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四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335

一、单选题

1.

据如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史料

出处

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

《管子·地数篇》

管仲说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

子贡好废卖出买进,与时转货赀……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商业利润增至十分之二以为务

《史记·苏秦列传》

A.商业活动不受限制B.城市经济繁荣发展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2.

西汉末年思想家扬雄在《反离骚》中,把屈原比为 凤皇 神龙 骅骝 ,用 芳酷烈 扬之芳苓 来描述屈原的品德,但是扬雄又批评屈原 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 。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儒学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B.西汉末年道德观念沦丧C.人物评价受主流思想影响D.士人不满现实社会黑暗

3.

唐太宗曾对臣下说: 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 据此可知,唐太宗(  )

A.鼓励进言,虚怀纳谏B.宽减赋役,藏富于民C.发展科举,广纳俊才D.增设宰相,集思广益

4.

宋代诸州除设知州外,另设 通判某州军州事 ,简称通判。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 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 据此可知,宋代(  )

A.地方事权分化B.行政效率低下C.武将地位弱化D.边境防守空虚

5.

有学者指出,黄宗羲不具有卢梭式的民主思想。作为一个追求纲常世界的儒者,他不仅直接参与维护这个纲常世界的政治运作,而且还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学术努力。可见,该学者(  )

A.否定了黄宗羲政治思想的进步性B.批评了黄宗羲对西方启蒙理念的排斥C.强调了黄宗羲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D.认识到士大夫阶层躬行实践的重要性

6.

魏源视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为华夷秩序,将英国的扩张比作传统战事,认为除 之外,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这种观念贯穿于《海国图志》的撰述宗旨。材料可用来说明(  )

A.统治阶层不愿探索救亡道路B.西方冲击下民族危机的严峻性C.近代中国思想转型的艰巨性D.魏源初步认识到西方崛起缘由

7.

1904年,清廷颁布了第一个商标法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其对商标设计有如下规定,这些规定(  )

(1)

不可以注册有害秩序风俗并欺瞒世人的商标

(2)

商标不可使用和国家专用印章、国旗、军旗、勋章相同的图案

(3)

不得使用他人已经注册且又在前两年已公开使用的商标

(4)

商标不可以使用没有明显特征的图形

A.体现了中西融合的设计风格B.利于规范民族经济的经营秩序C.丰富了商业经营的现代模式D.彰显了商标制作的教化功能

8.

下图所示为上海画家鲁少飞于1937年年底创作的一幅漫画《制日寇死命的华北游击战》,描绘了中国士兵骑着战马勇敢冲锋砍杀日寇的景象。该作品反映了当时(  )

A.日军速战速决企图破产B.敌后战场备受社会的关注C.百团大战取得显著成效D.中国人民强烈的抗争愿望

9.

1955年7月,中国艺术团邀请美国人人歌剧团来中国演出;同年11月,中国举行美国民主诗人惠特曼名著《草叶集》出版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并向六位美国著名文化人士发出了来华邀请。1956年,中国京剧代表团访日演出,受到日本各界的欢迎。这些交流活动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放松对中国的封锁B.双百方针促进文艺发展C.中国积极改善外部环境D.中苏关系出现严重恶化

10.

美国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一是务实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二是渐进性,中国改革是速度和渐进的混合体,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这可用于解释当代中国(  )

A.改革开放成就巨大的原因B.调整发展模式的紧迫性C.制定对外开放政策的谨慎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1.

考古发现,日本出土的绳纹时期的玉玦与中国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遗址等出土的玉玦十分相似,而日本玉文化出现年代比兴隆洼文化晚1000多年;在长江下游部分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与日本本州岛日本海一侧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也高度相似。由此可知,绳纹时代的日本文化(  )

A.由中国东迁移民创造B.与中国吴越文化同源C.受到中华文化的浸染D.以航海业最具代表性

12.

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西欧,商人如果不加入行会就不得在本城经商。12~13世纪时,西欧行会中最普遍、最发达的是在一些一万多人口的中等城市,而在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口岸大城市,行会却并不普遍。这说明当时的西欧行会(  )

A.充当基层自治机构B.代表小生产者利益C.鼓励开展海外探险D.具有垄断贸易特征

13.

马丁·路德指出,教皇是人不是神,教皇权力不是来源于神的,而是人为设立的。教皇职责在于宣讲上帝之道,否则就不称职,甚至是敌视基督者。这一论述(  )

A.否定了罗马教廷的传教职责B.宣扬了教民的信仰自由C.打破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D.凸显了人文主义的理念

14.

