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362

一、单选题

1.

西周中晚期的五祀卫鼎、散氏盘、师永盂等青铜器,均有土地交换转让的铭文,其中一些还涉及了土地赔偿案件的审理程序。这反映当时(  )

A.土地私有制已确立B.司法判决依据明晰C.井田制度出现松动D.宗法分封体系崩溃

2.

汉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 入粟拜爵 之策, 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这一政策(  )

A.有助于缓解汉初农业生产的困境B.导致了汉朝社会政治风气的败坏C.有利于西汉外儒内法理念的实施D.弱化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社会影响

3.

唐高宗时组织人员编修《唐本草》, 普颁天下,营求药物 ,并令绘出实物图谱。据考证,药典里药图来源至少有13道133州。由此可知,《唐本草》的编修(  )

A.强调中医的辨证论治B.传承了前人的编写经验C.重视药物的实地取证D.确立了医典的修撰原则

4.

明代是城隍信仰发展的转折点。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发诏书,所有县级以上的城市都要建造城隍庙,后向下扩展到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镇,构建起了和行政等级完全一致的城隍信仰建制。城隍信仰建制旨在(  )

A.强化君权神授的主流意识B.利用民间信仰为统治服务C.促成城隍文化的全面繁荣D.顺应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

5.

《福建通志》载,建宁府浦城县,民 焚山而樵,掘根株,种苞谷(玉米),泉竭苗枯,土松溪积,旱潦(涝)可虞(预料)”。这说明了(  )

A.玉米种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B.土地开发利用需要统筹兼顾C.小农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D.人为灾害频繁导致民生艰辛

6.

鸦片战争后,魏源将西方的强大归于兵工,主张师夷兵工以筹海,可谓睁眼看世界之 近谋 ;徐继畲则更深入探究西方兵工赖以产生的制度基础,提出师法泰西文明以自强,可谓睁眼看世界之 远略 。这说明(  )

A.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得以转变B.外来侵略促进民主意识增强C.中体西用的价值理念付诸实践D.民族危机引发士人思想嬗变

7.

1934年4月,毛泽东在《乡苏维埃怎样工作》中指出:乡苏代表会议每星期应开会一次,带回并讨论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其形成的决议应向群众报告,并动员群众来执行。毛泽东详尽阐述乡苏维埃工作流程意在(  )

A.推动红色政权管理的民主化B.强调乡苏代表会议的重要性C.动员社会各界抗日的积极性D.构建革命根据地的治理模式

8.

表1 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实施的部分举措,表1举措的实施 (  )

时间

内容

19391

召开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

194111

公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25

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

194212

开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生产运动

A.巩固了国民大革命的社会基础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完善了陕甘宁边区的组织建设

9.

1949年1月,中共中央的一次会议指出: 全党大多数干部,在过去几年,特别是一九四八年,有系统地学会了在农村工作中,在城市工作中和在军事工作中的各项具体的政策和策略……这是一个最伟大和最根本的胜利。 这(  )

A.提供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依据B.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C.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D.指明了新生政权建设的根本方向

10.

据图1可以推断,中国城市轨道交通 (  )

图1 截止2020年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A.兼具轻轨与快轨的综合特性B.助力公交与地铁的有效互补C.利用地上与地下的闲置空间D.减缓运力与运量的交通矛盾

11.

《荷马史诗》中的神话故事,广泛地体现了古希腊的社会风貌与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如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等,他们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往往能够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这反映了《荷马史诗》(  )

A.重视神话对希腊历史研究的作用B.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思想C.完全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D.大力宣扬理性主义的英雄史观

12.

据估计,1620~1642年,英国约有58万人越过大西洋,去往北美和加勒比地区。50年代至60年代,海外迁移达到高峰。迁移人群中不仅有清教徒,而且有天主教徒、罪犯等。据此推断,17世纪英国人口的迁移(  )

A.减轻了农村就业和生计的压力B.实现了殖民文化向多层次转型C.推动了殖民扩张和贸易的发展D.缓和了欧洲地区新旧教派矛盾

13.

1847年7月9日,大资产阶级代表巴罗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宴会运动,要求政府进行选举改革。此后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宴会运动成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尤其是广大工人举行的宴会,公开号召起来革命,推翻七月王朝的统治。法国宴会运动(  )

A.显示出民众政治参与的强烈愿望B.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C.改变了金融贵族独霸政权的局面D.深刻影响西欧各国的政治现代化

14.

