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688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因贵族之间政治斗争导致的逃离本国远走异乡的 出奔 成为普遍现象。春秋前期出奔者多为王室和公室成员,基本是因为 庶孽之乱 ;中期,因卿大夫间的斗争和倾轧导致的出奔骤然剧增;后期,士阶层开始出现在出奔队伍中。这表明(  )

A.兼并战争日趋激烈B.等级界限日益模糊C.社会矛盾不断激化D.权力中心逐渐下移

2.

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内蒙古西部)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  )

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B.边疆地区的农耕经济发展状况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D.政府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程度

3.

下图为唐代一级地方机构(道或镇)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唐后期(  )

A.地方机构更加完备B.政治局势显著恶化C.经济重心向南转移D.边患危机愈益加重

4.

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期间,制定了著名的 白鹿洞书院揭示 (如下图),成为全国性的学校和书院的 教规 。这表明书院教育的目的是(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A.修德成材B.弘扬经典C.传播文化D.服务政治

5.

明中后期,巾帼英雄形象开始普遍流传。《杨家府演义》中和男性一样保家卫国、敢于反抗奸臣当道、追求婚姻自主的杨门女将,《说唐三传》中挂帅出征平定边患、敢爱敢恨的樊梨花,都是杰出的代表。这些巾帼英雄形象的塑造反映了(  )

A.主流价值观变化影响生活观念B.商品经济促进文化形式世俗化C.社会危机下人们对英雄的期待D.文人借女性英雄题材抒发抱负

6.

据统计,从1855—1860年,上海和福州两个口岸共出口货品52720万磅(1磅约等于0.454kg)两口岸出口商品的大宗是(  )

A.生丝和茶叶B.初级工业品C.棉和棉织品D.丝绸和瓷器

7.

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多次发生变化。党的历史上,农民成分比例最高的年份应当是(  )

A.1924—1926年B.1927—1937年C.1937—1945年D.1945—1949年

8.

1959年5—6月,中共中央连续下发《关于分配私人自留地以利发展猪鸡鹅鸭的指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的文件,要求各地 必须采取公社各级集体养猪和社员家庭私养并重的方针 ,对社员私养生猪的拨给饲料地;恢复自留地归社员长期使用;鼓励利用四旁零星地种植庄稼,谁种谁收。文件的颁布旨在(  )

A.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保障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支持C.调整国民经济以应对经济困难D.完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9.

1979年,美国摄影师詹姆斯拍摄的照片《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如下图)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迅速火遍全球。照片时代意义在于(  )

A.传递了中国走上时代变革的信号B.激发了对庞大消费品市场的关注C.表达了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期待D.改变了西方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

10.

大约公元前6世纪前后,整个欧亚大陆——中国的孔子、印度的佛陀、波斯的琐罗亚斯德、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都在都在探讨和思索这样的问题: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这些探讨的意义在于(  )

A.加快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B.导致东西方价值观的对立C.促进欧亚进入 文明时代 D.促使世界文明走向多元化

11.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人们认为智慧的最高形式是沉思性美德,范围限于精神存在的知识和对上帝的沉思。14—15世纪,人们认为智慧应当是投身行动生活, 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天堂,行动生活在所有方面都比沉思生活更可取。 这一转变的社会动力来自(  )

A.世俗封建主B.市民阶级C.宗教改革者D.民主主义者

12.

下图某一时段英国城镇人口增长信息表(a和b年的时间间隔为50年)

城镇类型

a年平均人口数

b年平均人口数

年增长率

伦敦

959000

1362000

182

郡城

6000

14000

161

滨水城镇港口与海滨胜地

5000

19000

256

海港

16000

49000

219

制造业城镇

14000

46000

238

矿业与五金城镇

13000

42000

234

判断a—b时段处于(  )

A.17世纪下半期B.18世纪上半期C.19世纪上半期D.19世纪下半期

13.

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是法国著名画家。他的画作将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和现实的时代生活相结合,充满了时代革命气息。以下是他的名作《苏格拉底之死》。画作的创作主旨在于(  )

A.艺术性地再现真实历史场景B.弘扬人文和理性主义精神C.表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不满D.号召为真理和自由而献身

14.

美国学者理查德·E·苏里文等人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1880年之后,民族主义和工业化共同将西方的主要民族国家推向新一轮帝国竞争。 这场 帝国竞争 主要表现为(  )

A.争霸欧洲和法德矛盾激化B.美国崛起冲击欧洲中心地位C.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D.意识形态对立导致阵营对峙

15.

