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杭州四校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9 浏览数:337

一、单选题

1.

表1所示为古代文献对商朝末代君主继承王位的相关记载。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记载

出处

微子启,帝乙之元子长子也,纣之庶兄,以圻内诸侯,入为王卿士。

《左传》

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君主)。

《吕氏春秋》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史记·殷本纪》

A.商朝已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商王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C.商代已出现血缘政治特征D.王位继承体现了子凭母贵

2.

13 世纪时,法国统治者开始看重塑造国王和王室成员的雕像,并将之摆在巴黎的公众场所,诸如教堂旁、塞纳河畔和主要道路两侧;到14世纪下半叶,统治者的塑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出现在巴黎的城市空间中。法国统治者此举(  )

A.受到宗教改革的推动B.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C.意图抗衡教会的权威D.推动法国民族国家形成

3.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上实行 三三制 原则,即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由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这体现了当时中共(  )

A.初步尝试建立苏维埃政权B.反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C.探索本国特色的政治制度D.根据主要矛盾调整政策

4.

宋代以来, 历代王朝的官修史书基本上都认为王安石变法乱祖宗法度, 祸国殃民 ,最终导致北宋亡国,并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作聚敛之术, 聚敛害民 ,还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斥为 剥民兴利 。这些观点均(  )

A.忽视了北宋的统治危机B.背离了求变求新的历史传统C.没有全面评价变法影响D.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立场之上

5.

下表2内容能够反映(  )

表2   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

科目

年代出身

618649

650683

684709

710732

733755

756779

780805

806826

827846

847873

874906

合计

进士

士族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21

128

70

589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政权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6.

1883年《美国文官法》规定: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该法案标志美国文官制度建立B.对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大C.体现文官保持政治中立的特点D.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7.

1907年,《盛京时报》记载铁岭——兴源德书铺, 今虽设立学堂,彼仍卖《三字经》《百家姓》《四书合讲》《五经备旨》《八铭》《七家诗》 等书,终日无过局者 。与此相对的西门内新开新华书局,专卖学堂新书,则 获利十倍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

A.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传统文化已经被彻底抛弃

8.

按《荀子·君道》的解释, 治理 统治、理顺 ,治理思想在中国广博而久远。西周重视宗法礼治,认为 礼崩则乐坏 。孔子生于乱世,推崇克己复礼,孟子突出民本主义,认为维护人民利益才是治理之道。汉帝国则把军事力量与文明教化结合起来,外儒内法,巩固大一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西周统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B.孔孟推崇德治的作用C.儒家思想继承原始民主传统D.汉代中华体系已完备

9.

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意在说明中古时期欧洲(  )

A.基督教会广泛影响西欧社会B.教会法是唯一的法律依据C.宗教法庭可以审判一切案件D.宗教伦理和法律合二为一

10.

下图为《红色钢城·百年印记》云展厅展示的人物简介图片。从中可透视出的时代风貌有(  )
①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②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
③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④无私奉献的行动准则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

“ 西域自昔戎胡错居,道路时为闭塞。至汉征匈奴,武帝闻月氏族与匈奴有怨,欲诱之共击匈奴,乃遣张骞使月氏……后霍去病破匈奴右地,金城河西、盐泽之间,不复有匈奴,于……设四郡,武帝发使抵安息、奄察、黎轩诸国,使者相望于道。 据材料可知西汉经营西域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联合西域共同打击匈奴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
③设置河西四郡管理西域 ④开通丝绸之路加强联系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

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完成了美国学者惠顿所著《国际法原理》一书的中文翻译工作,恭亲王奕䜣上奏折请求批准500两白银资助印行此书。后来,这本书以《万国公法》为名印行。这能够说明(  )

A.国际法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美洲B.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C.中国已经能用国际法维护国家利益D.清政府开始顺应世界潮流

13.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到完善的过程。下列相关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成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②提出 三个离不开 思想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④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14.

