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记述
出处
御中发征……失期三日到五日,谇(责备);六日到旬,赀一盾(盾牌);过旬,赀一甲(盔甲)……
秦简《秦律·徭律》
今士五甲(应征者)不会(到岗), 治(笞)五十……
秦简《秦律·戍律》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军费开支
美国
苏联
1965年
6834
3290
546
370
1970年
9778
5160
834
539
1975年
15057
8660
921
1240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后汉书·西域传》
——摘编自周去非《岭外代答》
三、开放性试题
图1
图2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滦旱志》
——摘编自《辛亥滦州起义》
表1 中国古代通用语推广大事记(部分)
时期
大事记
春秋
朝、聘、令、盟等正式场合及赋诗作文,一般都使用雅言。
秦汉
以原秦晋方音为基础形成“通语”,以隶书为通用文字,编纂了一大批推行通用语言文字的字典辞书。规定学童必须能够背诵、讲解和书写八种字体九千字方能为吏。
北魏
孝文帝曾强力推行“通语”。魏书文帝本纪太和十九年六月已亥公元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隋唐
颁布《切韵》为官韵。在科场上必须遵守其音韵标准。
宋
主要把《广韵》、《集韵》《礼部韵略》作为官韵。
元
规定学校要教学“天下通语”。学生学习标准汉语不力要挨板子。
明清
颁行“参考中原雅音”编订的《洪武正韵》。设正音书院,教授南方的官员和读书人标准“官话”。
——据孙海娜《我国国家通用语》
——摘编自《英语的全球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北京大学出版社
——摘编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