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四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730

一、单选题

1.

公元前546年,宋国倡议 ,十四国会盟于宋都商丘,规定 晋、楚之从,交相见也 。晋、楚达成协议后,双方四十年没有发生冲突。弥兵会盟(  )

A.有助于中原地区稳定B.确立了宋的霸主地位C.根植于宗法制的传统D.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

2.

秦汉时期,文书中常见 郡守主 县主 乡主 主吏 等称谓,用以强调其 主要责任人 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亦是律令追责的主要对象。官吏称 反映当时(  )

A.等级制度森严B.行政职责分明C.官僚体制完备D.基层治理严苛

3.

据考古发现,西安、洛阳一带出土的唐代陶瓷灯具,多为适合胡桌胡椅的矮柄、无柄灯,莲瓣、莲珠、莲花座为其常用纹饰。由此可推知,唐代(  )

A.海上丝路繁荣B.民营陶瓷业发达C.社会开放包容D.中华文化圈形成

4.

图1所示为宋代 对钱 。两枚钱币书体不同而钱文相同,形制、币材等也完全一致,可成双配对。 对钱 的铸行主要契合了当时(  )

图1

A.铸币工艺的文化追求B.讲求实用的艺术特征C.逐利享乐的时代风尚D.弱化门第的社会观念

5.

清朝统一新疆后,万寿宫作为朝贺大典的专用场所,遍布天山南北。其中乾隆年间修建的均位于将军、都统、参赞大臣等本地军政首脑所驻城内或城郭附近。清政府在新疆修建万寿宫旨在(  )

A.促进民族交融B.抵御列强侵略C.强化政权认同D.提升行政效率

6.

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将对外文书由 赐书 改为 国书 ,称西方国家为 有约之国 ,接受公使以鞠躬礼觐见皇帝,渐次向各国派遣常驻使臣。这些变化反映了清廷(  )

A.自救运动全面展开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外交举措趋向务实D.天朝上国的观念颠覆

7.

1912年,胡适曾言, 连皇帝都得走了,再没有什么可以安然被认为是神圣的了 。1919年他又以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为口号发起了 整理国故 运动。这一变化(  )

A.有助于思想启蒙的深化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C.破除了封建思想的桎梏D.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普及

8.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指出,绝对不许重复1931~1934年对资产阶级经济成分所采取的政策——过高的劳动条件,过高的所得税率,不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为目标,而以片面的所谓劳动者福利为目标。这旨在(  )

A.明确党的阶级属性B.保障解放战争胜利C.转移党的工作重心D.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9.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军遵循 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 的保障理念。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由部队前方就地补给向国家后方集中统一供给转变;由作战部队自我保障向分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结合转变。上述转变(  )

A.体现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B.践行了民主革命的精神C.得益于国家实力显著增强D.彰显了计划经济的成就

10.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并引发一股博物馆热。图2所示为其线上热卖商品,灵感来自元代赵孟顺所作的《浴马图》。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成功(  )

图2 《浴马图》玩偶摆件

A.取决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B.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凸显了博物馆的研究价值D.得益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11.

塞琉古一世(约前358~前281)在底格里斯河畔建塞西亚城为都城。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了希腊式的市场、剧场与体育馆,以及大量刻有希腊语的钱币、印章、封印。由此见,该城的建立(  )

A.立足于因俗而治的怀柔政策B.旨在实现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C.适应了王国领土扩张的需求D.体现亚历山大统治模式的延续

12.

内府总管是英国贵族庄园领地中的重要职位,负责审计账目,监察地方法庭及地方官员。13世纪末起,内府总管的司法权力开始削弱,贵族也开始聘请专业审计师来负责会计工作。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封建经济开始解体B.政治制度变革加剧C.近代因素逐渐孕育D.文官制度初步形成

13.

16世纪期以后,西班牙依赖进口英、法、荷等国货物供应本国和西属美洲殖民地;西属美洲殖民地从欧洲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价值多于从西班牙进口的商品价值。上述材料可用于说明(  )

A.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B.拉美民主运动的高涨C.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D.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14.