新中国初期,中国对于国际体系的态度是某种 拒绝 观察 ;新时期改成 加入 适应 ;现在变成 争取更大发言权、承担更多义务 ,由体系外的 反对者 到体系内的 参与人 再到体系中的 较强者 。与上述观点相对应的外交成就是(  )

A.参加万隆会议——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巴黎协定》生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入二十国集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
C.一边倒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共建 一带一路 D.另起炉灶 ——进行 复关 谈判——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5.

北宋大臣文彦博对宋神宗说行交子不便,神宗说: 行交子,诚非得已,若素有法制,财用既足,则不须此,今未能然,是以急难无有不已之事。 据此可推测北宋发行交子(  )

A.与北宋中期财政困难有关B.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C.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D.使之成为单一流通货币

16.

如表所示为1864~1879年清政府进出口平均税率的变动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年份

1864

1869

1874

1879

进口税率(%)

5.22

5.17

5.93

5.89

出口税率(%)

9.24

9.10

10.02

10.22

A.中国逐步收回关税自主权B.民族工业发展具有广阔空间C.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D.列强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材料

17.

英国 高税收、高支出、高福利 的福利国家体系的弊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益显露。20世纪70年代,社会福利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9.4%,直接导致了国债总额滚雪球似地迅速增大。此外,一旦最低收入有了保障,最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供给,对福利的依赖性使得吃大锅饭的想法滋长起来,从而引起经济效率的损失。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建成福利国家不利于经济发展B.福利政策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整C.英国的福利支出完全依赖政府D.完善的福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18.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6960—5300年。遗址出土的陶器有釜、罐、钵、盘、盆,还有碗、杯、盂、陶猪、玩具等;出土的生产工具,骨器多,石器较少;发现有稻谷和其他禾本科农作物的堆积;动物遗骨发现很多,其中猪骨比例很大;还发现了大量的木构建筑遗迹,木构件运用了比较成熟的榫卯结构;有的陶器和骨面上刻画着装饰花纹,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材料不能用来说明(  )

A.河姆渡文化独特的文化传统B.河姆渡人以从事农业经济为主C.河姆渡居民已经过定居生活D.手工业已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

19.

曾经被农民欢呼为 神药 的DDT等合成农药,不但有高效地杀灭农业害虫的作用,也把对人类有利的、害虫的天敌一扫而光。不少有机合成农药进入土壤、水体后很难分解,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进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最终危及人类健康。这说明(  )

A.农药使用对农业生产不利B.科技进步的负面作用不可避免C.经济发展中生态问题凸显D.农业现代化影响食品安全问题

20.

铁犁牛耕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到汉代耕犁基本定型,唐朝发明了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此后曲辕犁一直沿用至清朝, 没有革命性突破。这反映出(  )

A.古代中国农业技术停滞不前B.农业家庭式劳作制约技术进步C.曲辕犁已经是最先进的耕犁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稳定性

21.

有学者认为: 罗马的贵族奴隶主阶级,从掠夺战争中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尤其是奴隶。他们组织奴隶制大庄园,生产谷物、经济作物或者经营蓄牧业……充足的供给加强了其军事实力,进一步使得古罗马的扩张战争的胜利消息频传。 据此可说明(  )
①对外战争使罗马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②战俘是罗马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③奴隶制庄园是罗马主要的劳作方式 ④对外战争促进了罗马农业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

2020 年,中国的 奋斗者号 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表明我国(  )

A.科学技术取得全面突破B.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C.尖端科技已经领先世界D.探测技术助推经济发展

23.

《唐律疏议》 之 杂律 明确规定: 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匹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偿。 该规定旨在(  )

A.明确财产关系B.稳定经济秩序C.树立诚信观念D.维护社会公平

24.

“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 该材料出自(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世界贸易组织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银行

25.

