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194

一、单选题

1.

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 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 该学派(  )

A.建立初具规模的逻辑体系B.符合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C.体现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D.强调积极入世的进取思想

2.

汉代的辞赋,是从楚辞中发展出来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长篇巨制的韵文。这种韵文,几乎不能给读者以情绪的感染,大体都是雕饰浮辞,堆砌繁文。若以汉赋比于楚辞,则汉赋正犹一满头珠翠之盛妆繁饰的公主,而楚辞则为一满怀幽怨之淡妆轻抹的思妇。汉赋的风格反映了(  )

A.有违时代发展需求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C.学者缺乏社会责任D.国家统一实力强盛

3.

下表为唐玄宗时期朝廷的所在(注:中间空缺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均为皇帝在外巡行时间)

时间

地址

717年正月初十日

长安

717年二月初三至718年十一月初一

洛阳

718年十一月初一至722年正月十五日

长安

722年二月初七至723年正月初三

洛阳

723年三月初五至724年十一月十四日

长安

724年十一月廿二日至727年九月廿二日

洛阳

727年十月十一日至731年十月廿一日

长安

731年十一月至732年十月十一日

洛阳

732年十二月初二至734年正月初六

长安

734年正月十六日至736年十月初二

洛阳

736年十月廿一日以后

长安

导致以上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方藩镇割据的影响B.保障后勤供应的需要C.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D.关中自然灾害的影响

4.

明初,田税一律征收粮食,称为本色。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天下郡县税粮均可以布、绢、棉花等实物和银钱代纳,称作折色。折色的推行(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利于改变经济结构C.推动赋税制度变革D.加重百姓赋税负担

5.

有学者评论近代某条约: 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今日所谓 军事现代化 ,怪不得此后 瓜分 就成了舆论的持续主题。而巨额的赔款,不仅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也为此后一系列内政改革的艰困埋下了伏笔。 该条约(  )

A.促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改变B.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C.顺应了列强经济侵华方式的转变D.推动清政府进行改革自救运动

6.

胡适认为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 ,他奉劝 现在新舆论界的同志 诸你们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 。这说明当时(  )

A.存在不同救国方略探索B.社会发展道路日益清晰C.质疑社会主义成为共识D.民众生计问题亟待解决

7.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认为,全国范围内己有 直接革命形势 ,并 有极大可能转变成为全国革命的胜利 ,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有 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全世界最后的阶级决战到来的可能 。这一决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过于乐观地估计革命力量B.来自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C.敌人内斗带来了有利契机D.敌我力量对比的显著改变

8.

下表为1976—1990年全国小学和普通初中教师人数及学历合格率统计表。据表可知,该阶段的中国(  )

年份

小学

普通初中

教职工总数

学历合格率

专任教师

学历合格率

1976

564. 1万人

/

203. 5万人

/

1985

/

60. 6%

/

25. 3%

1990

624万人

73.9%

247万人

46. 5%

A.教师的师德素养有所提高B.教育均衡化发展效果明显C.基础教育的发展潜能增强D.教育成为文化传承主渠道

9.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人们聚集在一起组成 党派 来参与政治, 党派 间的斗争则被称为 党争 。政治领袖是 党派 的核心, 党派 往往通过公民大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见解,许多 党争 最后都诉诸于陶片放逐法。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 党争 (  )

A.适应了民主政治发展B.削弱了城邦至上的理念C.导致了雅典民主衰落D.反映雅典建立政党政治

10.

英国从17世纪开始征收蔗糖关税,并实行蔗糖进口差别关税政策(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 影响英国推行差别关税政策的主要因素是(  )

外国蔗糖税率相对英属西印度蔗糖税率倍数

时间

16611705

17051747

18世纪末

外国糖税税率倍数

270%

340%

220%

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B.殖民帝国建立的推动C.资本原始积累的使然D.推行重商主义的需要

11.

下图为美国漫画家克利福德·贝里曼在1925年发表的漫画《还能刹住吗?》。漫画中,柯立芝总统和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正驾驶一辆汽车沿着 减税 的道路飞速前行。旁边两个人,一个驴头人身,代表民主党;另一个头戴礼帽的人,代表 美国商会,两人一边看热闹, 一边大声呐喊着: 哇!快给她加油! 该漫画(  )

A.肯定了美国经济飞速发展B.揭示了经济大危机的根源C.指出了政府政策存在隐患D.暗示了罗斯福新政的必要

12.

