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有学者将1912—1920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出现
“黄金时代
”归因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表2 1914—1920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表(单位;千海关两)
年价
|
净进口货值
|
净出口货值
|
入超
|
1914
|
589.241
|
356.227
|
213.015
|
1917
|
549.519
|
462.932
|
86.587
|
1919
|
646,998
|
630.809
|
16.188
|
1920
|
762.250
|
541.631
|
220.619
|
——据阮湘《第一回中国年鉴》
材料二
表3 日本和美国1913—1918年对华投投资和贸易表
|
日本
|
美国
|
|
对华借款
|
对华投资
|
在华纱厂纱锭数
|
是国对华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
|
在华企业数
|
1913年
|
1.06亿元
|
3.8亿日元
|
11万枚
|
7.5%
|
136
|
1918年
|
3.54亿元
|
8.8亿日元
|
33万枚
|
16.4%
|
309
|
——据阮湘《第一回中国年鉴》
材料三
劝用国货歌 诸位同胞,大家记好,中国国耻,二十一条
提倡国货,经济绝交,雪耻妙法,没有再好。洋货虽丽,损坏甚早,国货虽粗,久用不了。
同胞苏醒,钱勿外抛、抵制外货,立志坚固 |
1915年河南某中学生创作
图 5
——据汪水平《歌声诗意里的消费政治:近代“国货歌”的文本解读》 (1)材料一的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5分)
(2)材料二中的史料与帝国主义国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现象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3分)
(3)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2分)
(4)研究民族工业发展
“黄金时期
”产生的原因,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