂需用工徒甚众,足养贫民数千人。 据此可知湖北纺纱厂的创办(  )

A.抵制了外国侵略B.防止了白银外流C.解决了贫困问题D.改善了部分民生

6.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政制既已一切非我之故常,其政制背后支撑之理论,亦必随之动摇,则一变而惧不能不变……故而文化革命之口号有 礼教吃人 非孝 打倒孔家店 全盘西化 材料旨在说明(  )

A.新文化运动有历史虚无主义色彩B.向西方学习从制度转到思想C.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得到延续D.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7.

中共中央在1935年12月6日作出了《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一改以往反对富农的策略,提出对富农采取同情甚至中立的态度,指出排斥富农(甚至一部分小地主)参加革命斗争是错误的,中共中央对富农态度的变化反映出(  )

A.中共强调现阶段的革命任务B.农村阶级矛盾有所缓解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悄然变化D.中共阶级基础明显扩大

8.

下图为1995年—1998年我国财政收入情况,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浦东新区的加速开发D.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9.

家(domus,famila),在古罗马社会中指在家父权支配下的人和物的总和。家庭一词在拉丁文中指主人和他统治的妻子、儿女和仆人。据材料可知,古罗马(  )

A.公民权具有等级性B.法律并不保障妻子的权利C.家父权力至高无上D.家子以孝道服从家父统治

10.

17—18世纪,由于西欧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仅依靠正常贸易难以满足西欧商人的贪欲,掠夺、欺诈成为其惯用手段。对金钱的贪欲,驱使西欧商人奔向世界各地,在全球建立商业活动。这表明(  )

A.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B.殖民者主要掠夺的是原料C.工业革命壮大了殖民力量D.各个文明地区的文化统一

11.

下表是日本各产业就业人员变化表

各产业就业人员变化(以农业、第二产业为例)(单位:千人,%)

1947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总计

33329

100%)

35626

(100%)

39261

(100%

43719

100%)

47623

(100%)

52110

100%)

16622

499%)

16102

452%)

14090

379%)

13128

30%)

10857

228%)

9334

129%)

二产业

含制造业

7401

222%)

7812

219%)

9220

235%)

12762

29%)

15242

32%)

17706

34%)

由此可知二战后的日本(  )

A.新科技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B.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C.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D.农业经济呈现不断衰退的趋势

12.

美国将中国视为比俄更重要的对手,拜登政府2022年5月针对 印太 地区展开密集外交动作,包括举行美国——东盟特别峰会,拜登出访韩日两国、正式推出 印太经济框架 等。对此合理解读是(  )

A.冷战思维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B.美国成为地区对抗的受益者C.区域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并将郡县制推行到了边疆地区,汉王朝继承了这一制度,在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诸如东北边疆设立了玄菟郡、辽东郡、辽西郡等。汉王朝在统一边疆地区的时候,有一些边疆民族脱离其民族主体而迁徙到了内地,为了管理这些民族,汉王朝设立了属国,置属国都尉管理,但其内部事务仍然由该内徙民族的酋长负责。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也采取过武力讨伐的政策,如自唐太宗时开始的对高句丽的讨伐即持续了数代,但从总体上讲唐王朝的边疆民族政策是以怀柔、招抚为主。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国门洞开,从此陷入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西北方向,英俄插手甚至侵入对新疆、西藏;东南方向,美国、日本先后企图侵占台湾;西南方向,法国的侵略战火从越南蔓延到了中国本土。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全方位的边疆危机,面临被瓜分的威胁。

——摘编自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

材料三
人民至上 作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一个根本性立场和经典话语,其内涵需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治理才能予以透切把握。长期以来,中国边疆治理相关议题,一直牵动着国人诸多难以言说的心绪,这种心绪既关乎历史,也直指当代的精神生活。

——摘编自青觉、吴鹏《人民至上: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制度基础与实践逻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汉唐时期的边疆政策。(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古代比近代中国边疆碰到的新问题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时代我国边疆治理的认识。(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在民族关系在国际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的今天, 全球村 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之间,处于不同国家和社会群体对其追求和反抗、利用和逃避之间,还很难对冷战后的世界的变迁发挥统一的或强有力的制衡作用。在我们看到跨国公司正在世界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看到欧盟构筑 超国家 共同体时,我们还看到了冷战后新一轮的民族主义浪潮。全球村的梦想似乎并不遥远,但也难以实现。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全球村的理想与现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曹丕继位后,为争取世家大族支持,巩固政权,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将九品中正制作为国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初期既能唯才是举,又照顾世家大族利益,因此尚可做到品、状并举。直至后期品评士人,完全依据门第家世而忽略才识,加之各地大小中正官皆由士族把控,地方权力加大,中正直接干预并且左右选拔贤良,世称 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九品中正制呈现出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状态。九品中正制创立初衷是取代察举制,为封建国家选贤用能,但随着门阀政治的形成,这一制度成了世家手中垄断政治的工具,他们凭借政治特权享受着经济、法律和教育特权,这是贵族化的政府。东晋门阀权势更是达到巅峰,东晋政权偏安一隅,既要倚靠南方士族,又要优待永嘉南渡的衣冠士族,形成了 王与马,公天下 的局面。世家的滔天权势自然与皇权产生矛盾,不同的门阀士族之间也存在矛盾,加之士族和庶族间的矛盾,这是一个权力需要重新分配的时代,寒族势力逐渐崛起,门阀士族终将走向没落。

——摘编自姜夏妮《九品中正制对门阀政治的作用和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九品中正制的演变趋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九品中正制的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61年4月底,美国总统肯尼迪派遣特种部队进入越南南方,发动特种战争。1964年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扩大战争,至1968年侵越美军兵力达到54万余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1969年尼克松总统推行战争越南化的政策。1973年,美国被迫与越南南方,北方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随后两个月内,美军全部撤出越南,并承认越南的独立与主权。1976年越南全国统一,越南战争结束。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越南战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百科全书·军事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撤军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的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进入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进一步高涨,马丁·路德·金领导南部各州黑人采取抵制、静坐、游行等多种非暴力抗议形式和手段,冲垮了许多种族隔离藩篱。在国际上,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把加速解决人权和民族自决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从60年代起,非洲一系列国家获得了独立,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另外,非洲的民族独立,大多数是采取和平斗争形式取得的,即通过宪法改革和议会选举等非暴力方式,建立起民族国家新政权。这又为金牧师推行非暴力斗争提供了充足证据,使其振振有词,信心百倍,强调只要遵循仁爱原则,就能达到以爱克敌制胜的目的。在国内,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越南战争,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政权中专政职能不断扩大,镇压手段相当残酷,黑人不具备使用暴力手段解决种族压迫的力量和条件。

——摘编自孙宝珊《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权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这些白人反对奴隶制的斗争,通常是建立在黑人争取自由的斗争基础上。黑人争取自由的斗争鼓舞了白人,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废奴主义者。1960年,由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发动的黑人权力运动,最终被残酷的镇压。但是,这一运动已把民主意识关注到整个美国社会中,促使被压迫的美国人一齐起来战斗,从此美国的社会运动开展起来,成为美国政治的新潮流。

——摘编自李世安《黑人运动与美国政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金领导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采取非暴力直接行动方式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人运动对美国政治的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