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年份
垦田占全国百分比
夏秋税粮占全国百分比
洪武二十六年
0.60%
6.50%
弘治九年
0.76%
6.23%
万历六年
0.61%
6.24%
修建时间
修建景观
修建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
成才文庙
四川巡抚佟凤彩
康熙七年(1668年)
捐修青羊宫三清殿
四川巡抚张德地
修建了武侯祠的三绝碑亭、惠陵版坊
康熙十年(1671年)
杜甫草堂
巡抚罗森、布政使司金携、按察使司宋可发、成都县令戴宏烈等,还有二寺僧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锦江书院
按察使刘德芳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重建二仙庵
按察使赵良壁
1864—1869年汉口茶出口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王培华《水利与中国历史特点》
——摘编自王培华《古代水利工程及当代启示》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摘编自张雨强《新中国成立70年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
——摘编自苏雄《近代国际体育赛事的形成与发展管窥》
——摘编自【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三、开放性试题
作品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
汤显祖(1550—1616年)
莎士比亚(1564—1616年)
主人公
杜丽娘
朱丽叶
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
“手不许把秋千索擎,脚不许把花园路踏”,整日只能呆在闺房刺绣、读书。“门当户对”封建传统婚姻道德严重摧残着青年男女正常的人性,葬送了他们的自由爱情和幸福婚姻。
中世纪行将崩溃、新时代的曙光已经照临走在时代进步前列的意大利,有参加舞会、结识朋友的机会。
主要情节
杜丽娘争取的婚姻自由带有浓重的妥协色彩,她还魂以后还幻想让父母承认他们的婚姻,仍没有摆脱官本位的功名利禄思想,追求“夫贵荣”。
面对封建世仇对自己美好爱情、幸福婚姻的迫害和摧残,她表现出了大胆、开放、主动、坚强的思想行动,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和反抗。
结局
杜丽娘和柳梦梅做出了退让和妥协,重新回到了封建社会的“和谐”状态。
罗密欧与朱丽叶遭到了毁灭
对爱的追求
表现内在一些,隐密一些
外露、激越
在爱情遭遇考验时
都表现出执着的一面
——摘编自黄江玲《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朱丽叶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