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8 浏览数:489

一、单选题

1.

甲骨文中有 蜀受年 蜀不受年 等记载,这里的 是农业丰收之意。到周武王伐纣时,古蜀和西南地区的庸、羌等民族,一起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这些记载都可以表明古蜀地区(  )

A.战争频繁发生B.和中原地区早有联系C.民族杂居生活D.受中原王朝直接管辖

2.

唐代杜佑所撰《通典》200卷,分作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与先前 正史 中志书相比较,将食货置于第一门。这种门类次序的确定,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历史运行的基础是(  )

A.物质生活B.阶级关系C.土地制度D.思想观念

3.

卫所是明代常备军的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设卫所,屯驻军队。下图为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图中属于 九边 重镇的卫所应在(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指出,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直接源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在世界市场上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巨大的且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据此判断,这个历史时期是指(  )

A.隋唐时期B.宋元时期C.明清时期D.民国时期

5.

严复在1895年所写的《原强》中提出, 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 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下列对这段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宣传改良道路挽救统治危机B.强国救民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C.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D.批判旧礼教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6.

钱伟长(1912—2010)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晚年著有《八十自述》,记述了他从幼年到知名学者、科学家的主要经历,史料丰富,十分感人,对读者有教育和启迪意义。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在国家危难之时钱伟长教授 为国而学 情怀的是(  )

A.19岁进清华大学后,决心弃文学理,走科学救国的道路B.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64岁以后学习计算机的知识
C.在八旬高龄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继续进行科学研究D.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九十岁后,仍然坚持每天步行三千步

7.

下图中包含了新中国工业城市分布的重要信息,据此判断,其布局调整应是20世纪(  )

A.3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90年代

8.

下表是部分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的徽标,其所体现的相同主题是(  )

A.世界经济全球化B.维护地区和平稳定C.世界文明多样化D.合作共赢共促发展

9.

有学者研究指出,欧亚大陆的人口从公元前1万年的大约200万增加到公元前5000年的1500万,公元前2000年约有6000万,到公元1年达到了惊人的1.65亿。促成在大约1万年的时间里人口近百倍增长的重要因素是(  )

A.农耕和定居生活B.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C.贸易和物种交流D.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

10.

远征意大利,拿破仑宣布法国军队是 自由和解放的旗手 ,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反抗法国的征服。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

A.主要目的是传播启蒙思想B.促进了欧洲各国完成统一C.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D.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特征

11.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宪法中规定:墨西哥的一切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将部分大地产拆分成小块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据此,这些内容反映了(  )
①建立民主政权的愿望 ②民族独立的目标
③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④农民阶级的诉求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2.

20世纪60年代,英国市区人口开始减少,出现内城空洞化倾向,人口由中心城区向郊区迁移,聚居在大城市边缘地带,城市周边出现卫星城。这表明(  )

A.城市化的水平下降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农村发展超过城市D.国家人口数量锐减

13.

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当时影响 东西问题 的主要因素是(  )

A.金融危机B.欧共体不断发展C.冷战对峙D.不结盟运动兴起

14.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该论断主要表明(  )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重大成果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从未中断D.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5.

我国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 以中国今日之考据学,已足辨别古书之真伪。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迳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 由此可知,对待伪材料的态度应是(  )

A.全盘接受B.辨析慎用C.大胆批判D.舍弃不用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高(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事)及箸(书)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

——益阳兔子山秦简牍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

材料三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被发掘,出土1100多枚竹简。秦墓主人是一个秦吏,名字叫喜。随葬的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为吏之道》等,秦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主持参与本次考古工作的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前所长陈振裕,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肃然起敬, 按照常规,棺内器物不多,清理的任务不大。但是我们看到,在墓主的头下、右侧、腹部和足部,堆满了竹简,那一幕确实太震撼了。

——据《国家宝藏——云梦秦简》等

(1)材料一、二对秦二世继位的记载不同,有学者认为,根据材料二可以推翻《史记》的记载,但也有学者不同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实证角度,简要解释学者不同意的理由。(1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陈振裕看到喜的墓葬深感震撼并 肃然起敬 ?(8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已经经过了产业革命和进化论思想净化的欧美各国,教育、法律、艺术等方面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当这种强势文化进入上海以后,在租界土地上得到了展现,使租界成了西方社会发展的 现实模型

——据李芬兰、李建平《租界——上海历史近代化的双刃剑》

材料二
上海最大的租界,是英美租界合并之后成立的公共租界。今天所谓的外滩,就是公共租界的地界。无疑,当年的租界,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但是,租界的繁荣,其实主要靠的是中国人。太平天国战争,让最繁华的江浙地带变成战场,而只有上海的租界,成为战争中的和平绿洲,于是,江浙一带的富人,跑得快的,都进来了。租界里的洋人,发战争财,把租界里的地皮和房屋高价卖给或者租给中国的富人,陡然之间,租界就肥得流油了。

——据张鸣《租界里的烦心事》

材料三
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 国中之国 的租界更是成了半殖民地中国最典型的特征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学界对租界中的市政建设、公共行政管理、市民文化、社团组织、公民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股美化租界的潮流,一些人甚至认为租界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是 大于 的。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 侵略有功 论,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此必须加以驳斥。

——据沈冰清《在租界问题上应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上海公共租界为案例》

(1)材料一、二认为上海租界繁荣的原因有何不同?你如何理解这种不同?(10分)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租界问题?(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从蒸汽动力到智能技术,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每一次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 世界文明中的技术 为主题,拟定两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并分别阐述其选题意义。(要求:研究问题明确,选题意义阐述充分,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