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主粮之一。1551年西班牙人将原产美洲的马铃薯带入欧洲。
“马铃薯
”最早出现在中国何处,学术界存在争议。
观点一:
“东南沿海说
”
史料1 福建《松溪县志》记载
“康熙十八年县府曾刊布文告晓谕民众种植马铃薯……菜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甘苦。
”
史料2 1903年,美国人威廉在《荷据时期的台湾》一书中提到
“1650年到过台湾的荷兰船长斯特儒斯曾在其日记中记载在台湾见过马铃薯。
”
——摘编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三)》 观点二:
“北京说
”
史料3 明万历年间,《土豆》诗:
“榛实(果实)软不及,菰根(植物根茎)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花生),蜀国叶蹲鸱(大芋)。配茗人尤未……。
”
史料4 明崇祯年间,《酌中志》记载遭:
“斯时所尚珍味……素蔬……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北京)之山药、土豆,南都(南京)之苔菜……不可胜计也。
”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观点所引史料进行辨析,找出观点所引史料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