1848年,法国制宪会议决定设立总统职位,由普选产生。此方案在议会激起不少反对主张。如表1所示。

表1

主张

理由

第一种

不应设立总统职位

应由议会以选举方式产生部长会议主席,对议会负责

第二种

不应由普选产生总统

最高行政首脑可能不服从议会

这些主张可用于说明,当时法国(  )

A.保皇势力过大B.存在对绝对权力的警惕C.议会内部分裂D.充满对政局动荡的失望

1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就,如第聂伯河水电站、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莫斯科地铁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等。这些成就的取得(  )

A.立足于新经济政策的延续B.有助于摆脱经济危机威胁C.着眼于保障反法西斯战争D.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6.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墨西哥至少有7500家小企业倒闭,依赖进口零部件组装再出口的 客户工业 成为其最大的外汇收人来源;与此同时,美国玉米也大量涌入。这可以反映(  )

A.区域合作助推自主转型B.市场开放增加发展风险C.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扩大D.墨西哥的产业结构优化

二、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于1959年,以其命名的二里头文化,约当公元前1750~前1520年,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在二里头都邑中,官城内的两组大型宫室建筑群呈中轴线布局,位于中心区的井字形大道是迄今所知东亚大陆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官营作坊区出土了以复合范技术铸造的青铜礼器群。学界普遍认为,二里头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图3 二里头都邑中心区的遗存分布

——摘编自许宏《二里头遗址突出普遍价值举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提纲。

二里头遗址在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的价值

遗址中出土的青铜礼器群,可用于研究早期中国的礼乐文化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要占有香料产地和垄断贸易,就必须摧毁阿拉伯商贸网络。1505年,阿尔梅达总督受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委派,带着一套制订完备的政治行动纲领前往印度。他在战略重地修筑碉堡要塞,命令舰队持续停泊在印度洋。1509年,阿尔布克尔克接替阿尔梅达。他对印度的风土人情了若指掌,善于大胆使用手中兵力,战略才智高超,是葡萄牙亚洲帝国的缔造者,也是在亚洲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好保证。葡萄牙1510年占领果阿,建立行政管理的大本营;1511年攻占马六甲,控制住它同太平洋的海上贸易;把管辖权和宗主权强加于霍尔木兹,控制了波斯湾。

——摘编自【葡】马尔格斯《葡萄牙历史》(1998)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历史记载。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20世纪初期,美国国内石油生产发展迅速。1920年,美国政府制定《矿产租让法》,迫使荷兰给予美国公司在印尼的石油生产特权。到1954年,美国控制了中东一半以上的石油生产。1973年,尼克松废除了一贯以来实行的石油进口定额限制。同年10月,美国政府同意放宽美国石油公司在中国及其近海水域的业务限制。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海湾国家建立大批军事基地,加强对海、陆运输通道的严密控制。21世纪以来,美国页岩油气革命成果日益显著,政府借机重塑全球石油地缘政治的新优势。

——摘编自王佩云等《百年石油中国策:从石油战争走向全球治理》

材料二

表2 中国石油发展简表

年份

事件

1950

召开第一次石油会议,确定发展石油工业的基本方针。

1960

集中人力物力在大庆开展石油会战。

1978

原油产量达到1亿吨。

1994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在印尼马六甲海域签订第一个合作开发海外油田的合同。

2011

石油消费总量达4.7亿吨,石油净进口量2.63亿吨。

2014

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赴南海开钻。

2016

倡导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提出以协商谈判解决争议。G20杭州峰会再次强调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推动当前绿色发展合作

——摘编自崔守军《能源大外交:中国崛起的战略支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石油政策调整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与中国石油发展的相同之处,并说明新时代中国 能源大外交 超越美国之处。(16分)

四、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清末民初,古已有之的 近世 近代 获得了现代意义上历史分期的新意 近世 通常指明清以来, 近代 则多指鸦片战争以后。1840年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 近代化 变迁,堪称 数千年来有之变局 。人们通常忽略了传统农业社会在此 变局 之前两三百年间已经酝酿着重大的社会变动,可名之为 近世化 趋势。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是近世渐变与近代突变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在从 近世 近代 转型的背景下,围绕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展开。建构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必须放宽视野,在一个更大的框架和更长的时段中观察、思考。至少要向上延伸到明清之际,尤其要重视明清之际社会与文化的内在变迁;同时也要向下延伸到1949年之后,因为还存在一个从旧中国转变为新中国的历史过渡期。

——摘编自马敏《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 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