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稳派高三4月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275

一、单选题

1.

儒家学派主张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通 )矣夫 ;道家学派认为 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 。对礼的不同认识表明两派(  )

A.所处阶级立场不同B.学术观点迥异C.目的上具有相通性D.思想主张趋同

2.

下图为魏晋时期北方民族内迁的情况。据此可推知(  )

A.民族关系在碰撞中交融B.作物品种在交流中丰富C.社会经济在改革中发展D.国家疆域在开放中扩大

3.

宋代以前的朝廷对于商品按照质量高低定价并对此严加控制。到了宋代,政府改为:除官府专卖的商品及灾荒年期的粮食限价之外,官府对一般商品的价格不予干预,卖家可根据交易行情自由定价。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

A.商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相对宽松的市场机制建立C.国家开始放松对商业控制D.官营手工业仍有一定特权

4.

元代学者虞集指出: 中书省以治内,行省以治外。 行省除了有地方行政权外,还兼有军政与财政大权,即行省可统辖地方军队,地方财税亦可自留三成于本行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制(  )

A.造成了元末社会动荡不安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加强了对全国各地区管辖D.体现了中央高度集权特点

5.

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工业和新式学堂。据此可推知(  )

A.资本主义兴起发展B.地方势力主导国政C.经济结构发生剧变D.近代意识得到增强

6.

1939年到1940年初,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从总结论述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 ,到首次明确提出 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再到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由此可知(  )

A.统一战线的理论不断完善B.武装斗争面临形势的严峻C.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成熟D.中国共产党抗战方针确定

7.

如图为1952年天津京剧团的演员在后台利用演出间歇读书或学写生字,这一现象在各界群众中普遍存在。据此可知(  )

A.三大改造对演员提出更高要求B.国民教育体系健全惠及社会C.新中国建设激发群众自觉意识D.双百 方针促进文艺事业进步

8.

近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 ,建立 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 机制,创建 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 机制,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推动建立 金砖国家峰会 。这表明(  )

A.我国重视对国际新秩序的构建B.亚洲地区是我国外交工作重心C.结伴而不结盟的政策深入人心D.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迅速加快

9.

根据罗马法,如果某人在遗嘱里把财产留给教会,他就同时合法地取消了其他所有法定继承人对这份财产的权利。这一规定旨在(  )

A.加强对私人财产的保护B.借助教会的影响巩固政权C.扩大宗教对社会的控制D.实现政教合一政权的建立

10.

浪漫主义文学是对僵化的古典主义文学的反叛,它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了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促进这一繁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制度的崩溃B.国际格局的剧变C.工厂制度的建立D.经济体系的重构

11.

下图为苏联1965—1989年原油年产量和年消费量。据此可知(  )

A.苏联经济发展趋缓B.世界经济危机逐步加深C.国际油价起伏动荡D.计划经济弊端开始显露

12.

近年来,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与普及、全球科技人才的自由有序流动、技术成果有规则的转移扩散以及全球市场的开放准入,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能够有效提升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益与效率。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居主导地位B.逆全球化的思维和意识在逐步减弱C.科技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D.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趋于多元化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代的屯田做得相当突出,到正德五年(1510年)时,云南屯田的产量在全部供应当地的军队开支之后,还有较多的富余。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很好的民生基础,明代才开始采取 改土归流 的政策,把奴隶制下的少数民族从土司王的野蛮盘剥中解放出来,开了清代雍正年间全面 改土归流 之先河。明、清两代,云南地区的物产在官员的大力推动下,得以大量行销内地和国外,为当地人赚取了他们的第一桶金。鄂尔泰在云南设立茶叶局,使普洱茶享誉中外,并走进更多的百姓家中。

——摘编自方铁等《中国西南边疆开发史》

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各类机构、军队、难民大量涌入云南,粮食和物资需求骤增,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云南边疆的开发与建设,出台各种政策与法规、编制方案、组建机构、设立垦区等,为边疆社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强势动力。与此同时,云南的金融财政一直相对独立,与中央政府关联性较小。但在抗战期间,在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均衡过程中,边疆经济逐步融入国家体系中,通过种种战时举措,国民政府在云南采取了涸泽而渔的政策,几乎动摇了云南刚刚建立起来的经济建设基础。

——摘编自周玲《云南地方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政府在云南地区实施 改土归流 的条件及实质。(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云南抗战时期经济建设基础 几乎动摇 的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与全面抗战时期云南开发的共同之处。(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绘制

根据材料,任意选取图中世界近代史的两个重要事件,分析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言简意赅)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宋太宗赵光义曾对宰相薛居正说: 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拨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政治之具矣。 在其即位的次年(977年)举行的第一次科举中,录取进士109人、诸科207人。宋太宗在位期间共开科八次,录取进士总数1487人,平均每榜进士达186人,是唐朝、五代时期和宋太祖时每榜进士的十多倍。他还要求在科考中,禁止考生称考官为 师门 或自称 门生 ,以防考官考生结成政治集团,互相标榜。992年,宋太宗下诏: 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选送参加科举考试)。 他还采取 封弥 制,此后,开始在殿试中使用 糊名法 ,按试卷优劣来分等级,并将 糊名 形成制度。其后的宋真宗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完善并最终形成定例。宋太宗及后继统治者的这些举措,后来被明清两代所沿袭。

——摘编自《宋书.百官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太宗科举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太宗科举改革的影响。(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瓦解。根据1918年10月的《停战协定》和1920年8月的《色佛尔和约》,帝国主义国家不仅要求瓜分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属国,而且还要瓜分土耳其本身,控制土耳其的财政经济和关税,享有领事裁判权。1919年7月,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派凯末尔领导的革命战争开始。1920年,英军占领伊斯坦布尔,唆使素丹解散议会,大批逮捕和流放议员,并发兵安那托里亚。凯末尔党人于4月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成立国民政府,凯末尔任临时总统兼国民军总司令。1921年1月在伊涅纽村战役中,国民军击溃希腊侵略军,取得民族独立战争的第一次大胜仗。安卡拉国民政府奉行同苏俄友好的政策,于3月签订《土苏友好条约》,得到苏俄政治上、道义上、经济上的支援。1922年8月,国民军发起总反攻,于10月11日迫使希腊订立《停战协定》。1923年7月,协约国与土耳其在洛桑重订《洛桑和约》,土耳其收回被割让的领土,取消了赔款,废除了外国的财政监督和领事裁判权。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对国际形势的影响。(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18年1月下自,蔡元培校长收到了北大学生陈宝书等人的来信,希望对勤奋好学的斋役何以庄 量才拔调 。蔡元培校长在《北京大学日刊》的公开回信中强调, 为贫而役,本非可耻 ,主张学校职员与校役地位平等。同年3月18日起,蔡元培校长连续六天刊登《校长告白》,对校役夜班的开设和教学安排提出设想,并号召北大学生担任教员, 各以所长,分任教科
1918年4月14日,北大校役夜班正式开学,首开中国近代高校平民教育之先河。当日, 本校全体校役二百三十余人,齐集于文科第一教室,为举行校役夜班开学礼也……是日会场极整齐严肃,校役面有笑容,似深幸得有求学问上之机会也。 蔡元培校长莅会并发表演说指出: 在常人之意以为学校为学生而设,与校役何涉,不知一种社会无论小之若家庭若商店,大之若国家,必须此一社会之各人,皆与社会有休戚相关之情状,且深知此社会之性质,而各尽其责,故无人不当学,而亦无时不当学也。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蔡元培推行 校役夜班 教育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蔡元培推行 校役夜班 教育的作用。(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