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历史上,川江(长江上游河段的一部分)因其急流险滩和两岸的崇山峻岭而被世人铭记,虽然三峡航道始终是沟通中国西南与东部的黄金水道,但对于船工、纤夫而言,三峡航道无疑是一条生死一线的绝地。近代以来,重庆因处于川江中心位置一度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和商业中心、制造业中心、金融中心以及外贸中心。据测算,三峡工程蓄水后,从重庆运到上海一个集装箱,水路的价格是4000多元,铁路是5000多元,公路的运价大约是2万元,时间上则相差不大。
——摘编自程必忠《三峡通航能力不足影响川江航道复兴》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关乎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骨干工程加快建设,如1994年开工的三峡工程于2008年进入试验性蓄水期,不但改善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同时发挥了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与此同时,国家开展了长江中下游航道建设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截至2020年,长江水系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约9.65万公里,长江干线货物运输量达30.6亿吨。
——摘编自中共水利部党组《党在新中国成立后领导长江治理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治理和开发长江黄金水道的有利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治理和开发长江黄金水道的意义。(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