如表所示为1783年6月8日华盛顿发表的公开信的主要内容。华盛顿发表这封信的时代背景是(  )

(1)

应该建立起一个各邦之间的不可分裂的联盟,将其置于一个联邦首脑的领导之下

(2)

将公正置于神圣的地位,采纳一套适合和平时期的政府体制

(3)

在合众国人民中间培养出一种和平友好的感情,这种感情足以让他们忘记彼此的地方偏见和地方政策,可以为了社会的福利牺牲他们个人的具体利益

A.中央政府缺乏权威,遭到英国殖民侵略B.美国民族意识高涨,地方自治观念淡薄C.邦联制度成为共识,启蒙思想广泛传播D.国家体制存在弊端,社会矛盾有所激化

15.

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

A.导致它们因分赃不均而矛盾加剧B.源于它们对世界霸权争夺的需要C.体现了其对战后秩序的不同诉求D.反映了西方大国均势外交的理念

16.

根据亚太经合组织预测的数据,从2020年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人口将从33亿增长至49亿,这一增长中的80%发生在亚洲。还有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签订的44个自由贸易协定中,有28个涉及亚洲。这可以用于说明,当前至未来(  )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B.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C.亚洲科技和贸易居于世界前列D.世界的政治多极化格局日益巩固

二、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遗产保护的时空线索

材料
工业遗产是人类发展的 见证者 ,1986年开始工业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不仅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通过梳理中西方工业化历程,有学者依据不同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绘制出 工业遗产产生时间线 (甲图),还按照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绘制出 宏观保护理念示意图 (乙图)。

甲图 工业遗产产生时间线

乙图 宏观保护理念

——摘编自徐恺阳等《特色化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价值思辨——以四川机器局遗址为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果让你绘制另一类型文化遗产的时空线索示意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8分)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联邦德国针对通讯、邮政、铁路等国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集中进行私有化。这类国有企业承担了较多的公共任务,盈利能力较差,很多长期以来都享受着公共财政的补贴。在此次私有化过程中,德国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如铁路、邮政等),政府对其进行改组上市,并逐步减少政府的持股比例;对于小规模的国有企业和不动产,政府主要采取直接出卖或拍卖的方法。尽管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很多国企降低了政府的持股比例,但仍保留了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国有企业在德国经济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郎昆、冯俊新《德国、法国国有经济:发展历程和经验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营企业实行经营承包制,这在当时是一种企业制度的创新。但是,由于承包制没有触及企业的基本产权制度,且本身还存在着 短期行为 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无法适应国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使得承包制难以为继。中共十四大后,随着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的逐步推进,改制上市迅速成为这个时期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 放小 抓大 一样,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1997年上半年,实行民营化的国有中小企业已占国有中小企业总数的50%以上。

——摘编自剧锦文《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与重组的变奏》

材料三
国企改革的肇始和四十余年的流变,也是中国经济向市场化探索、实践乃至形成中国特色模式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体制在改革探索中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中国有企业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改革历程。每个阶段的改革背后都烙印着时代发展需求的痕迹,而最终共同呈现出一种 国企改革的中国范式

——摘编自贺佳雯《渐进的国企改革》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联邦德国国企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联邦德国国企改革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国国企改革,谈谈你的认识。(4分)

四、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所示为摘选自史书所载汉武帝时期的若干史事。

相关人物

史事

汉武帝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六月罢

董仲舒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金日

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独不敢。日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赵充国

字翁孙,陇西上邻人也,后徙金城邻居。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奏状,诏征充国诣行在所。武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迁连骑将军长史

——据《汉书》等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就汉武帝统治的某一典型特征进行概述,并根据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特征概况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不得照抄材料)(12分)

五、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确保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高度上予以重视。中央苏区还特别注意加强对党员进行纪律教育,增强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的觉悟。当时的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代表会议制度、巡视制度、检察制度,健全了苏维埃的民主制度。在经济体制方面,苏维埃政府建立了统一的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国库制度,使各项经济工作得以规范有序地开展。中央苏区在开展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把党中央、政府、法律条文、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共同纳入其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

——摘编自曹京燕、雷远卓《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材料二
在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就转发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关于新解放区城市政策和群众工作的指示》,对入城之后的工作作了严格的规定,规范了解放军的入城活动,加强了军队的纪律建设。1947年冬季,与土地改革相结合,解放区开展整党和整军运动。整党和整军运动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党内的纯洁政治生态,提高了全党和全军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为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持。为了加强党内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设置了监察机构,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严防不良作风的腐化。还颁布了一系列监察法律法规,为党肃清不良风气提供了法律保障。东北行政委员会、晋冀鲁豫边区、苏北解放区等多个解放区分别出台了《东北解放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和《苏北区奖励节约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对贪污腐败行为的惩处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摘编自刘静《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廉政建设举措。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苏区和解放区党的廉政建设经验。(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