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衢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0+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573

一、单选题

1.

为促进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规范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截止2022年初,国家文物局已经先后评选出了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下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河南的是(  )

A.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B.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C.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D.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

秦代设一官职 掌副丞相 掌监察,协助丞相处理政事纠察之任 。该官职是(  )

A.太尉B.御史大夫C.廷尉D.郡守

3.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面对这一客观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B.对外扩张C.与民休息D.盐铁官营

4.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 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汉代的敦煌郡位于下图的(  )

A.①B.②C.③D.④

5.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无积聚而多贫。 到了陈朝时,这里已经 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的大量南迁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南北统一的实现 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田赋考》中写道: 人之贫富不齐,由来久矣。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贫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缪 。马端临此处批评的是(  )

A.井田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摊丁入亩

7.

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对他的亲友讲: 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及第, 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这说明唐代(  )

A.进士科为时人所钦羡B.婚姻择偶不再关注家世C.科举为入仕唯一途径D.三省长官不得编撰国史

8.

公元714年,唐鸿胪卿崔忻在完成册封使命返回长安时,途经都里镇(今辽宁旅顺),命人在黄金山凿井两口留念,并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下图为该石碑的拓片,据此判断派遣崔忻出使的皇帝是(  )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9.

《马可· 波罗行纪》中记载:此种人颇受重视,头胸腹皆缠布带,否则不堪疲劳。常持一海青符,俾其奔驰之时,偶有马疲或其它障碍之时,得在道路上见有骑者即驱之下,而取其马。此事无人敢拒之,由是此种铺卒常得良马以供奔驰。据此判断,此种人工作的机构是(  )

A.中书省B.宣政院C.急递铺D.宣慰司

10.

下表为元朝中书省官员的族属简表,下列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职务

总人数

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

长官

丞相

69

38

26

2

3

平章政事

200

83

82

28

7

副手

右丞、左丞

163

45

59

52

7

参知政事

192

26

49

86

31

A.汉族官员占绝对优势地位B.元朝中央官制承袭宋朝C.元朝废除了民族歧视政策D.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完善

11.

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在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皆为北方之地)等五路设置学官,单独录取,称为 五路取士之法 。这从侧面反映了(  )

A.经济重心的南移B.科举制度的没落C.中央集权的加强D.儒学地位的衰微

12.

《宋史.食货志》有载: 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入者有银钱、布、羊马、橐驼,岁获四十余万。 据此可知,榷场的设立(  )

A.结束了宋与辽的对峙B.推动了农业的发展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D.促进了民族的交流

13.

江南长城 之誉的台州府城墙历史悠久,建筑兼具御敌、防洪双重功能。明朝大将戚继光曾在此取得九战九捷,大败(  )

A.倭寇B.鞑靼C.瓦剌D.女真

14.

自明朝后期起,中国经济各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时期经济 新现象 的是(  )

A.玉米、棉花等作物开始在内地种植B.部分地区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C.纸币出现并作为主币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流通D.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

15.

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 这里的 指的是(  )

A.内阁制度B.司礼监C.奏折制度D.理藩院

16.

下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某王朝加强边疆治理措施的示意图(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处应该填入(  )

A.册封渤海郡王B.设立奴儿干都司C.设立金瓶掣签制度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17.

条约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 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条约 指的是(  )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18.

洋务派是从洋枪洋炮开始认识西方的,他们的 借法自强 亦从军事工业起步。下列企业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
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上海轮船招商局 ④开平煤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9.

下图是位于福州马尾昭忠祠中的马江海战烈士墓。2022 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 福建舰 下水。消息传来,很多福州市民赶往这里用 福建舰 的照片、鲜花告慰中国近代海军先辈。马江海战是近代史上中国拥有新式兵船以来,第一次与外国侵略者的水上战争。这次海战发生于19世纪(  )

A.40年代B.6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

20.

《申报》曾评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 人物: 此非所谓怀忠抱义,超今轶古之大丈夫哉!使统兵者皆能如此,亦何致见敌先逃,交绥辄溃?今台郡诸公之忠愤,足以感动天下矣! 该历史人物是(  )

A.刘永福B.林则徐C.左宗棠D.孙中山

21.

在1900年6月清廷正式向诸列强国家宣战之后,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与列强达成了互保约定,形成了中央对外宣战而地方议和的怪异政治局面。东南督抚们的这一做法(  )

A.迫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运动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C.展现了中国人不畏强暴的精神D.标志着清朝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22.

