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人类在进入工业革命之前,人口的基数是保证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要维持较大基数的人口,生育从来不是问题,粮食却是大问题。要想多收获粮食就需要更多的人,而更多的人就又需要更多的粮食,唯一能够解决这个困局的办法是提高农业耕作的技术水平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比如水利技术和冶金技术)。
——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中缝纫机的发明为服装制造业发展开辟了道路;机器在服装业的普遍使用需要服装的规格化、标准化支持,才能保证批量生产,于是出现了栽衣的样板;量体裁衣逐渐让位于标准化服装裁剪,成衣的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大众消费模式的主流。
——摘编自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展史》
材料三 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但无产阶级却依然无权。
1835年,英国棉纺厂工人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6小时,工资十分微薄,童工更占到52%。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图一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狭窄而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在垃圾堆上玩耍。
图二是1890年巴黎的街道,以往街道上污水横流的现象越来越少。
(1)根据材料一回答,维持较大人口基数的办法是什么?(1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造成了哪两大对立阶级?(2分)根据材料分析,这两大阶级对立的原因是什么?(2点,2分)
(4)综合材料四的图文资料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哪方面带来了变化?(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