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5 浏览数:801

一、单选题

1.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生动记述和歌颂了大禹 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的丰功伟绩。在此基础上,历代为政者和学者不断绘制、修正并完善所处时代的 禹贡图 和《禹贡》经文。此现象是因为《尚书·禹贡》(  )

A.保留了夏代历史文献资料B.客观反映了九州的地理划分C.奠定后世中国版图的基础D.承载着统治阶层的政治理想

2.

前秦宰相王猛曾对苻坚留有遗言: 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 王猛去世后,苻坚对群臣说: 今奉命于天,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为(唯)东南一隅未宾王化。 据此可知,该时期(  )

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B.民族交融促成华夏认同C.正统观念影响政治走向D.南北民族矛盾逐步缓和

3.

朱熹认为 且如此灯,乃本性也,未有不光明也。气质不同,便如灯笼用厚纸糊,灯便不甚明;用薄纸糊,灯便明似纸厚者;用纱糊,其灯又明矣:撤去笼则灯之全体著见。 朱熹意在强调(  )

A.人性本善B.格物致知C.克制私欲D.发明本心

4.

在《明实录》所收录的皇帝谕旨及大臣奏疏中, 抑末 一词出现有6次,皆在嘉靖九年以前。而 通商 一词,在《明实录》出现的次数较多,达15次,贯穿明代前、中、后期,且嘉靖九年以后占绝对多数,达11次。这反映出(  )

A.政府逐步放弃抑商政策B.朝贡贸易发展较快C.明中后期商业快速发展D.官商合流现象普遍

5.

表2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员地域构成

地域

江苏

浙江

湖南

安徽

山东

广东

人数

24

7

2

1

1

1

对表2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

A.新式人才地域分布存在差异B.南北方存在较大文化差距C.江浙地区最早开始了近代化D.国人成为洋务译书的主力

6.

1890年,德国公使巴兰德向总理衙门提出: 紫光阁为筵宴藩属之地,见诸记载,各国使臣于此处觐见,于体面有碍 ,要求必须改变觐见地点。后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的地点,改为北海的承光殿,再改为皇宫内的文华殿,旋又改为皇宫内的乾清宫。这反映出(  )

A.外交礼仪成为中外交涉的核心B.西方国家力图与清朝实现平等外交C.清廷外交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D.列强意在借外交礼仪攫取侵略特权

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县、区苏维埃政府只设土地、财政、劳动、军事等工作部门,工作人员没有工资报酬,只领取少量生活费。政府工作人员均须在不妨碍政府日常工作的条件下,亲自下田,去帮助政府近旁的红军家属及缺乏劳动力的贫苦农民群众耕田。这些举措(  )

A.有利于缓解边区的财政压力B.密切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建政原则D.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8.

196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推动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加拿大小麦局签订了中加第一个长期小麦贸易协定,中国每年从加拿大进口小麦500万吨。1963年,双方又签订第二个长期协定。到1970年,中国共购买加拿大1800万吨小麦和130万吨大麦。此举(  )

A.有效解决中国严重的经济困难B.开启了中西方经济贸易的全新渠道C.利于缓解中国面临的外交困境D.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9.

古埃及法律规定,妇女有离婚的自由,离婚后的妇女可以获得丈夫三分之一的财产。如果丈夫去世了,妻子可以拥有丈夫生前的所有财产。埃及学者费舍尔对古王国时代有关头衔研究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有 织工之屋的管理者 假发之屋的监工 节日的女主持人 等头衔。这表明古埃及(  )

A.妇女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B.男女在经济上享有平等权利C.法律有效保障妇女的权利D.女性广泛参与社会政治活动

10.

拜占庭帝国早期,官方语言是拉丁语,后来在宗教和世俗文化领域,希腊语逐渐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罗马法律也在发生变化,《法律选编》在序言中指出 我们意识到前朝皇帝颁布的法律难以理解;它们之于民众,就像天书一般完全无法理解。 此现象源于(  )

A.希腊文化的复兴B.帝国稳定统治的诉求C.日耳曼人的入侵D.罗马法地位逐步下降

11.

南北战争后,来自东部的铁路公司和土地投资公司依仗政府的赠予和雄厚资本,获得大量无偿和廉价土地,然后转手高价零售,由此赚取的巨额资金又转化为铁路投资,或向西部矿业和东部制造业转移。据此可知(  )

A.南北战争促成美国产业升级B.南北战争推动了政府职能扩大C.垄断资本影响国家经济政策D.土地政策调整促进工业化发展

12.

20世纪60年代,教皇保罗二世认为欧洲应该首先是一个基督教的欧洲;1983年的 所罗门宣言 建议把一个共同的文化遗产有意识地确定为欧洲认同的一个因素;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强调了欧盟的统一公民资格和防务认同。 欧洲认同 理念(  )

A.推动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B.弥合了欧洲的文化差异C.旨在复兴欧洲的古典文化D.实现对民族界限的超越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3 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民营工商业主保护法》

年代

法案内容

1667

提高外国葡萄酒进口税

1669

法国境内民营工商业主贩运货物,免除城墙修筑税、养护桥梁税、铺路税

1678

对雇佣25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商店、商船减免契约税

1682

各省治安官可为500法郎以内的贷款合同作担保

1685

采用新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获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

——据(法)贝克《十七世纪法国的专制主义与社会》

材料二
抗战初期,为了保证国防耗费以及民生基本要求,南京国民政府通过颁布战时经济法令,对后方经济实行越来越严厉的统制政策,民营企业纷纷破产。抗战胜利后,不少民营企业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然而,国民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征收各种捐税,滥发纸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急剧膨胀,给了民族企业致命一击。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与美方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民营工商业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据张伟《我国近代民族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价值研究》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从2012年底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8月的4701.1万户,民营上市公司数量3000多家;在世界500强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5家增加到2022年的28家。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超过60%,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占比超过80%。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要求 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据王胜桥《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民营工商业主保护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法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影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学者认为国家形成的路径概括起来有四条:分别是管理型国家、压迫型国家、征服型国家和军事型国家。

图4 国家形成的四条路径

——据何增科《早期国家与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结合早期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国家形成的一个或多个路径,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从1921年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实践围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而展开。针对党内对马克思主义还知之不多、理解不透、把握不深的情况,毛泽东指出: 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 。此种表述并非戏谑之言,而是从深刻的历史教训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摘编自齐卫平、樊士博《前提、过程和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回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1921~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重大意义。(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