1911 年5月9日,清政府发布上谕: 所有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之干路,延误已久,应即由国家收回,赶紧兴筑,除支路仍准商民量力酌行外,其从前批准干路各案,一律取消。 这直接引发了(  )

A.清末新政B.预备立宪C.保路运动D.武昌起义

23.

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 参政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以上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A.《钦定宪法大纲》B.《清帝逊位诏书》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

24.

它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制定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这使党能够团结各民主阶级的力量,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做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这里的 指的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一大

25.

1927年 1月3日,英国水军暴力镇压武汉群众。刘少奇闻知情况拍案而起, 光天化日之下,英帝国主义者公然施暴,屠杀中国人民,制造惨案事件,不严惩杀人凶手,我们绝不罢休! 与这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是(  )

A.武昌起义爆发B.北伐战争顺利推进C.国共合作破裂D.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26.

1932年1 月3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洛阳宣言》,表示:“ 兹者政府为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不受暴力胁迫起见,已决定移驻洛阳办公。 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洛阳的直接原因是(  )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

27.

德国人拉贝在他的日记中写到: 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有些就在国防部面前的军营里进行。机枪声响个不停。 该段日记反映的是(  )

A.日军实施 三光"政策B.重庆大轰炸C.日军推行 囚笼 政策D.南京大屠杀

28.

美国《纽约论坛报》评论中国抗战时期的某次会战,认为: 华军之胜利,即为同盟国 之胜利,并使民主集团认识此次之胜利,为最合时机,且确信全球抵抗侵略之战争,为不可分性之整个战争。 该会战发生于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9.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它们既能在理智上启发人们,又能在情感上打动人们,在影响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下 列标语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打倒汉奸汪精卫 乌江天险,挡不住红军飞渡
打土豪,分田地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30.

1908年11月14、15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据清朝官方公开的档案记载,光绪皇帝是正常病逝。但一些私家记载则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如陪侍光绪的起居注官恽毓鼎在1913年所写的日记中就直言光绪皇帝为慈禧太后谋害,而曾在宫中生活多年、陪侍慈禧太后的德龄也认为光绪皇帝是在慈禧的默许下被人谋害。20世纪初,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研究专项课题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和衣服中检测到大量砒霜,得出了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的结论。这一结论也得到戴逸等著名历史学家的高度认可。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历史真相会因时代发展而不断改变B.官方档案的可信度不如民间记载C.二重证据法是解开历史疑案的关键D.科技手段有助于发现历史的真相

二、材料阅读

31.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东周时期, 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汉唐以降, 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故宫博物院展览 《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

材料三
在对技 艺的推敲、对规律的总结、对民生的眷念中,中华民族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与创造伟力。四大发明,耕作蚕织,制瓷铸铁,建筑园林,茶叶医药,天文地理………各项科学技术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尽精微以求新知、致广大以惠亿民的探索精神。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汇·格物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 塑当世之秩序 方面所提出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6分)
(2)列举两例唐朝时期 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工艺学相关知识的著作名称,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的新特征。(4 分)

32.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历代统治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为了削弱地方势力,赵匡胤便把所有的地方军队编为中央军队一禁军。 派人做一些木人发给各地方作标准,凡是体格符合标准的壮丁,都编入禁军。地方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疾,编为厢军,他们只能修桥补路,要造反也造不起来。此外,地方自唐以来,一个大州管几个小州,叫支郡。宋代取消支郡,一个州就只能管一个州。把州郡的财政也收归中央,又规定以文人知州郡,这样,即使一个大州也不能和中央抗衡,地力就不可能形成 尾大不掉 的局面。

——邓广铭等《中国古代史讲座(下》

材料二
元朝在完成全国大统一以后, 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固定为辽阳、陕西等十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但仍是 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行省制度的设制,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形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行省制度一直为后世所沿行,其区划也基本上从元代开始确立。

——整编自周良霄等《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

(1)根据材料一, 概括宋初为削弱地方势力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7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指出行省制度创立的意义。(5分)

33.

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入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并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14 年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使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进一步的怀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引起了巨大的激动,尤其是先进分子由此开拓了眼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的李大钊在1918年到1919年间开始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许多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在1918年到1920年间接触到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各地成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整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为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_____、_____, 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传播的主要方式。(6分)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下划线处所对应的两场革命战争,并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