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中学联盟高三考前热身押题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832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陆续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 相地而衰征 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了 初税亩 履亩而税 ,即按亩收税。这(  )

A.根源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C.反映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D.旨在瓦解旧贵族的统治

2.

西汉实行陵邑制度,即在皇帝的陵墓旁边建立居民点安置移民,等皇帝死后安葬,这个居民点就升格为县,称为陵县,由朝廷直接管辖。迁入陵县的主要对象是现职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宠臣、公主、外戚及其他特殊人物,地方上的 豪杰 和资产在一定数额以上的富人。这一制度(  )

A.提升了首都政治经济地位B.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C.导致了地方经济文化衰落D.削弱了外戚政治影响力

3.

表1是中国古代部分朝代某一群体在当时入仕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该群体是(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表1

A.寒门子弟B.南方士人C.少数民族D.世家大族

4.

元代文人为了满足学术和文艺的荣誉感,出现了私设的考试组织,文人中间公推一名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考官,由他品评各人所写的诗文,文人中出现一股不以学术求仕进的学风。这一现象的出现(  )

A.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B.缘于政府取士政策的变化C.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形成D.提升了普通民众的文化修养

5.

有学者认为,假如康熙皇帝是在慈禧太后死后继承帝位的,他的命运与溥仪大概不会两样;但如果让溥仪成为顺治皇帝的继承人,清朝的历史肯定也会与现在的不同。这主要反映出(  )

A.历史进程是由英雄人物引领的B.时代和个人素质共同影响历史进程C.皇帝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因素D.历史发展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

6.

有学者认为 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与这一观点主旨最为接近的说法是(  )

A.工业革命后,英国亟需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B.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出超地位
C.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D.自由贸易理论,逐渐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认可

7.

图1为1927至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导致1934—1937年党员人数急剧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图1

A.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指导B.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变化C.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国民党反动政策的实施

8.

图2是1952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为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题词。该题词反映出当时(  )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启动B.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C.新中国面临严酷的外部环境D.国民卫生观念根本改观

9.

表3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其中,甲、乙两处代表的经济成分分别是(  )

年份    类别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81

179

185

表3

A.外资企业、集体工业B.集体工业、个体工业C.外资企业、个体工业D.集体工业、股份制企业

10.

在希腊,奴隶被解放了也只能是一个被解放了的奴隶,成不了公民,他的儿子也成不了公民;而在罗马,一旦奴隶被主人释放,他自己或许成不了公民,但是他的儿子肯定是可以进入公民队伍的。 上述材料可以(  )

A.研究罗马最终能够征服希腊的原因B.证明罗马文化比希腊发达C.反映出罗马的奴隶制度渐趋衰落D.说明罗马政体比希腊先进

11.

表4是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其中,代表中国的是(  )

1750(%)

1830(%)

1860(%)

1900(%)

——

24

72

236

19

95

199

185

245

176

86

07

328

298

197

62

表4

A.甲B.乙C.丙D.丁

12.

图3中的箭头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某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示意图。该领域是(  )

图3

A.国际人口流动B.国际投资方向C.大宗原材料输出D.基督教传播路径

13.

20世纪30年代,苏联曾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竞争激烈、急于出口的时机,成为当时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的最大买主;同时,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当时苏联(  )

A.对经济政策进行了根本性调整B.工业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C.已经开始反思斯大林体制的弊端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14.

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在《慕尼黑:悲剧的序幕》一书中写道: 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上述观点(  )

A.深刻揭示了 二战 爆发的根源B.明确了英、德两国的战争罪责C.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愿望D.有利于人们对战争问题的反思

15.

20世纪五十年代亚非会议召开前后,美国等西方媒体宣称此次会议 不过是一次午后的茶会 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的领导权 ;英国总统准备向国会提出新的经济援助计划,企图以此来影响参加国的立场,美国还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扬言要保卫台湾不受武装侵犯。西方上述举措根本目的是(  )

A.制造第三世界的内部矛盾B.挑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C.极力维护现存的国际秩序D.应对多极化趋势带来的挑战

二、材料阅读

16.

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气质,被称为宋韵文化。在时人及今人的文献中均能觅得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宋韵文化,薪火相传

序号

引文

出处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传》

天下久安则政必有弊者,三王所不能免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横渠语录》

治天下,蔽以一言,曰公而已,朕宋高宗亦安得私之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神宗赵顼: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若钱指吴越政权、刘指南汉政权窃据浙、广,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国者,亦由笼海商得法也。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潭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生贸易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1)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宋韵文化精神特质的具体表现。(6分)
(2)试举一例宋韵文化的其他研究角度加以说明。(4分)
(3)以宋韵文化为切口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典型性?(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义和团运动期间,衡州 拳匪 曾代政府拟定过一份 合约 (节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各国前索赔款,一概作废;各因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编者按:4亿两)。
●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各国租价照今加倍;将总署交还中国。
●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
●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
●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
●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
●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
●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
●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大米不准出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 合约 内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0分)

四、材料阅读

18.

近代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仪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中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1)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进步婚姻观念。(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婚姻观念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并选取材料中的一个历史时期加以说明。(6分)
(3)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近代婚姻观念变化的认识。(3分)

19.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近代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

时间

阶段名称

特征

1516世纪

准备阶段

资本主义首先在西欧发生,农业文明逐渐瓦解,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产生现代化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

1719世纪初

启动阶段

第一步是在思想、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1819世纪初西欧创造出一个新的生产力,引导出一种新的文明

1920世纪

成熟与全球扩张

西方显然已领先世界其他地区,现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与殖民侵略同时扩张,起到了为现代化做铺垫的作用,殖民主义承担了马克思所说的双重的使命

二战以后

非西方国家仍在为实现现代化而伤透脑筋,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以往现代化模式的新动向,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方面都已经出现了新的特点

——据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整理

(1)任选两个阶段,概述英国近代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每个阶段列举一例史实说明即可)。(6分)
(2)参照上述模式,尝试为苏俄(联)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划分阶段。(每个阶段需包含时间、名称、史实与特征等三个基本要素)(12分)

Baidu
map