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6 浏览数:365

一、单选题

1.

据《周礼》记载,司市是管理市的最高官吏,其职责是以次序分地段而治理市,把货物分类陈列在市上并辨别其真伪好次使物价平衡,用政令禁止货物奢侈浪费而调正市风,在买卖中以长券、短券缔结合同而结信止讼。据此可知,当时(  )

A.工商食官政策逐步取消B.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C.城市经济功能日益增强D.市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

2.

在汉代,朝鲜半岛官方曾邀请中国医生前去讲学,也有半岛人主动到中国学习中医,朝鲜半岛传统医学著作《东医宝鉴》就是在中国医学典籍《素问》《伤寒论》等的基础上编撰形成的;8世纪时,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学习《史记》《汉书》《礼记》《尚书》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这反映了(  )

A.科举制度影响的深远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互鉴的密切C.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D.东亚文化具有同源性

3.

下表所示为公元5世纪—6世纪南传佛教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传播情况的记载,由此可以推断(  )

中国僧人

法显

411 年,法显曾途径耶婆提国,有过短暂停留,后在其《佛国记》中写到:耶婆提爪哇或苏门答腊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

印度高僧

求那跋摩

424 年,求那跋摩该高僧应邀到阇婆国爪哇为王母和国王授戒,据其所言,该地佛教颇为兴盛。

A.经历不同导致史实至今已不可能考证B.该事件的真实情况尚需更多材料佐证C.求那跋摩的身份表明了其记述更真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获得历史事实

4.

清朝学者钱大昕说: 以一人治天下,不若使天下各自治其身。故曰 与国人交 ,天子之视庶人,犹友朋也,忠恕之至也。 龚自珍也指出,君主应视群臣为平等之手足、股肱之师友,而不能视之如犬马或一己之私有财产。这些认识(  )

A.蕴含士大夫制衡君权的诉求B.反映了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C.根植于民主思想的萌发与传播D.说明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5.

1884年中法战争中,福州船政局的工人自发顶着敌人炮火,支援前线抗战将士,并奋力抢救船厂。香港的船舶工人自觉拒绝修理法国兵舰,以抵抗法国侵略,并于当年9月举行了长达35天的大罢工。这体现出(  )

A.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B.早期工人阶级朴素的爱国精神C.工人运动逐渐走向联合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6.

清末时期,维新派一边倒的主张学习西方发展 大农 ,使 私人资本增殖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社会精英人士对西方 大农 和中国 小农 的比较明显增多,所持观点也由一元转向多元。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国人固守小农经济模式B.私人资本膨胀加剧社会分化C.简单照搬西方不合国情D.军阀混战导致民族工业衰败

7.

有学者指出,20世纪20年代初期, 我们的农民运动,开展时间还不是很长,不如工人运动,除广东外,差不多才开始 ;大革命失败后,在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边远山区,农村游击战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星星之火很快发展为燎原之势,而工人运动大大低落于农民运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20世纪20年代(  )

A.中国革命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漫长性B.中国工农运动发展失衡并缺乏相互配合C.农民运动更适合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D.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步开展

8.

下图是邮电部发行的《纪念 五四 运动六十周年》纪念邮票 为伟大的新长征贡献青春 。这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建设踏上新征程B.科教兴国 战略带来社会新气象C.改革开放推动中国邮政走向世界D.长征精神 提升民族自信

9.

公元前461年斯巴达驱赶雅典军队引起了雅典人的极度反感。民主派伯里克利利用人们的愤怒情绪,将贵族派著名将军客蒙以 斯巴达朋友 的名义放逐。雅典在埃及遭遇惨败后又将客蒙召回,他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扭转了雅典人对他的看法。这表明(  )

A.民主派和贵族派矛盾尖锐B.城邦之间征战频繁C.决策体现权力来源D.民众的喜好决定城邦命运

10.

英国1832年改革 使得代表权的基础从世袭特权向人口和财富因素转移 下院的自信也得到了增强 ,特别是在济贫等方面实施了一些之前竭力回避的改革。由此可知,此次改革(  )

A.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B.导致传统贵族政治的终结C.催生了英国的济贫体系D.利于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

11.