下图反映了不同年份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变化。据此可知(  )

A.世贸组织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在贸易中占比猛增
C.20世纪后期新兴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上升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朝贡体制下,中国与贡国的关系是不侵略和不干涉的和平关系。是否与中国往来和是否向中国进贡,是自由选择的。向中国进贡的国家,中国也不干涉他们的内政。正如我国学者所指出的: 朝贡制度是以中原王朝的宗主地位为前提,这种体制的宗旨是 四夷顺而中国宁 ,它是防御性的而非侵略性的。 ……朝贡制度得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制度对于关系双方都是有利的。中国的强大和繁荣稳定是朝贡制度建立的前提条件。

——刘炳香 《中国古代外交展开的思想背景与制度框架》

材料二
周恩来把中国革命的根本经验引申到新中国的外交领域,提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他指出: 维护得来不易的民族独立,政治上自主而不允许任何外来干涉,经济上自主而不依赖外援,这是我们决定外交政策、处理外交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所在。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是决不能让步的。 他强调: 我们愿意和一切平等待我之国家合作。我们不排外,不挑衅,但必须站稳立场,否则就只能倒在外国人的怀里。

——齐鹏飞 《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体制的特征,结合所学指出朝贡体制在明清对外贸易上的表现。(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具体政策。 (5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工厂是机械化的生产,而机械化生产不允许任何一处的工作懈怠,因为一个环节任务的积压,都有可能造成全厂工作的停滞,这是工厂主不能允许的。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利润的最大增长,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强制性劳动。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

——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材料二
我刚刚从英格兰回来。在那个国家,伟大的成就——我或许该说是难以置信的成就——已经取得。英国的经验成功证明了被灌输了同样精神、抱定同样目标的个人联起手来一同工作会造就何等伟业。但是,这幅图景还有另一面:商品实际生产者——那些真正的工人,而不是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人——的处境, 并不值得羡慕,尽管他看上去可能薪水高。成千上万的英国工厂的工人没有一个拥有哪怕一小片土地。他们不能享受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但我们可以)。即使这些美存在于英格兰,它们也会被从成千上万的烟囱里冒出的烟雾给遮蔽。

——摘编自韩德森《费希尔和他的工业英格兰日记(1814—1851)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近代工厂制度的特点,并分析这一制度对工业生产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社会 图景的另一面 的具体表现。(4分)

28.

赋役征发和基层治理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为保证赋役制度的实行,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 即按户登录人口,强调基层人民通过户籍接受国家的统治与管理; 齐民 则意味着他们是受国君统治的平等人民。其内容涉及户籍、军队、地方行政、族群聚落、土地、法律和身份七个方面。

——摘编自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

材料二
(两税法施行后)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材料三
教化即 以教化民 以教导民 ,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教化的传统,把教化看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宋代

宋代一改唐代《开元礼》以君主、宗室、官僚为对象制定礼仪制度的特点,其修订的宋《政和五礼新仪》多涉及庶人礼仪。宋代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教化,宋仁宗皇祜年间,陈襄知仙居县,撰制《劝谕文》,劝诫乡民:和睦宗族,救恤邻里;各依本分,勤修本业。这是宋代地方官颁布谕俗文的开端。

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由民间自行推举年高德劭之人掌教化,其主要职责即是向民众代宣读并讲解《大明律》及《教民榜文》,使民众知法畏法,不敢犯法;明后期,乡约宣讲明太祖《教民榜文》中的六句话即所谓的六谕,不遵守的百姓会受到处罚。

——摘编自邢丽芳《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实行户籍制度的根本目的,并结合史实说明汉代基层治理的特点。(4 分)
(2)概括材料二中欧阳修对两税法的认识,并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角度谈谈两税法的重要意义。(5 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任选一朝代,自拟论题并做简要阐述。(要求: 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6 分)

29.

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给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 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 ,玉米 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大大缓解了 民食问题 ,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 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 和番薯 备荒第一物 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 生齿日繁 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子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 年12月31日)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玉米传入中国后产生的影响。(5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东印度公司的特点和对英国社会转型所起的作用。 (5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国际贸易格局的特征,并分析形成该特征的原因。(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