以下为1890—1959年,非洲一些国家主要出口商品的年产量。据此可知非洲国家(  )

国家

埃塞俄比亚:咖啡千吨

加纳:可可千吨

刚果:铜千吨

马里:花生千吨

南非:金

乌干达:棉花千吨

189099

03

62

190009

4

91

1079

11

191019

4

792

146

2682

52

192029

94

2043

74

384

2876

239

193039

166

2604

1095

1087

353

525

194049

238

2291

155

624

3929

46

195059

494

2469

2559

1092

4523

657

A.对国际市场的依附度不断提高B.发展模式日益呈现多元化特征C.民族运动与民族经济相互促进D.部分国家在个别领域形成垄断

二、材料阅读

16.

宋州(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典籍中记载汴宋地区岁贡

州郡

《通典》

《元和郡县图志》

《唐六典》

汴州陈留郡

绢二十匹

绢二十匹

宋州睢阳郡

绢十匹

绢十匹

——戚文闯《论隋唐大运河对汴宋地区的影响》

材料三
唐代产绢之地甚多,但列为一等的就只有宋、毫两州。

——《唐六典》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伴天下,主客多欢娱。

——杜甫《遣怀》

1996年,在永城侯岭隋唐运河故道内发现一艘唐代木船和一批唐代遗物。木船为货船,长约25米,分为33个船舱,出土遗物67件。后来陆续征集到了一批隋唐运河故道内出土的遗物,包括定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十几个窑系的瓷器。2007年7月,商丘市文物局对隋唐运河商丘段开展考古勘探调查工作,探明商丘段全长199.7公里,河床宽约50至150米余。

——郑清森《隋唐运河商丘段的历史沿革、考古发现及历史风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州的战略地位。(4分)
(2)材料二能否用来佐证宋州在唐代全国的经济地位?说明理由。(4分)
(3)材料三中各类史料对印证宋州 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 具有怎样的价值?(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鲁迅的作品 一切都无法片刻离开中国革命、中国变革这一课题,中国革命问题始终存在于鲁迅的根底里 。1921年小说《阿Q正传》发表于五四时期著名的 四大副刊 之一《晨报副刊》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阿Q正传》中未庄人对革命的反应

革命之前

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走过土谷祠,叫道,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

革命期间

        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自由党的顶子,抵得一个翰林。

        (Q找假洋鬼子投革命党却被赶出去后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反,否则,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

        Q)下半天便又被抓出栅栏门去了,到得大堂,上面坐着一个满头剃得精光的老头子把总。他Q)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的去杀头。

革命之后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学者指出, 鲁迅的作品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民族的面孔 影响了一代人的精神和自省能力 。从以上角度,说明《阿Q正传》的时代价值。(14分)

18.

以下是蒋介石在不同时期对日政策的讲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南京国民党党员大会

(1931922

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如至国际信义条约一律无效,和平绝望,到忍耐无可忍耐,且不应该忍之最后地步,则中央已有最后的决心与最后之准备,届时必领导全国人民,宁为玉碎,以四万万人之力量,保卫我民族生存和国家人格。

国民党五次代表大会

(19351119

    以不侵犯主权为限度,谋各友邦之政治协调,以互惠平等为原则,谋各友邦之经济合作……质言之,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

庐山谈话

(1937717

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为中共宣言发表谈话

(1937923

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中国民族既已一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卫自助,以抗暴敌,挽救危亡。

——摘自李义彬《华北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变化》等

结合时代背景,评述1931—1937年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13分)

19.

英国工党是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主要代表,前身是1900年成立的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称工党。1924年上台执政,自此取代自由党登上两党政治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工党的崛起

材料一
英国著名史学家泰勒认为: 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是自由党的最后支柱。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的影响,恰恰表现为对这一 最后支柱 的直接冲击。在战争的状态下,迅速对重要经济部门实行全面的干预和控制就必然成为战时重要的国家政策举措。它对现代英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自由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产生了震撼和动摇。

——孙春胜《论英国自由党的兴衰与启示》

材料二
1922年工党竞选宣言要点如下:维护欧洲和平加入国联;维护大英帝国内每个部分的自由平等;反对暴力斗争,不是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成人妇女参加政权;对富人征税,为穷人谋福利,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住房与养老金;兴办公共工程项目应对失业,降低农业租金,电力、矿产、交通国有化。

1918—1929年英国议会下院大选结果

年份

保守党

工党

自由党

其它

总席位

席位

得票率

席位

得票率

席位

得票率

席位

得票率

1918

335

326%

57

208%

28

121%

287

277%

707

1922

345

382%

142

295%

54

175%

74

129%

615

1923

258

381%

191

305%

159

296%

7

18%

615

1924

419

483%

151

330%

40

176%

5

21%

615

1929

260

382%

288

371%

59

234%

8

13%

615

——崔士鑫《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1900—200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英国工党的崛起 作出历史解释。(1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