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文献记载
文献出处
“……船上满载胡椒。葡人欲往广东,中国官吏不许,(舰队指挥官)强驶入内河,放炮举敬礼。抵广东后,国使与随员登陆,中国人接待颇优,择安寓以舍之。”
16世纪葡萄牙历史学家巴罗斯著《亚细亚》
“蓦(蓦然)有大海船二只,直至广城怀远驿,称系佛郎机国进贡……以其人不知礼,令于光孝寺习仪三日,而后引见。”
《筹海图编》引时任广东按察佥事顾应祥语
表1可以用来说明
年份
步行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11770
6894
544
9
0
1926
50823
14600
3459
3764
172
922
表2可以反映出民国时期的上海
图5
二、材料阅读
——据周平《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
——李朝辉《中美两国边疆观形成与演进对比研究》
三、开放性试题
表3 成都杜甫草堂部分“文本化风景”
内容
来源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北宋王安石为《杜甫画像》题诗(部分)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晚清名士顾复初于光绪年间题写、现代书法家邵章补书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学者郭沫若1953年题联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学者谢无量1955年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部分)
对人类最伟大的诗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2004年题词
——据《杜甫草堂诗艺文研究》等整理
四、材料阅读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卷)》等
——据梁占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转向与衍生》
——据盛永华《宋庆龄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