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到发达国家,而且由于其具有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会不断增加出口,逐步替代了发达国家本国生产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发达国家低技术工人的就业困难和工资水平的下降,从而进一步带来了工资差距、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的扩大。在资本的支持下,大量的新兴高科技企业为了吸引人才,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会不断提高工资水平和增加激励手段。与此同时,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自然会影响到传统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在这些行业中工资增长是缓慢的,甚至是下降的。
——摘编自李实《全球化中的财富分配不平等:事实、根源与启示》
材料二
在全球资本挤压劳动者报酬的背景下,2012年后,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财产收入的比重逐步提升,从而保障了劳动者在国民财富分配中的权益。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逐步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升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我国政府坚持在货币政策上不搞大水漫灌,始终把
“维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当作为货币供应
”的指针,这在源头上防范了因货币超发而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风险。针对住房问题,党中央提出了
“房住不炒
”的方针,坚决控制房价。在打击
“炒房
”的同时,又大力发展公租房、保障房、共有产权房等,推动建设多层次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摘编自花长春、田玉锋《全球财富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国内财富分配不平衡问题加剧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调节财富分配的具体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能够实施上述政策的独特优势。(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