1861年,马克思在《致费迪南·拉萨尔》上说: 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他也认为 人的存在具有特殊性,不能将自然法则直接搬用到人类社会中。 这说明了(  )

A.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思想基础B.自然选择法则能准确解释人类社会发展C.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规则D.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15.

1929~1932年,苏联政府多次通过扩大出口产品生产和提高质量的决议,并加强了对出口任务监督,完成出口计划成为苏维埃的关注中心。1931年,劳动与国防委员会作出决议:把国家出口外汇收入的一半划归企业支配,以弥补它们进口需要。苏联的这些举措(  )

A.应对了经济大危机的冲击B.打破了西方世界的贸易垄断C.筹集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D.改善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

16.

据统计,2012年全球大约1260万人由于环境原因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3%;2014年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在480~1270万吨之间;2016年全球只有70个国家发布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铅涂料条例。这些问题表明(  )

A.全球治理的艰难竭蹶B.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共识C.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D.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难以协调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表2 福建省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世界文化遗产地

入选时间

入选理由

南平武夷山

1999

这是一处被保存了两千多年和拥有一系列考古遗址、遗迹的文化圣地。它的船棺、古崖居遗构和西汉闽越王城遗址真实地再现了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它拥有被称为世界桥梁建筑活化石的馀庆桥;它的茶文化与儒释道完美融合。朱子理学文化在这里通过文献资料、摩崖石刻、书院遗址等,得到了完整地阐释,影响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远及东亚、东南亚乃至欧美。

福建土楼

2008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普遍而杰出的价值。它全面展现了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征。它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风格古朴,形式优美,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真实地再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

厦门鼓浪屿

2017

这是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现代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它完整地反映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百年间,闽南传统风格、殖民地外廊式、西方古典复兴式、现代主义等建筑风格的交流、互鉴、融合。它真实地突出了延续至今的住区功能和性质、保存完好的城市空间格局与道路体系等。

——根据福建省文物局《福建文化遗产简介》整理

从表2中任选一处,归纳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体现的普遍价值,并说明其入选的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华盛顿共识 即1989年出现的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其主张发展经济必须通过自由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采取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严格限制政府干预。在市场运作方面,私有产权是基础安排,鼓励私人自由参与市场竞争,降低边际税率,激励盈利欲望,开放国内市场。实施自由贸易,参与全球化合作竞争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资本自由流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竞争浮动;在政府管理方面,放松管制,国企私有化,控制财政支出,削减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保证宏观经济平稳。

——摘编自易娅莉《中国经济模式发展分析——基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孟买共识的比较》

材料二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操作层面,改变了原有的计划性资源配置模式,实现了以市场为主导的配置方式,促进了各种资源的有效流通,提高了发展效率和质量,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理顺了政企关系,探索出一条国企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路子,推进了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在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加快了改革进程,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改革开放使中国打开了大门,将自身尽快融入到世界发展之中,遵循世界经济规则,参与世界各类经济组织,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互惠共赢。中国还不断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并鼓励外资进入,不断降低关税壁垒,发展自由贸易。中国的改革充满着自己的智慧,也是中国自己的方案。

——摘编自韩利《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路径、战略与精神标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 华盛顿共识 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华盛顿共识 提出的背景。(1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 华盛顿共识 相比中国改革的不同之处,并归纳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智慧方案。(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和意义等。图2是1956年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国馆建筑及展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2中提炼一个主题,并撰写解说词。(要求:主题恰当,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三兔共耳 的装饰图案广泛分布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亚欧大陆各地,成为当地宗教、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图饰,沿用至今。目前已知该图案年代最早的实例存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壁画中 三兔共耳 发端于隋初,图案的主体构成呈圆形,三只兔子以等边三角形均匀分布其中,两两共用一耳,相互追逐,首尾相接,动感十足,造型优美。古人眼中 的内涵很丰富,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说: 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 三兔共耳 共生 创作手法也体现着中国传统宇宙观,有自秦汉以来 三圆三方 宇宙模型的影子,体现着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一些西方学者认为 这幅图具有神秘的力量 ,能够为人们带来无限遐想和吉祥的寓意。

——摘编自赵燕林《千年壁画三兔共耳缘何闻名中西?》

(1)根据材料,概括 三兔共耳 装饰图案所蕴含的历史信息。(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类型的史料佐证 三兔共耳 所体现的哲学观念,并简要说明。(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