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3 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数量及进口地点
年份
|
进口量
|
进口地
|
1671 |
266磅10盎司
|
班达姆(印度)
|
1678 |
4717磅
|
甘贾姆(印度)与班达姆
|
1679 |
197磅
|
班达姆
|
1680 |
143磅
|
苏拉特(印度)
|
1682 |
70磅
|
印度
|
1685 |
12070磅
|
马德拉斯(印度)与苏拉特
|
1687 |
4995磅
|
苏拉特
|
1688 |
16666磅
|
苏拉特
|
1689 |
25300磅
|
厦门与马德拉斯
|
1724 |
1000担
|
广州
|
1739 |
14019担
|
广州
|
注:1担100斤,1斤≈1.1磅
——摘编自谢瑞育《1834年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研究》
材料二
印度 、锡兰以及日本的茶叶生产较中国来说起步晚,有的甚至从中国引种而成。但在19世纪末期迅速发展,形成后来居上的局面。这些国家由政府引导,并派专业人士到达茶区进行深度考察,并结合自己国家的土地状况进行栽培。他们采用集约式经营,以公司制为主,茶园集约,技术集约,管理体制集约,避免了资源浪费,节约了成本。随着印度、锡兰、日本的茶叶栽培不断的发展壮大,印度红茶迅速占领英国市场,相比中国茶叶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的特点,茶贩们更愿意在印度茶叶中加入中国茶叶,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而且味觉上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促使英国人民接受这一新茶种。
——摘编自姜琳琳《中国近代茶叶贸易衰败对茶叶生产现代化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发展的背景及影响。(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茶叶贸易衰败的原因。(6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