1926—1927年苏联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超过1/3依赖进口,到1932年进口机器设备的比重下降到13%,1937年则只占0.9%并开始向国外出口机器设备。这说明(  )

A.经济危机阻滞西方对外贸易B.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进程C.西方加强对苏联的经济封锁D.经济政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12.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利用 天下无对手 的优势,推行赤裸裸的实力政策:大幅增加军费,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否定《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拒签《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大力发展国家反导防御系统,大搞 反恐划线 。这说明美国(  )

A.极力追求永久的单极世界B.试图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C.继续推行冷战政策D.国家实力及国际地位增强

二、材料阅读

13.

民族史观的发展总是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向前推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至迟于《史记》已明确提出 各民族同祖同源 的结论,少数民族史家同样力图证明本民族与尧舜禹汤等先圣有血缘联系。魏晋南北朝、辽宋夏金元等时期,民族史观往往体现为华夷有别、夷夏之辨的一时之盛。隋唐时期,杜佑《通典》则认为 中华与夷狄同 ,并客观探讨夷夏差别产生的原因。《元史·许衡传》中则对 天下一家 做出新的解释: 二小儿同父母兄弟也,或因小事物相恶骂,即咒其爷娘今死,不知彼父母亦我父母也

——摘编自李珍《中国古代民族史观的几个特点》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民族成立之唯一要素在 民族意识 之发现与确立, 禹躬亲其劳以集大功,遂成民族结合之枢核 ,之后逐步混合 成为数千年来不可分割、不可磨灭之一大民族 。他在《新史学》中说: 历史者何?叙人种之发达与竞争而已 。因此, 民族为历史之主脑 ,应该记述民族 排人 排于人 的历史, 排人者,则能扩张本种以侵蚀他种;排于人者,则本种日以凌夷衰微。 美国史学家杜赞奇称赞他 是第一个用启蒙的叙述结构来写中国历史的历史学家

——摘编自王娟《梁启超民族史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白寿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学术实践。在他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导论卷开篇就明确写到: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也包含着曾经在这块广大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的历史 ,这是他率先提出并始终坚持的理论和原则。对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他认为: 尽管民族之间好一段、歹一段,但总而言之,是许多民族共同创造了我们的历史,各民族共同努力,不断把中国历史推向前进

——摘编自王东平《白寿彝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族史观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民族史观的形成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寿彝对民族史观的发展,并简要评价。(11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妇女解放的百年历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妇女发展道路,形成了宝贵的妇女解放的历史经验。
上述材料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解放的部分政策与成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凝练其中蕴含的历史经验,并予以阐述。(要求:历史经验明确且不少于三条,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889年2月11日,《明治宪法》正式颁布,此时距 王政复古 已有二十余年。其间,明治天皇享有崇高威望,手下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也能为走向现代国家共同努力,唯一和中央政府发生争议的西乡隆盛在1873年西南之乱后兵败身死。
1901年,慈禧在 西狩 途中颁布改革上谕,日俄战争后她下定决心 仿行预备立宪 。兴办新政需要大量费用,身背巨额战争赔款的清政府,通过成立 度支部 、整顿全国财政等举措来开源增收。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与《明治宪法》的相同相似文本达91.3%,以近2/3篇幅规定了 君上大权 。同时,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这在青年知识分子们看来,无疑是拖延的表现。慈禧和光绪去世后,满族亲贵大臣之间互不买账,对袁世凯、张之洞等汉族大臣也是内心提防。最终,《钦定宪法大纲》以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的方式,吹响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朝的挽歌。

——摘编自宋宇文《相似宪法文本的不同命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钦定宪法大纲》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治宪法》。(7分)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16年上半年,列宁写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书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卡特尔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 操纵国家政权和整个社会生活 。资本家不会用 过剩的 资本来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此将他们的统治扩展到全世界, 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了 。这一时期, 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更加不平衡了 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尖锐化 加速着崩溃 。同时,这种不平衡 使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还指出:马恩的学生、德国政治理论家卡尔·考茨基的 超帝国主义 理论,实质是在粉饰帝国主义侵略的反动政治特性。

——摘编自陈征《对帝国主义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揭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