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882年
上海织布局
在上海十年专利
1893年
重庆聚昌火柴厂
在重庆、川东地区专利经营二十五年
1900年
浙江利用公司
在浙江境内专办机器磨面、织布为期十年
1908年
汉口既济水电公司
准其在汉口地方专办商业
1880年
1920年
(1)
机器
111
575.6
(2)
钢铁
105.3
492.8
(3)
棉纺织
97.2
成材
393.4
(4)
87.1
363.7
(5)
靴子和鞋子
82
造船(钢)
348.8
(6)
服装
78.2
汽车
347.3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黄梅《“湖广填四川”移民现象的历史考察》
——摘编自唐润明《抗战时期重庆的人口变迁及影响》
——唐润明《百万移民撼天地——三峡移民精神礼赞》
——据李赟《苏联军事援助对中国抗战胜利的贡献》
三、开放性试题
美元国际化的起点
(1870—1914)
1879年美国实施金本位制和1913年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保障了美元可兑换性和美元币值的稳定性。美元开始进入国际舞台。此时的英镑虽然地位有所衰落,但仍为世界主导货币。
美元的历史性机遇
(1914—1944)
英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大为削弱,美国成为当时世界唯一保持金本位制的经济大国。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纽约金融市场足以与伦敦市场相提并论。
美元完全国际化
(1944—1973)
1944年7月,美国与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布雷颗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与黄金等同的储备货币和主要国际支付手段,确立了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
美元地位逐渐下降
(1973年以来)
1973年美国宣布放弃运行布雷顿森林体系。1976年《牙买加协定》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美元的国际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仍得以延续。
——摘编自孙海霞《美元国际化:历程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