在1814—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瑞士被确立为永久中立国;二战中,瑞士奉行坚定的中立政策;俄乌战争爆发后,瑞士宣布将参与欧盟对俄罗斯的一揽子制裁计划。据材料可知(  )

A.俄罗斯严重影响瑞士的利益B.瑞士并未秉持过中立国立场C.欧盟正在计划接收瑞士入盟D.大国博弈影响瑞士中立地位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区发展概况

阶段

表现

1950年代到

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社区自治缺乏。

20世纪

8090年代

(1)1985年开始,民政部门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城市管理,开始倡导和推动社区服务工作;1987年社区服务开始在全国推广。

(2)1999年,为向全国社区建设提供典型经验,民政部制定《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国确定了 11个城区为首批社区建设实验区

21世纪以来

(1)2000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随后社区建设开始在全国推广。

(2)2004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颁布,社区建设从民政部主导的以社区服务工作为主要内容,上升到基层政权建设的高度。

(3)2010年开始实施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表明了我国对强化群众自治的肯定,物业管理企业的介入大大推进了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4)民间自发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如大学生的返乡实践活动,城市业主委员会居民自治组织等。

未来发展展望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发展之路:目标是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关注弱势群体的进步;核心是既强调在过程中必须有当地居民的参与,也强调结果是让居民生活得更好。

——据李东泉《中国社区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李嘉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评析及中国社区管理机制初探》整理

材料二
美国是最早开展社区组织工作的西方国家之一。美国政府制定了各种关于社区的法律制度,从国家层面出发,有《住宅和社区发展法》、《社区再投资法》、《国家和社区服务合作条例》等。 社区组织行使社区管理职能,是由社区居民代表选举产生的,通常包含董事会、执行总裁、正式员工和志愿者。多层次的非营利组织遍布美国的各个社区,他们为社区提供各种各样的专业性和差异性服务,在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同时,还增加了就业岗位,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意识。 每年约有9000多万人次的志愿者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为美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保障。

——摘编自杨浩勃《美国社区管理模式对深圳的启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社区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城市社区管理的特点。(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社区管理带来的共同启示。(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观察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从上述图片中选取三幅相互关联的图片并提炼出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图片名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观察图片,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898年6月,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经正女学在上海诞生。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女学章程,女子教育初步获得了合法地位。到1909年,中国已有公私女子学堂 308所,女学生总数多达14054人。1905年,上海、广州等城市妇女开展了抵制美货的反美爱国运动,要求美国废除歧视华人旧约,反对虐待华工。在1907年的收回利权(收回列强从中国攫取的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运动中,上海女界保路同志会为沪杭甬铁路收回商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武昌起义爆发后,19岁的女子吴淑卿与黎元洪据理力争,要求从军北征,最后终于获得批准,招募了一支数百人的女子军,在汉口和南京同清军作战。1912年4月,在湖南女性唐群英等人发起组织下, 女子参政同盟会 成立,为女性参政而斗争,唐群英率领会员五次向参议院递交请愿书,要求女子参政。

——摘编自《我的社会思想萌芽——关于中国女性古代社会地位问题的思考》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妇女权利及地位变化的表现。(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妇女权利及地位变化的原因。(9分)

16.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核武器是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器,也是美国对苏政策的重要工具。二战后,美国将苏联视为最大的威胁,试图利用垄断核武器的有利地位,制定了一系列对苏联的预防性核打击计划。美国军方于1946年制定了 铁钳 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将向苏联20余个重要城市投掷50枚原子弹,旨在快速并且有效地摧毁其政治中心、城市与工业目标,进而彻底瓦解苏联,使其永远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该主张从一开始在美国国内就遭到各方强烈谴责。部分报刊和评论家指责这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 悲剧 ,是一种 赤裸裸的帝国主义行径 。这种主张在美国政府和军队内部亦遭到不少人反对。英、法等国政府和民众普遍对核战争的爆发深感不安。苏联地域广阔,战略纵深极大,而1948年美国只有32架适合投掷原子弹,原子弹数量也非常有限。1949年8月,苏联首次核试验成功。而后,美国政府制订的对苏核打击计划终成纸上谈兵。

——摘编自赵学功《美国对苏联的预防性核打击计划及其流产(1945—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苏联实行核打击计划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苏联核打击计划未能实行的原因。(9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娄敬,齐人。汉五年(前202年),到陇西戍守边塞,行至洛阳,正巧刘邦在这里。娄敬褐衣见刘邦,建议刘邦放弃洛阳、徙都关中,他说: 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积德累善十有余世,深得百姓拥护……而陛下起于丰沛,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百姓肝脑涂地,父子暴骨郊野,不可胜数,哭声未绝,伤者未起,欲与周比隆,窃以为汉与周不同。 他进一步指出:洛阳无险可守, 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 。至于关中, 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刘邦问群臣,群臣因都是东方人,故都说洛阳便。张良驳斥了群臣意见,同意娄敬的看法。刘邦当日便起驾,徙都关中。娄敬以建议徙都关中有功,赐姓刘,拜为郎中。

——据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娄敬建议徙都关中的理由。(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娄敬建议徙都关中的思想。(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